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打叶后不同片型片烟所在的烟叶区位,为不同片型片烟色度值及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的原因提供直接证据。  方法  选择云烟87 C3F初烤烟叶作为试验对象,先将完整烟叶分切成11个区位(叶基、叶尖,以及近叶基、叶中、近叶尖的近主脉、近中、近叶缘各3个区位),再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对打叶后片烟进行筛分,得到5种不同片型的片烟样品(大片、中片、小片、碎片和碎末);分析不同片型片烟和烟叶不同区位色度值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E(总色差值)及常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并通过聚类分析推测不同片型片烟所处的烟叶区位。  结果  ① 对于不同片型片烟和烟叶的不同区位,4个色度指标及6项常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②通过色度值和常规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推测,打叶后的大中片主要来自烟叶的叶中和近叶尖部分,小片主要来自于近叶基的近中、近主脉2个区位,碎片主要来自于近叶基的近叶缘和叶尖2个区位,而碎末则主要来自于叶基部分。  结论  在打叶过程中,不同尺寸片烟的产生并不是随机的来自烟叶的每个区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烟叶自身的形态特征和不同区位物理加工特性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质地和色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上部烟叶叶片、主脉在密集烘烤中质地和色度随干湿球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应用质构仪质地分析试验法和色差计研究了烘烤中烟叶硬度、回复性、粘聚性、咀嚼性4个质地参数和L*、a*、b*三个色度参数及水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烘烤中烟叶叶片质地和色度各参数在变黄期38℃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脉各参数主要在42℃之后,尤其是48~54℃。烘烤中烟叶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测试评价参数硬度、回复性、咀嚼性曲线图的动态变化更为直观。烘烤中烟叶色度各参数差异性均极显著(P<0.01),且a*值差异显著性好于b*值;叶片色度的差异显著性比主脉的更直观。相关分析表明,烘烤中烟叶叶片TPA测试参数硬度、粘聚性、咀嚼性的相关性较好(0.952~0.992),是评价烟叶质地变化的可靠性指标;粘聚性和回复性可以灵敏地反映烟叶主脉的质地变化。相对于主脉,叶片色度的各参数的相关性更好(0.852~0.962),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色度各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L*与a*的相关性明显好于L*与b*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明马杜罗茄衣发酵过程中烟叶外观颜色的变化。  方法  本文以"海南3号"茄衣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厚度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变化,并结合其内在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  (1)不同厚度茄衣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值(L*、a*、b*、C)都呈现一致的下降趋势,其中尤以明度值L*下降最为显著。(2)随着发酵时间增加,茄衣中总糖、烟碱和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与钾含量呈单峰变化;总氮与氯含量波动上升。(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参数与各类质体色素含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多项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降低以及总氮的升高,明度值L*呈降低趋势;而总糖和叶绿素b含量的降低,则引起饱和度C的降低和色相角H°的升高。  结论  茄衣烟叶颜色与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发酵促进马杜罗茄衣颜色转深。   相似文献   

4.
初烤烟叶不同区位色差变化及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色差法在烟叶分切打叶中的应用,选择K326 B2F、C3F、X2F初烤烟叶作为试验对象,分别将3个部位的烟叶去除叶柄后纵向平均分切成10个区位,利用色差计测定每个分切区位的色差值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K326烟叶不同区位色差值的变化趋势,通过Fisher最优分割法和感官评吸法分析各部位烟叶适宜的分段比例和感官质量差异。结果表明:①对于K326 3个部位的初烤烟叶,从叶基到叶尖,L*值呈逐渐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a*、b*、△E(总色差)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②基于标准化的色差值矩阵,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确定了K326 3个部位初烤烟叶的最佳分段比例(叶基∶叶中∶叶尖):B2F为20%∶50%∶30%、C3F为30%∶50%∶20%、X2F(叶基∶近基∶叶中∶叶尖)为10%∶30%∶40%∶20%。③三点法检验结果表明,分切后各段烟叶之间的整体感官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色差法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能将同一烟叶品质差异较大的区位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卷烟工业企业的角度对收购烟叶的等级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引导烟叶基地单元生产和收购的烟叶更加符合工业企业的需求。  方法  以某乡镇79户烟农2020年交售的7个主要商业收购等级(B1F、B2F、B3F、C2F、C3F、C4F、X2F)共4150包烟叶为研究对象,依据烟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的高低将7个商业收购等级分成22个工业等级,从“试验区”和“烟农”两个维度分析了商业收购等级质量和工业认可度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影响烟农高可用性烟叶比例的原因。  结果  (1)从工业企业角度看,在7个商业收购等级中,B1F和C2F的收购比例偏高,等级合格率相对较低,是等级质量监控的重点对象。相邻商业收购等级之间相互混级较严重。(2)超过一半烟农的商业收购上等烟比例排名与工业认可的上等烟比例排名存在明显差异;(3)不同烟农高可用性烟叶比例变幅16.13%~56.72%,高可用性烟叶比例较高的烟农的共同特征是能够及时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户均种植规模对高可用性烟叶比例无显著影响。  结论  目前烟叶商业收购等级质量与工业认可度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提高烟叶生产技术落实到位率,加强收购过程中对重点等级的质量监控,是提高工业认可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同片型复烤片烟色差、质体色素的差异性及变化,选择红大C3F、K326 B3F烟叶作为对象,利用叶片振动分选机分别对2种烟叶原料的复烤片烟进行筛分,并对不同片型复烤片烟色差参数L~*(明度值)、a~*(红度值)、b~*(黄度值)、△E(总色差值)及质体色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的差异、变化趋势以及色差参数与质体色素间的Pearson相关性、函数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红大C3F、K326B3F复烤后片烟,不同片型间的色差参数L~*、a~*、b~*、△E值及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总体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随着片烟尺寸的减小,L~*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a~*、b~*、△E值及2种质体色素质量分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4个色差参数及2种质体色素变化的拐点均为小片。其中,小片的L~*值最低,a~*、b~*、△E值以及2种质体色素质量分数均为最高;碎末的L~*值最高,但a~*、b~*、△E值以及2种质体色素质量分数均为最低。(3)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及其总量与L~*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a~*、b~*、△E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分别对2种烟叶原料不同片型复烤片烟的色差参数与质体色素总量进行回归分析,L~*、a~*、b~*、△E值与质体色素总量之间均存在高度拟合的线性关系。对于同一等级烟叶,不同片型复烤片烟的色差和质体色素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表面微观结构指标在烟叶分切中的应用效果,以云烟87的B2F和C3F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分别将2个部位的烟叶去除叶柄后垂直主脉平均分切成10个区段,利用扫描电镜和PHOTOSHOP软件量化分析了不同区段烟叶表面细胞面积、细胞周长、细胞形态因子、细胞密度、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并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两部位烟叶不同区段烟叶表面微观结构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Fisher最优分割法和感官评价分析了2个部位烟叶适宜的分段比例和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区段烟叶表面微观结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从叶基到叶尖,细胞面积、细胞周长和细胞形态因子量化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细胞密度和气孔密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气孔指数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B2F和C3F烟叶相同区段对比,细胞面积、细胞周长、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为B2F C3F,细胞形态因子和细胞密度为C3F B2F。(2)基于标准化的微观结构指标数据,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确定了云烟87的2个部位烟叶最优分割比例(叶基∶叶中∶叶尖)B2F为20%∶50%∶30%,C3F为30%∶50%∶20%。(3)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分切后各区段烟叶间的感官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叶片表面微观结构特征指标结合Fisher最优分割法可将一片烟叶中品质差异较大的区段有效分开。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光光谱仪测量的不同产区烤烟表面颜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Color-Eye 7000A分光光谱仪,采用L*a*b*均匀颜色空间的颜色表征方法对我国57个产地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色空间分布特征为:L*50~64,a* 13~19,b*41~55,C*44~58,不同产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存在极显著差异;②我国不同产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分为4类,并呈区域性分布,第一类主要集中在东南烟区,第二类主要集中在黄淮和北方烟区,第三类主要集中在四川产区,第四类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重庆和湖北产区,聚类结果与当前烟叶颜色主观定性判定结果基本吻合;③第一类和第三类产地烟叶与红绿色品指数a*较为邻近,第四类和第三类产地烟叶与黄蓝色品指数b*较为邻近,第四类和第二类产地烟叶与明度L*较为邻近,第三类和第四类产地烟叶与色饱和度C*较为邻近;颜色特征参数与样品产地间的对应关系与聚类分析结果中各类烟叶表面颜色色空间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9.
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变化情况,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将每一片初烤烟叶中的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YG1~YG6),分别测定每一段烟梗的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各单项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烟叶中的烟梗,从梗基到梗尖,各单项挥发性化学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挥发性有机酸和挥发性致香物质总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烤烟烟叶颜色值和外观颜色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烟叶表面颜色呈色特性,以三明烟区主栽品种CB-1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挂牌标记试验方法,测定两个品种每个叶位烤后烟颜色值L*、a*、b*、C*和颜色特性,分析了不同叶位烟叶颜色值、外观颜色档次和均匀度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烟叶颜色值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不同叶位烟叶颜色值聚类结果与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变化相吻合;随着叶位上升,明度的均匀度由均匀或尚匀转变为不匀,红度的均匀度变化与此相反,黄度的均匀度先由尚匀转变为均匀再转变为尚匀,视觉判定的均匀度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与黄度的均匀度变化较为一致;建立了烟叶颜色值与叶位上升关系方程,L*线性递减,a*线性递增,b*和C*呈抛物线型变化,在7~10叶位达到最高值。这为烟叶外观颜色变化提供了一种客观量化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初烤烟叶色差参数与其表面细胞形态指标的关系,利用色差计、扫描电镜、Photoshop软件测定初烤烟叶10个区位的色差参数及表面细胞形态指标(细胞面积、细胞周长、细胞形状因子、细胞密度),并对色差参数与细胞形态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云烟87 C3F初烤烟叶,明度值L*及表面细胞密度呈叶基和叶尖高,叶中部低的变化趋势;红度值a*、黄度值b*、总色差值ΔE及表面细胞面积、周长、形状因子呈叶基和叶尖低,叶中部高的变化趋势。②L*值与细胞面积、周长、形状因子显著负线性相关,与细胞密度显著正线性相关;a*b*、ΔE值与细胞面积、周长、形状因子显著正线性相关,与细胞密度显著负线性相关。烟叶色差参数与表面细胞形态指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应用色差法评价烟叶表面的细胞形态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最主要的化学成分。  方法  测定国内外6个产地共107份上部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评价其感官质量,分析化学成分指标与感官质量总分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产烟区8032份上部烟叶样品的3项主要化学成分。  结果  ①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总糖、还原糖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氮、烟碱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显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最主要化学成分为总氮、总糖、烟碱。③国内多数主产烟区上部烟叶总氮含量均高于国外上部烟叶,总糖、烟碱含量接近于或者高于国外上部烟叶。  结论  要提高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应着重控制总氮含量,协同控制烟碱含量和提高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和目的]针对河南烟叶氯含量偏高的问题,开展氯离子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迁移及烟株中积累的研究.[方法]选取砂壤和黏土两种质地土壤,分别在耕层补充不同量的氯,分析烟株大田各时期不同土层氯含量和烟株氯积累量.[结果]1)氯离子在0~40 cm土层迁移速率最快,在深层土壤中迁移速率变缓,砂壤土氯离子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能力高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箱式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动态及对烤后烟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烟夹和箱式两种装烟方式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含水量、色素含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香气成分含量变化及烤后烟质量.[结果]与烟夹密集烘烤相比,47℃前箱式密集烘烤烟叶失水速率较低,淀粉降解量及水溶性糖积累量较少,叶绿素降解速率较低,香气成分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改善低次醇化烟叶的质量, 提高其利用率。  方法  利用紫外光对烟叶进行照射, 考察不同紫外光照射时间下其物理特性、感官质量、淀粉、蛋白质、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成分的变化。  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15~60 min的紫外光照射对烟叶各方面的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效果, 30 min照射的烟叶总体品质最佳, 填充值、糖碱比和致香成分总量提升, 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 感官质量有所改善。75 min后, 随着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 烟叶样品的加工性能逐渐降低, 致香物质总量减少, 香型风格有所改变。  结论  在适宜的照射时间下, 紫外光照射能够改善醇化烟叶的品质, 照射时间过长则会对部分理化性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背景和目的  贮藏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贮藏过程中烟叶中TSNAs含量会逐渐升高。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烟叶长期贮藏过程中TSNAs的累积以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方法  在打叶复烤环节使用碳酸钠缓冲液调整马里兰烟和白肋烟叶的pH值,烟叶正常贮藏醇化后,检测烟叶pH值、TSNAs含量、烟叶外观、含水率、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  结果  ① 碳酸钠处理过的烟叶pH值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保持稳定;②马里兰处理组烟叶中TSNAs含量比对照组低40.4%,白肋烟处理组烟叶中TSNAs含量比对照组低36.2%;碳酸钠处理组烟叶外观与对照组无差异;③处理组烟叶含水率高于对照组,总植物碱、总糖、氨、总挥发碱含量低于对照组,感官质量得分略高于对照组。  结论  碳酸钠缓冲液能够减缓烟叶贮藏期间TSNAs的累积,且未导致贮藏后的烟叶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