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艾叶为添加物制作艾叶酥性饼干,以感官评价得分为参考,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调和油、糖粉、鸡蛋液、艾叶添加量4个因素对艾叶饼干的影响,得到艾叶饼干的最优配方为:以低筋面粉100%计,调和油65%、糖粉45%、鸡蛋液20%、艾叶20%、膨松剂2%,制得艾叶饼干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得到优化的微波法提取艾叶色素的工艺为:料液比1∶15、微波功率560 W、处理时间2 min;对苎麻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得到优化的改性工艺为:改性时间50 min、改性温度50℃、改性剂用量15 g/L、烧碱用量10 g/L;用艾叶色素上染阳离子改性的苎麻纤维,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采用一浴二步后媒染法进行染色实验,得到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30 min、染液pH=5、艾叶色素提取液用量70 mL。  相似文献   

3.
李朝晖 《印染》2012,38(4):20-23
从艾叶中提取天然色素并用于蚕丝直接染色。采用单因素试验,讨论了氢氧化钠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染色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对蚕丝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了艾叶色素提取和蚕丝的染色工艺。优化的艾叶色素提取工艺:氢氧化钠10 g/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20∶1。艾叶提取液对真丝直接染色优化工艺:艾叶提取液50 g/L,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pH值4.5。结果表明,染色蚕丝牢度尚可,且染品具有抗紫外、抗菌及芳香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性蛋白酶对卵白蛋白进行酶法改性处理以改善其起泡性。探讨酶解时间、底物质量分数、酶用量因素对卵白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酶法改性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法改性卵白蛋白改善其起泡性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44 000 U/g、底物质量分数1.90%、酶解时间34 min。在此条件下酶法改性后卵白蛋白起泡性达202.0%,为未改性(120%)的1.683 倍。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艾叶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微波联合纤维素酶的提取方法,探讨酶解时间、温度和微波处理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艾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60min、酶解温度45℃、微波处理时间10min、微波功率250W、酶液用量0.9%和缓冲液pH值4.0时,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可达3.61%,与无微波处理的相比提高了1.25%。GC—MS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主要由苯甲酰甲酸乙酯、匙叶桉油烯醇和邻苯二甲酸等物质组成,其含量分别为11.68%,5.24%,4.31%。  相似文献   

6.
《粮食与油脂》2017,(7):60-64
以新鲜脱脂米糠为原料,以乳化性为指标,将米糠蛋白碱法提取和微波与酶法共同改性相联合,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酶用量3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最陡爬坡法得出响应面试验中心点为提取时间95 min、提取温度39℃、酶用量4 900 U/g;通过Box-Behnken试验得到米糠蛋白最佳改性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温度38℃、酶用量4 960 U/g,预测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达到26.69 m~2/g,实际乳化性达到26.53 m~2/g。同时,在优化条件下,吸水性、吸油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7.81%、67.52%和84.12%。米糠蛋白的提取和改性连续进行,提高了米糠蛋白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豆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并对IDF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其中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豆渣IDF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蛋白酶酶解温度50℃、时间5 h、用量25 mg/g,α-淀粉酶酶解温度70℃、时间1 h、用量6 mg/g,糖化酶酶解温度50℃、时间30 min、用量5 mg/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80.13%。酶法提取豆渣IDF成品的功能特性较好,其持水力为9.66 g/g,溶胀性为4.94 m L/g,持油力为4.92 g/g。  相似文献   

8.
针对艾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大多偏向于某一类成分的提取,且提取效率较低的现状,提出了采用加压同步萃取艾叶中挥发油、总黄酮和多糖的新工艺。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加压对艾叶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影响显著;确定加压溶剂萃取艾叶中挥发油、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浓度50%、固液比l∶30(g·m L-1)、萃取压力0.9MPa、萃取时间40min、萃取温度120℃。在此试验条件下,挥发油、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0.852%、4.58%、6.82%。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提取时间短,溶剂利用率高,艾叶中三种成分的提取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涤纶织物壳聚糖抗静电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壳聚糖对涤纶织物进行抗静电整理,研究了壳聚糖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等对涤纶抗静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整理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2.0%.交联剂3 g/L,催化剂4 g/L,浴比20:1,焙烘时间3 min,焙烘温度150℃.经壳聚糖整理的涤纶织物,吸湿性和抗菌性均得到提高,但手感较硬.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研究了明胶、魔芋胶和蔗糖酯用量对苜蓿成冻特性的影响。建立苜蓿成冻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明胶用量3.00%,魔芋胶用量3.00%,蔗糖酯用量2.93%,在此条件下,苜蓿冻的硬度为4477g,黏着性为- 6456g,内聚性为0.3127,胶着性为1408g,咀嚼性为1388g。  相似文献   

11.
采用艾叶发酵麦酱,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考察加盐量、加水量和水浴发酵温度,研究艾叶发酵麦酱的现代工艺,对所得成品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盐量10%、加水量为发酵麦饼的6倍、水浴发酵温度42℃、发酵7 d的条件下,艾叶发酵的麦酱品质较佳,感官评价较好;理化检测指标结果均在合理范围;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在0~100μg/mL浓度范围内,艾叶麦酱产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5.88±0.026)%;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71.09±0.998)%;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80.08±0.988)%;对Fe3+还原能力为(66.50±0.996)%;对亚硝基(NO2-)清除率为(67.32±0.079)%。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艾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响应面法对艾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艾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艾叶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8、浸提温度97℃、浸提时间1.25h、浸提3 次,艾叶多糖的实际一次提取率可达1.529%。  相似文献   

13.
十珍鸭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中草药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材质为辅料,采用正交试验时十珍鸭的配方进行研究并对其成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作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香辛料用量为20 g/kg,十珍料用量100g/kg,酱制时间20min,盐糖比1/3(g/g),盐糖用量80 g/kg时,成品口感最好,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44.75%、19.25%.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金针菇为原料,采用碱浸提法结合酶解法提取金针菇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酶解时间、碱用量、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蛋白酶用量等因素对金针菇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金针菇中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金针菇粉为5g,碱用量为2.5m L,提取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90min,蛋白酶用量为3000μg;在此条件下金针菇膳食纤维的最大提取率可达36.66%;经检测:金针菇膳食纤维溶胀性为3.959m L.g-1,持水力为3.756g.g-1。  相似文献   

15.
以山葡萄酿酒废弃物为原料,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对纤维素酶用量、半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4个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用量为93 IU/g、半纤维素酶用量为121 IU/g、提取时间为257 min和提取温度为51℃,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52.13 mg/g。山葡萄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50.31%,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为5.57 mL/g和4.91 g/g。  相似文献   

16.
以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的方法提取膳食纤维(DF)。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蛋白酶用量、超声功率4个因素为响应变量,以茶树菇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提取的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9(g∶mL),α-淀粉酶用量1.5%,蛋白酶用量1.2%,超声功率150 W。在此优化条件下,膳食纤维得率为37.70%,与预测值接近,比相同的条件下超声波水提取膳食纤维得率的结果高出5.4%。并对其理化性质指标进行测定,测得其持水力为5.4 g/g,膨胀力为2.7 mL/g,持油力为3.7 g/g。  相似文献   

17.
以紫羊绒为原料,利用无磷双氧水稳定剂作为含磷稳定剂的替代物,对紫羊绒进行脱色。通过探讨稳定剂种类、稳定剂用量等单因素的影响,并选出4个主要因素硫酸亚铁用量、双氧水用量、氧化漂白pH值和柠檬酸钠用量进行正交试验,以脱色紫羊绒白度提高量和单纤维强力下降率为主要测试指标,优化紫羊绒无磷脱色工艺。结果表明,紫羊绒无磷脱色工艺:硫酸亚铁用量4.5 g/L,双氧水用量70.4 mL/L,氧化脱色pH值为9.5,柠檬酸钠用量16.9 g/L,预处理时间2.0 h,浴比1∶13;采用该工艺处理紫羊绒纤维的白度可提高33.26%,纤维强力下降率0.35%,且可生化降解性好,BOD5/COD(铬法)=2.74。  相似文献   

18.
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紫苏叶挥发油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及酶用量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5min、pH 4.6、温度55℃、酶用量0.0202g/10g(紫苏叶),在最佳条件下挥发油的得率为0.409%。再利用Design-Experts 8.0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了各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紫苏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和酶用量属于显著性影响因子,对pH和酶用量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实验空间中存在响应面,其极大值点为pH 4.84、酶用量0.0213g/10g(紫苏叶),在极大值点可获得最高紫苏油得率为0.4896%,较单因素的实验结果提高了19.7%。  相似文献   

19.
以牛蒡、猪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定为指标,对牛蒡丁与猪肉泥的最佳质量比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定方法对产品感官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蒡丁与猪肉泥的质量比例为6∶4,用量为100g,调和油的用量为10%,盐的用量为1%,葱末2%,姜末3%,味精的用量为0.5%,干辣椒添加量为7%,白糖添加量为1%,五香粉添加量为3%,产品口感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柠檬酸对玉米淀粉进行水解处理,对水解后淀粉吸水、吸油及柠檬黄色素吸附能力进行研究,考察水解温度、柠檬酸用量、水解时间等因素对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淀粉用量为50g,蒸馏水用量为300ml,水解温度45℃,水解时间5h,柠檬酸质量浓度为83.3g/L时,水解淀粉的吸水率为70%,吸油量为17%;水解温度45℃,水解时间1h,柠檬酸质量浓度为33.3g/L时,柠檬黄色素吸附量为1.483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