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筛选出的MYS68菌株进行了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地衣芽孢杆菌。为了得到地衣芽孢杆菌MYS68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组分,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摇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碳源和氮源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玉米粉豆饼粉蛋白胨酵母膏。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和配比为:玉米粉0.5%,蛋白胨1.0%,豆饼粉0.3%,酵母膏0.5%,硫酸锰0.0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2%,起始pH值为7.5。此条件下发酵液的菌体浓度可达2.11×109 CFU/ml,经检测芽孢率为96%。说明地衣芽胞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菌体浓度和芽孢率。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对醋酸菌(Acetobacter pomorum)产乙醇脱氢酶(ADH)的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起始pH及接种量对乙醇脱氢酶比酶活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8%,酵母浸膏粉1.2%;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72 h、起始pH 6.0、接种量6%。在此工艺条件下,ADH的比酶活为7 284 U/mg,与预测值(7 320 U/mg)的相对误差为0.49%。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皆宜的真菌.为在较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杏鲍菇菌体,该试验探讨了液态发酵方法制备杏鲍菇.试验以杏鲍菇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基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液态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5g/L、KH2PO40.8g/L、MgSO41.2g/L、VB110mg/L时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较高.在摇瓶培养条件中研究了种龄、装液量、初始pH值、接种量、温度、转速、培养时间等对液态发酵杏鲍菇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种子培养6d,装液量20% (v/v),接种量为10% (v/v),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自然,培养温度为25℃,摇瓶转速为140r/min,发酵8d,杏鲍菇菌丝产量可达8.23g/L.  相似文献   

4.
王立峰  金晶  袁建  何荣  鞠兴荣 《食品科学》2010,31(21):226-231
以菜籽粕为原料,通过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生产菜籽ACE 抑制肽。先以肽得率、ACE 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液态发酵的培养基条件,再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培养基中的3 种成分,确定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菜籽肽的最佳培养基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钾0.45g/100mL、葡萄糖0.8g/100mL、料液比1:23、初始pH7.0。优化后的ACE 抑制率可达69.79%。  相似文献   

5.
以γ-聚谷氨酸(γ-PGA)的产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对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TK-2产γ-PGA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是葡萄糖2.5%,蛋白胨2.5%,味精2%,pH值7.5;最佳发酵条件是装液量70 mL/250 mL,接种量2%,发酵温度37 ℃,转速14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γ-PGA产量为11.48 g/L,提高了57.2%。HPLC分析表明,γ-PGA是谷氨酸的一种聚合物,其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凝结芽孢杆菌固体发酵水平,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条件、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再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7.0、含水量40%、接种量30%和发酵时间48 h,固体发酵后期(发酵36 h时)选择40℃进行变温调控;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培养基载体为麦麸(0.30 kg),鱼粉2.00 g/kg,磷酸氢二钾3.52 g/kg,硝酸钠0.34 g/kg,一水硫酸锰0.17 g/kg。在此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下,凝结芽孢杆菌固体发酵菌体数达1.62×1010cfu/g。  相似文献   

7.
烟梗废料液态发酵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适宜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烟草废料烟梗为原料,采用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苏云金杆菌HD-1菌株(Bacillus thuringiensis HD-1)的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适宜条件进行摇瓶优化筛选.结果表明,烟梗液态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烟梗液态基础培养基添加1.5%的蛋白胨,0.4%的酵母膏,0.5%的葡萄糖,0.1%的磷酸二氢钠.发酵适宜条件为:接种量在1%,pH 7,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烟梗发酵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的方法是可行的,为烟草废料的循环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株高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以及在摇瓶和20 L发酵罐上进行的耐高温α-淀粉酶液态发酵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确定发酵培养基所采用的最佳氮源为豆饼水解液,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液化液.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液化液12.5%,豆饼粉5%,豆饼水解液2.5%,(NH4)2SO40.5%,摇瓶产酶活可达5 000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0%,20 L发酵罐产酶活达到了12 000 U/mL.  相似文献   

9.
冮洁  李彦宇  江森 《食品科学》2011,32(10):308-311
研究以豆渣为基料灵芝菌丝体液态培养及酒精发酵的条件,并将其应用在果汁复合饮料的研究中,以生产新型功能性保健发酵饮料。通过对PDA液态培养基和豆渣液态培养基的对比试验,确定出豆渣培养基更适合灵芝菌丝体的生长,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为豆渣90g/L、葡萄糖20g/L、MgSO4 1.5g/L、KH2PO4 1.0g/L。在灵芝菌丝体酒精发酵试验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酒精发酵条件: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d。在灵芝发酵饮料的调配试验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配方,通过感官评定得到色泽、风味和组织形态最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生料液态酿造大米酒生产工艺,并对酒的品质进行检测。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小曲添加量后,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发酵工艺,并进行小试试验,最后用气相色谱对酒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小曲添加量为1.2%、培养基初始pH值为6;在发酵罐进行小试发酵12 d时50°白酒出酒率达到109.5%(质量比)。该大米酒气味清香,成品酒中乙酸乙酯含量为0.43 g/L,符合国家一级清香型白酒标准,甲醇含量仅为0.08 g/L,远低于国家标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艳艳  邓启华 《中国酿造》2013,32(12):83-87
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由纳豆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出18h~20h为适宜的种龄。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优化,确定出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玉米淀粉2%,动物蛋白胨4%,MgSO4·7H2O 0.05%,CaCl2 0.01%,K2HPO4 /KH2PO4 0.3%/0.1%。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出液体发酵最佳条件:初始pH值为6.8,装液量50mL/500mL锥形瓶,接种量3.1%,发酵温度36℃。经过优化,发酵48h后的纳豆激酶酶活从12.47kU/mL提高为32.73kU/mL。  相似文献   

12.
冠突散囊菌的分离及其液态发酵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茯砖茶中分离冠突散囊菌并研究其液态发酵特性。通过分析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冠突散囊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得出液态培养基最佳组成:蔗糖6%、黑茶浸提液0.8%。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5.5,培养温度为30℃,孢子接种量为1.5%(孢子浓度5.0~6.0×10~8个/mL),摇瓶转数为120 r/min。在最佳培养基和最优发酵条件下摇瓶培养96 h,菌丝体干重可达0.3998 g/L。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外线诱变育种方法分离对前期分离到一株葡聚糖酶野生菌株P5进行诱变。通过平板初筛、摇瓶复筛,从诱变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菌株,其发酵酶活力可以达到5.85U/mL;在此基础上,对诱变菌株的发酵产酶工艺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其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花生饼粉,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为5%、花生饼粉含量为4%、NaH2PO4含量为0.2%时,该菌株的产酶量最高,酶活力达到21.23U/mL。  相似文献   

14.
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  张光宇  杜秀娟  杨玉红 《中国酿造》2013,32(10):113-116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酵母膏2.5%,MgSO4 0.1%, KH2PO4 0.2%, VB1 0.2%;最适培养条件:pH值为7,发酵温度28℃、转速140r/min,装液量100mL/250mL,摇床振荡培养7d,在最佳条件下所生产的菌丝生物量为3.438g/200mL。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工艺能高效生产菌丝体,为以后开发羊肚菌真菌资源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浮游球衣菌S9产铁氧化酶的发酵条件,并探讨了铁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菌株S9的最适产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柠檬酸铁铵1.0%,NH4Cl 0.1%,K2HPO4 0.05%,MgSO4·7H2O 0.05%,CaCl2·6H2O 0.01%;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初始pH7.0,培养温度30 ℃,装液量50 mL/250 mL,转速150 r/min,培养时间84 h。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菌株S9的铁氧化率可达75.25%,与未优化前相比,提高了42.28%。所产铁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为7.5,Mg2+、K+、Na+对酶的活性具有增强作用,Pb2+、Ag+会抑制酶的部分活性,且Mn2+、Zn2+对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该菌最适培养基和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对铁氧化酶在给排水工程及其分离纯化和活性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对制备苹果酒菌剂的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以及冷冻保护剂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培养基组成为在YPD基础培养基上,加入葡萄糖2.5%,KNO3 1.5%,MgSO4 0.1%。菌剂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0 ℃,接种量1.0%,培养时间为14 h,pH5.0。保护剂为脱脂奶粉12%,甘油2%,谷氨酸钠1%,吐温80为0.5%。在此最佳条件下,冷冻干燥后菌剂的活菌数能达到6.12×1011 CFU/g。  相似文献   

17.
酯化红曲霉菌液态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曲霉为原始菌株,经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酯能力较高的红曲霉菌,并对其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液态发酵培养红曲霉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70g/L,黄豆饼粉10g/L,酵母浸膏10g/L,MgSO41g/L,NaNO32 g/L,NaH2PO4 1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4.5,接种量16%,装液量100mL/300mL,发酵时间为6d,红曲霉的酯化力达0.4678g/100mL。  相似文献   

18.
高产赤藓糖醇菌株RH-UV-L4-F9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产赤藓糖醇菌株RH-UV-L4-F9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分别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比为葡萄糖30%,酵母膏0.5%,脲1%,MgSO_4 0.05%;最适发酵条件为34℃,初始pH值6.0.摇床转数180r/min。最适条件下赤藓糖醇产量为157.4mg/mL。  相似文献   

19.
以一株嗜热的毁丝霉H127-1为出发菌株,对其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稻草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当添加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时,Fe^2+能显著促进H127-1产CMC酶以及β-葡萄糖苷酶,而Zn^2+和CU^2+则极大地抑制了其产酶;Ca^2+、Ba^2+和Mg^2+都能促进H127-1产CMC酶,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β-葡萄糖苷酶的分泌。发酵液初始pH值、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对H127-1的产酶也有一定影响,最适宜条件为初始pH4、装液量30~50mL/250mL、接种量6%~8%、最佳发酵时间为2~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