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实验室保藏的13 株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细胞代谢物(cell-free excretory supernatants,CFS)和细胞内容物(cell-free extracts,CFE)对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的抑制活性;然后对酶抑制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益生特性评价,以期筛选出具有潜在降糖作用的益生菌。结果表明,13 株乳酸杆菌的CFS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0%~12.13%;CFE对α-葡萄糖苷酶无抑制作用。13 株乳酸杆菌CFS和CFE对DPP-IV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0%~7.13%和0%~55.42%。选取酶抑制率较高的嗜酸乳杆菌KLDS1.1003、KLDS1.0901和KLDS1.0902进行益生特性的研究。其中嗜酸乳杆菌KLDS1.0901表现出较高的酸耐受性,嗜酸乳杆菌KLDS1.1003表现出较高的胆盐耐受性和疏水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嗜酸乳杆菌KLDS1.1003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可达10.29%;对DPP-IV的抑制率为CFS 7.13%,CFE 50.14%;于pH 2.0的条件下孵育1 h后,存活率达到51.55%;在0.3%的胆盐条件下孵育,滞后时间为2.26 h;在二甲苯、乙酸乙酯和氯仿溶剂中的疏水率分别为134.33%、20.51%和344.08%,总体上嗜酸乳杆菌KLDS1.1003具有较高的酶抑制活性和良好的益生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保藏的13株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细胞代谢物(cell-free,excretory,supernatants,CFS)和细胞内容物(cell-free,extracts,CFE)对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的抑制活性;然后对酶抑制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益生特性评价,以期筛选出具有潜在降糖作用的益生菌。结果表明,13株乳酸杆菌的CFS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0%~12.13%;CFE对α-葡萄糖苷酶无抑制作用。13株乳酸杆菌CFS和CFE对DPP-Ⅳ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0%~7.13%和0%~55.42%。选取酶抑制率较高的嗜酸乳杆菌KLDS1.1003、KLDS1.0901和KLDS1.0902进行益生特性的研究。其中嗜酸乳杆菌KLDS1.0901表现出较高的酸耐受性,嗜酸乳杆菌KLDS1.1003表现出较高的胆盐耐受性和疏水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嗜酸乳杆菌KLDS1.1003的综合性能最佳: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可达10.29%;对DPP-Ⅳ的抑制率为CFS,7.13%,CFE,50.14%;于pH,2.0的条件下孵育1,h后,存活率达到51.55%;在0.3%的胆盐条件下孵育,滞后时间为2.26,h;在二甲苯、乙酸乙酯和氯仿溶剂中的疏水率分别为134.33%、20.51%和344.08%,总体上嗜酸乳杆菌KLDS1.1003具有较高的酶抑制活性和良好的益生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从母乳中筛选具有降血糖能力的优良益生菌,为开发降血糖功能益生菌乳制品奠定基础。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菌株并鉴定,以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有抑制活性的菌株。从母乳中共计获得21株益生菌,鉴定15株为植物乳杆菌,3株为罗伊氏乳杆菌,3株为格式乳杆菌,经测定,R15和R17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12.73%和13.83%,R15和R7对α-淀粉酶抑制率高达88%和89.3%,而商业菌罗伊氏乳杆菌254474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仅有11.4%和80%。表明植物乳杆菌R15具有最优降血糖能力,可为后期研发功能性乳制品提供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驼乳制品为研究对象,筛选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的优良乳酸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菌株,DNS和pNPG法筛选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的菌株,通过耐酸性、耐胆盐、模拟胃肠道环境耐受性、抑菌性、抗氧化活性实验评价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从驼乳制品中共计获得34株菌株,其中6株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经过形态学和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有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aracasei。6株乳酸菌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都达到50%以上,其中X34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8.59%。本实验中筛选的乳酸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在11%~16%之间,X31抑制率最高为15.43%。6株乳酸菌在不同pH(1.0、2.0、3.0)和不同浓度胆盐(1、2、3 g/L)的培养基中均可存活。6株乳酸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分别达到83%和90%以上。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90%以上,其中X29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92.4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强的是X33清除率达到94.04%。6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X31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9.63 mm,X23对沙门氏菌抑菌圈最大达到19.85 mm,菌株X3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19.17 mm。结论:从驼乳制品中筛选到6株具有潜在降糖活性的乳酸菌,对强酸、胆盐和胃肠液有一定的耐受性,抗氧化能力较强,具有抑制致病菌的效果,为后期研发功能性降糖饮品提供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5.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cobacillus rhamnosus)GG为阳性对照菌株,研究了本实验室保藏的7株乳酸菌的α-葡萄糖苷酶酶活的抑制能力、抗氧化能力及其基本的益生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做总体评价,以期获得具有潜在降糖作用的益生菌。研究发现干酪乳杆菌(L.casei)CCFM0412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酶活的抑制率(29.61%)及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如:完整细胞对DPPH的清除率为22.56%,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6.77%,显著高于鼠李糖乳杆菌GG(P0.05);细胞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最高抑制率为25.35%。主成分分析表明干酪乳杆菌CCFM0412的综合能力与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最接近,具有潜在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高血压治疗方式提供更多选择,筛选1株具有较强降血压功能的益生菌菌株,探究其降血压能力及其益生特性。通过ACEKit- WST试剂盒对12株益生菌菌株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抑制的检测,选出ACE抑制率最强的菌株,测定其在胃肠液中的存活率及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HCS01-013的ACE抑制率最高(61.54%),其在人工胃液中处理3 h、人工肠液中处理4 h后,存活率分别为99.9%、99.7%;分别在pH 2.0、1.5%胆盐的环境中培养17 h,存活率为71.95%、96.79%。说明鼠李糖乳杆菌HCS01-013是一株具有较强降血压功能且耐逆性能较强的益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发酵酸汤为试验原料,通过pH值、胆盐耐受性实验筛选性能优良的乳酸菌,经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得菌株1-3、1-6、ST-2、ST-11,4 株为副干酪乳杆菌,ST-10和ST-12为植物乳杆菌。通过评价菌株的疏水性、黏附性、自凝聚能力,筛选出了6 株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其中副干酪乳杆菌1-6和植物乳杆菌ST-10对二甲苯、氯仿的疏水性均大于70%,放置24 h的自凝聚率较其他菌株都较优;不同菌株对抗生素表现出的敏感性、耐药性不尽相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1-6作为发酵剂添加后对酸汤pH值、总酸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活菌数与传统老酸汤发酵效果接近。本研究筛选得到的副干酪乳杆菌1-6 是一株性能优良的益生乳酸菌,为后续酸汤发酵益生菌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选用从陕、甘、宁等地区传统乳酸菌发酵食品中筛选的18株乳酸菌,通过对其与降血糖相关的性能,即: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性、对自由基DPPH和O~(2-)的清除能力、对菌株还原能力等五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8株乳酸菌的菌悬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总体高于发酵上清液和细胞破碎上清,其中乳双歧杆菌1号菌株的菌悬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在所有菌株中最高为37.48%。其余四个方面均是发酵上清液作用较强,乳双歧杆菌1号发酵上清液对α-淀粉酶抑制抑制率、还原能力和对O~(2-)清除率在所有菌株中均最高,其中抑制率为33.85%,还原浓度为105.25μmol/L,清除率为34.18%。保加利亚乳杆菌1号发酵上清液对DPPH清除率在所有菌株中最高为82.92%。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对糖尿病有潜在干预作用的菌株,本实验对阳性对照菌株动物双歧杆菌BB12、受试菌株20-9和15-2的抗氧化性质,α-葡萄糖苷酶活力抑制能力,对酸、胆盐和模拟消化道环境的抗性、粘附能力和粘附抑制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动物双歧杆菌15-2完整细胞和细胞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高于菌株20-9和菌株BB12,α-葡萄糖苷酶活力抑制能力高于菌株20-9,两者抑制率分别为26.90%和12.83%,而菌株BB12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无抑制作用,菌株15-2经模拟消化道后的存活率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分别为88.91%和27.59%)强于菌株20-9和菌株BB12。菌株15-2对酸耐受性高于菌株20-9和BB12,在胆盐和粘附抑制能力方面虽略逊于菌株BB12,但仍优于菌株20-9。因此,动物双歧杆菌15-2可以作为潜在的干预糖尿病作用菌株进一步用于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6株植物乳杆菌(分别为LP15-1、LP15-2、LC16-1、LP17-1、LP17-3、RS048)的益生特性。试验通过测定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模拟胃肠道耐受能力、抑制有害菌能力分别对结肠上皮细胞系Caco-2和空肠上皮细胞系IPEC-1细胞的黏附性等特性,考察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6株植物乳杆菌在pH=2的酸环境中孵育3 h存活率均在43%以上;除LC16-1和LP17-1外,其余4株均能在0.3%(质量分数)的胆盐中存活;在模拟胃肠液中存活率均高于9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88和大肠杆菌K99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对Caco-2和IPEC-1有一定的黏附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LP15-1各项益生特性均比较优良,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降胆固醇、降血糖的益生菌资源,以实验室10株潜力益生菌株为实验对象,进行体外降胆固醇能力、胆盐水解酶(BSH)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试验,测定菌株对人工胃液和胆盐的耐受性,评价优势菌株的细胞黏附性能及对抗生素的耐药安全性能。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H-511、植物乳杆菌10-12、植物乳杆菌10-4对胆固醇的降解率在50%以上,显著高于商业菌株植物乳杆菌299V(p<0.05)。植物乳杆菌10-12、植物乳杆菌SD-H9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达41.7%、40.1%。植物乳杆菌LH-511、植物乳杆菌10-12、植物乳杆菌10-4、植物乳杆菌10-14、卷曲乳杆菌OF48-2pH5这5株菌具有较好的BSH活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抗逆性以及对HT-29细胞的黏附能力。但仅植物乳杆菌LH-511和卷曲乳杆菌OF48-2pH5通过了10种抗生素的安全性试验。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LH-511和卷曲乳杆菌OF48-2pH5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降血糖潜力,且通过了抗逆性、黏附性、安全性试验,可用于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菌株发酵大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纳豆菌、米曲霉、黑曲霉和红曲霉菌株相比,细菌菌株SY07发酵大豆表现出对α-葡萄糖苷酶的强抑制作用。SY07菌株发酵大豆过程中,随着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增强,样品逐渐呈现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12h发酵样品的抑制率为37.93%,发酵24,36,48h抑制率无明显差异,约为50%,发酵12,48h样品的IC50值分别为5.077,2.079mg/mL。SY07菌株具有优良的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能,可望应用于新型降血糖功能性发酵大豆食品或调味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以商业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为对照,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具有良好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胃肠道耐受能力的菌株。结果表明,36株乳酸菌中存在4株具有较高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植物乳杆菌YDA11、OD1、OD2和YDB24,其抑制率分别为28.37%、30.26%、30.26%和33.18%,且抑制率均与对照菌株LGG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菌株OD1和OD2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30.84%和35.17%,显著高于对照菌株LGG(p 0.05)。在耐酸实验中,在pH2.5的环境中胁迫8 h后,菌株YDB24与菌株OD2耐酸能力较好,存活率分别为96.01%与96.83%;在耐胆盐实验中,菌株OD2的耐受能力最强,在0.3%胆盐环境中胁迫后存活率为94.81%,且菌株OD2在胃液和小肠液中存活率分别为94.22%和79.99%。植物乳杆菌OD2为具有良好胃肠道耐受能力的潜在降血糖菌株。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地区家庭自制50余年泡菜液为样品,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对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进行溶血活性检验,产酸性能测定,并研究高产酸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自聚集疏水性、抗氧化、降解亚硝酸盐、生长特性及生物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泡菜样品中分离出来70株乳酸菌,检验出完全无溶血活性乳酸菌42株;筛选出高产酸性能乳酸菌9株,编号为JT1-31、JT1-21、JT1-12、JT1-25、JT1-6、JT1-16、JT1-34、JT3-23、JT3-10,通过16S rDNA鉴定,均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JT1-12耐酸性最好,pH值3.0时存活率为156.85%;菌株JT3-10耐胆盐能力最好,0.3%胆盐浓度存活率为145.04%;菌株JT1-16自聚集和疏水性最高,分别为66.13%和44.19%;菌株JT1-21的DPPH清除率最高,为51.93%;菌株JT1-25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为20.36%;9株菌株亚硝酸盐降解率都较高,在90%以上,清除率最高的菌株是JT1-12,清除率为94.98%,通过产生物胺鉴定,9株菌株均不产生物胺。该研究表明,从传统泡菜中分离的9株植物乳植杆菌具有良好的益生潜能,为发掘食品源乳酸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乳酸菌传统分离技术和益生菌体外评价,并结合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抗过敏活性的益生菌。结果表明,从牛奶样品中分离的5 株具有酸和胆盐耐受性的菌株表现出良好益生特性,其初步判定为安全菌株,所有菌株有较高透明质酸酶抑制率,结合相关研究表明其能够作为抗过敏益生菌筛选的指标之一。其中菌株L02和L15呈现出较为显著(P<0.05)的体外耐受性、细胞表面特性、透明质酸酶抑制活性,说明其具备抗过敏的益生潜能;经16S rDNA测序鉴定菌株均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16.
以1株嗜酸乳杆菌和6株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鼠李糖乳杆菌LGG作为对照,对经传代4、5、6次过程中菌株益生特性和货架期菌数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Z-43在遗传稳定性、细胞黏附性和货架期菌数方面表现最好,连续传代6次对氯仿静电作用率约为100%,在25和-20℃条件下90 d菌数存活率在60%~100%。乳双歧杆菌Z-1传代4次表现为最佳益生特性,在模拟胃液孵育60 min和模拟肠液中孵育5 h存活率分别约为93.07%和106.5%,其静电作用率可达97.35%,25和-20℃货架期90 d菌数存活率分别在30.10%和92%,为最佳抗性菌株。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实验测定了槐花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考察了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显示,槐花醇提物中多酚含量为18.271μg/g,高于水提物;槐花多酚对这2种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活性最大抑制率仅为47.20%,槐花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大抑制率可达81.32%,其IC_(50)为9.16 mg/L。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槐花多酚对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均为混合性抑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具有肠道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进一步开发益生菌资源,本文研究采用牛津杯、人工模拟胃肠液及体外黏附Caco-2细胞等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为对照菌株,对实验室保藏15株乳酸菌的益生特性进行筛选与评估。实验结果表明:15株乳酸菌对两株沙门氏菌都具有一定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0.95~22.06 mm;乳酸菌C174、D24、D599、C37、D512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在人工胃液3 h内存活率达到60%以上,人工肠液4 h内存活率达到80%以上;在黏附试验中,C174对Caco-2细胞具有较强黏附能力,黏附数量为740 CFU/100细胞,略高于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543 CFU/100细胞);通过对具有高黏附性的菌株C174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RNA分子测序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174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ZJ-174。Lactobacillus plantarum ZJ-174的抑菌能力强、能够耐酸耐胆盐,并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是一株潜在的益生菌,具有治疗或预防人和动物肠道疾病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孟峰  许伟  邵荣  韦萍 《食品科学》2017,38(10):111-116
从桑叶中筛选出一株糖尿病潜在治疗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产生菌,为进一步提高抑制剂量,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技术进行了诱变育种,并初步研究其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在分离得到的188株桑叶内生菌中,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糖苷(4-ni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法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到一株细菌Xu W-LB-188,其发酵上清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52.67%。根据菌株形态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对此菌株进行ARTP诱变,高通量筛选880株突变株,其中突变株T-690抑制活性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0.61%,抑制率高达73.25%。实验结果表明,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是一种极性较大的水溶性胞外产物,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水果酵素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酵素的抗氧化活性;以可溶性淀粉和4-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测定酵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酵素在发酵结束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7.19%和100.00%;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57%和81.67%。酵素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表明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