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红  郭孔辉  宋晓琳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6):2135-2140
针对不能满足后退式平行泊车要求的狭小车位,提出两种双向平行泊车方式:平移式双向平行泊车、自由式双向平行泊车。根据两种泊车方式车辆轨迹特点,分析泊车过程中存在的可能性碰撞,选择合适的轨迹函数变量,建立碰撞约束函数,以泊车车位尺寸最小化为目标,利用MATLAB软件非线性约束优化功能求解最小车位尺寸,以轨迹半径最大化为目标对某一泊车环境进行泊车轨迹规划。仿真结果表明相同的泊车环境下,两种方法均可实现小车位安全泊车,但相比平移式双向平行泊车,自由式双向平行泊车方法能实现车辆安全进入更小车位;相同泊车环境及车位大小情况下,自由式平行泊车能更轻便地完成泊车。  相似文献   

2.
自动泊车技术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等微电子技术,实现在泊车过程对车辆自动控制,从而摆脱人手对车辆的操控的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泊车技术属于智能驾驶领域的一个技术分支。介绍一种用于自动泊车算法调试的实车实验平台及其在智能驾驶算法调试实验的应用。该实车算法调试实验平台可满足多项自动泊车过程所需的实验要求,如平稳速度控制实验、超声波车位寻找、车辆轨迹跟踪、自动泊车实验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国内自动泊车的车位数量很难满足驾驶员停车的需求,分析了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的组成,得出了智能汽车自动泊车的路径规划算法,为解决车主停车困难提供了解决方案,实现了自动泊车路径的实时性控制和精确跟踪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泊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泊车的任务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为此设计了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泊车系统,主要通过高精度的激光雷达进行车位检测和车辆定位。泊车过程为先通过车身姿态的预调整,来更精确地检测车位,再进行安全易控的路径规划,最后通过前馈反馈控制进行路径跟随。仿真结果证明该泊车方法精度高,系统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动泊车系统对不同类型停车位进行识别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视觉信息融合的停车位智能识别方法。建立了根据超声波传感器、视觉信息传感器、里程计信息来辨识停车位两侧车辆姿态和车位参数的模型,根据Mamdani模糊推理计算输出相应的泊车车位识别结果。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车位自动辨识以及相应的泊车路径仿真模型,针对五个典型的停车位场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车位智能识别和泊车路径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自主开发的自动泊车系统搭载于某轿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泊车系统对规则和不规则车位的自动识别正确率为88%~98%,平均值为92.8%,从而验证了车位智能识别方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融合的自动泊车系统多工况车位识别和决策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动泊车系统中对斜式车位识别的缺失,在原有平行车位和垂直车位识别基础上,通过距离和视觉信息的相互融合,提出一种智能识别日常生活中斜式车位的方法,并能够完成多工况车位的识别及泊车.该方法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息得出车辆的车身姿态特征参数,采用Sugeno型模糊推理方法计算出水平、垂直和斜式三种不同的车位类型;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多工况车位识别模型和相应路径规划模型,并针对六种不同类型斜式车位、平行车位以及垂直车位场景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实车试验.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上述车位识别方法及路径规划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自动泊车系统能帮助驾驶者更好地进行泊车操作,减少泊车时的心理压力。为了增加泊车系统的应用场景及成功率,对多信息融合自动泊车系统的关键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车位识别传感器、路径规划、控制器、传感器多信息融合体系的研究分析中介绍了多信息泊车系统现状,提出了泊车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级数讨论泊车的路径规划及算法,通过车辆泊车的起始点坐标、转向角以及后轮轴中心的运动轨迹方程计算出泊车的终点坐标,即后轮轴中心点的坐标,然后建立GUI对象,编辑界面布局,最后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经测试,系统实现了自动泊车路径规划的初始化即初始点位置、仿真、停止仿真和留下轨迹功能。仿真的结果可以表明本设计采用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完成自动泊车,不过系统仍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基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自动泊车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汽车动力学约束及泊车防碰撞约束,基于两段弧规划路径,使用反正切函数来拟合路径;应用非时间参考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生成目标转角,采用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进行转角跟踪,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反正切函数拟合的路径曲率连续无突变,非时间参考的路径跟踪效果较好;所提出的ADRC转角跟踪算法比PID控制具有更高的泊车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的迅速增加,可供停车的空间变得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为避免泊车过程中发生碰撞,减少潜在事故的发生,全自动泊车系统应运而生,现仅以平行泊车为例对全自动泊车系统进行介绍。根据车辆运动学模型,利用双弧线路径规划方法,通过碰撞约束条件来确定最小泊车半径和最佳泊车位置;同时在台架上利用CANoe等仿真软件测得超声波传感器的探测范围,进一步确定合理的泊车路径和停车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超声波的全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是可行的,能够有效解决现实中停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融合距离和视觉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车位线车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摄像头采集车位角点在俯视图像中的坐标,然后采用基于逆透视变换的平面测距模型获取车身侧面距车位角点的侧向距离,最后融合超声波传感器和车辆里程信息建立车位线车位平面模型,确定了车辆后轴中心点坐标及相对初始偏航角,实现车位线车位的识别。根据识别出的车位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并仿真分析,经过实车试验验证,该车位识别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车位线车位的识别,所规划路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主轴头五轴机床加工时需手动规划空行程的问题,提出一种空行程轨迹自动规划方法.在机床运动学建模的基础上,针对刀位点轨迹和刀轴矢量,分别提出基于最短路径的刀位点轨迹规划和无碰撞刀轴矢量规划,将空行程规划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为了简化碰撞检测,提出两级相交检测算法.通过加权系数法建立空行程规划的目标函数,并采用遗传算...  相似文献   

13.
对大型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简称冲压自动线)中机器人与压力机动态配合方式进行了协调,开展了冲压自动线运动学仿真研究。规划了冲压自动线中ABB IRB 6660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设计了机器人与压力机的动态协调作业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利用Solidworks和ADAMS软件建立了该生产线虚拟样机,实现了所设计的动作方案。运动仿真结果验证了动作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该冲压线运动仿真有利于缩短生产线的设计及调试周期,对冲压线的整体设计及现场安装调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空间解析法建立机器人关节点坐标的数学模型,直接计算出机器人与障碍物的位置关系。提出一种新颖的附加速度方法,当连杆离障碍物的距离小于阈值距离L0时,把机器人与障碍物的距离.映射为对机器人每个连杆与障碍物最近点增加的附加速度。以附加速度的范数作为性能指标.利用冗余度机器人的零空间映射矩阵调整机器人位姿,从而改变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最终形成一条无碰撞轨迹。通过具有16个自由度的空间三分支机器人的仿真实验,验证此方法的正确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大型回转件主要依靠传统手工探伤的种种缺陷,开展了自动化超声波探伤的轨迹规划与探伤系统运动规律的研究,并进行探头扫查轨迹运动仿真。阐述了自动化探伤模拟手工探伤的工艺原理,分析了工件、探头的运动规律,规划了探头扫查轨迹,整个自动化探伤工艺符合无损探伤国家标准,并将探伤效率提高了5.46倍;联合MATLAB和ADAMS软件对探头扫查轨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轨迹规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RFID卡生产过程中会采用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的柔性基板的情况,提出一种利用CIS(紧凑式图像传感器)扫描图像灰度均值作为反馈信号来控制光源光强进行自动调节的技术,以获取不同柔性基板的高质量的特征标志线图像。给出了用FPGA实现该技术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使用QuartusII设计的光强自动调节电路的各个功能模块,给出了仿真验证结果,并在实验平台上对RFID柔性基板进行了实际的应用测试。该技术在RFID卡封装设备的自动纠偏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控机床-机械手加工系统的布局及功能,详细分析了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并运用D-H参数法建立了该机械手的运动学方程。与此同时,对该机械手进行了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分析,通过计算验证了,经运动学正解所求得的机械手末端位姿表达式T是正确的。最后,基于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的机械手三维立体模型,用ADAMS软件对机械手完成自动上下料的过程进行仿真,得到上下料轨迹曲线。仿真结果符合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说明该机械手运动学方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