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29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选取两种分子质量相近、黏度相差较大的天然高分子多糖阿拉伯胶(arabic gum,AG)和瓜尔胶(guar gum,GG)分别与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protein,MP)进行复合,研究不同多糖添加量(0.1%~0.5%)对MP-多糖复合物乳液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G和GG均可以显著改善MP的乳化性质,其中AG对乳化活性的改善效果较好,而GG更有利于乳液的稳定性。随着多糖质量分数增加,乳化活性指数和稳定性指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AG和GG添加量分别为0.3%和0.2%时,乳化活性指数和稳定性指数达到最大值。界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AG和GG均会导致界面蛋白含量下降,尤其是GG的作用更明显。随着AG和GG添加量增加,乳液粒径逐渐减小,且尺寸分布更加均一,添加量超过0.3%后,GG组乳液出现少量絮凝现象。同一添加量下,GG组乳液粒径明显小于AG组。流变学分析证实,所有乳液均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弱凝胶性质。AG添加量较少(≤0.3%)时会降低乳液黏度,并明显提高乳液的储能模量,而GG的添加使乳液表观黏度和储能模量均显著提高,与AG相比,高黏度GG制备的乳液拥有更高的...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肠衣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抗氧化剂及其复配剂对肠衣脂肪氧化与肠衣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丁基羟基甲苯(BHT)、V_E和异V_C钠的复配在抑制脂肪氧化和肠衣色泽保护上效果显著,均优于单一抗氧化剂。运用混料设计方法对抗氧剂配方进行优化,将复配试验中各成分的含量限定在0.005%~0.01%内,建立了各成分比例与肠衣色差率(K_(△E))间的回归模型,复配结果表明:经0.005%BHT、0.01%V_E、0.005%异V_C钠处理后,肠衣K_(△E)最小,护色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体积分数二氧化碳气调包装对冷鲜鸡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辐照灭菌后接种荧光假单胞菌为 103 CFU/g左右的冷鲜鸡胸肉为原料,设置各组气调比例:M1组(V(CO2)∶V(N2)=0∶100)、M2组(V(CO2)∶ V(N2)=20∶80)、M3组(V(CO2)∶V(N2)=40∶60)、M4组(V(CO2)∶V(N2)=60∶40),以托盘包装作 为对照,在(4±1)℃贮藏条件下测定气调包装盒的凹陷程度、荧光假单胞菌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和腐胺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腐胺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上升,随二氧化碳体积 分数的升高而下降;凹陷程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及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升高,即M4组气调包装盒的凹陷 程度显著高于其他3 组(P<0.05),影响产品的外观。M2组的气调包装盒的凹陷程度和腐胺含量与M3组无显著性 差异(P>0.05),在贮藏9~12 d之间,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也与M3组无显著差异(P>0.05),能达到同样的保鲜 效果。此外,同体积的二氧化碳的成本高于氮气。整体来看,在(4±1)℃贮藏条件下,20%~40%体积分数的二 氧化碳气调包装能抑制冷鲜鸡胸肉中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4.
以肠衣色泽为评价指标,研究脂肪含量和脂肪氧化程度对肠衣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对肠衣色泽有显著影响,乙醇处理后肠衣脂肪含量降低,肠衣△E值显著降低。肠衣色泽劣变与肠衣脂肪氧化相关性系数超过0.9,肠衣脂肪氧化是肠衣色泽劣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外源酶对发酵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酵肉制品的品质特性和微生物外源酶的作用息息相关,蛋白酶、脂肪酶降解蛋白质和脂肪,产生对品质有积极影响的小分子物质,而谷氨酰胺转胺酶、过氧化氢酶、硝酸盐还原酶也对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协助作用。文中针对微生物源酶与发酵肉制品中蛋白质及脂肪等降解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谷氨酰胺酶与发酵肉制品的鲜味形成有关,且能够降低产品的酸度,改善口感。利用从如皋火腿中分离得到的1株产谷氨酰胺酶的腐生葡萄球RG-2,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曲面设计,研究pH、温度、NaCl浓度等因素对菌株RG-2的谷氨酰胺酶催化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pH6.7、温度43℃、NaCl浓度3.1%,此条件下谷氨酰胺酶酶活达到40.2 U/mL。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对筛选自豆豉的乳杆菌进行诱变处理,以期获得高产酸菌株。以最佳诱变条件筛选得到突变菌株的产酸度较原菌株提高了36.4%,且菌株能够保持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进一步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菌株产酸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佳产酸条件为培养温度41.72℃、接种量3.65%(V/V)、培养时间18.57h。该条件下,产酸率模型的预测值为11.25°T/h,实际得到的产酸率值为11.2°T/h,预测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腌制是一种以添加食盐、亚硝酸盐、复合磷酸盐等添加剂浸渍食品的加工技术,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广泛应用于酱卤和腌腊肉制品中。腌制不仅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质构、风味等,还可以起到防腐保藏的作用。然而,传统腌制技术存在腌制时间长、食盐渗透不均匀、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超声波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热加工技术,已在食品加工的诸多领域进行应用。在肉制品腌制方面,超声波辅助腌制技术因其加快腌制速率、减少营养成分流失、改善腌制肉品嫩度等优势得到广泛研究。因此,本文综述了超声波技术在肉制品腌制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包括空化作用、机械作用和热作用,阐述在肉制品腌制过程中,超声波辅助腌制技术对肉制品的保水性、嫩度、物料渗透率、风味物质等方面的影响,展望超声波辅助腌制技术在肉制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为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肉制品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淀粉地肌纤维蛋白流变学性质和凝胶持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马铃薯、木薯、玉米和大米淀粉分别以0~3%的浓度添加到2%的肌原纤维蛋白溶液中,形成蛋白-淀粉复合物,主要研究了这四种淀粉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流变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马铃薯、木薯和玉米淀粉对混合凝胶增强效应与其糊化温度和糊化后的粘度有着非常一致的关系,淀粉糊化后,才会对复合体系彤成凝胶弹性增强效应;而且淀粉对于复合凝胶弹性的促进效应与淀粉本身糊化后的粘度呈正相关,马铃薯淀粉的促进效应最强,木薯其次,玉米再次.但大米淀粉略有特别,在55~74℃升温范围内,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G'与淀粉浓度呈现负相关性,温度高于74℃后,随着大米淀粉浓度的增加,C'随之增加.同时淀粉对于复合凝胶的持水性也与其糊化温度相关,形成凝胶温度越接近或者越超过淀粉糊化温度,淀粉对凝胶的持水性的增强效应越好.在所实验的四种淀粉中,木薯淀粉在70-80℃时对复合凝胶的持水性具有最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含淀粉肉制品品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废啤酒酵母制取酵母抽提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外加酶法制取酵母抽提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其与传统工艺条件的效果;使用GC—MS对最终产物进行风味分析。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中性蛋白酶,外加酶0.20%,pH 6.0,酶促溶时间36h,得到的该抽提物中含有多种酸类、酯类和醇类等物质。研究表明,外加中性蛋白酶法是开发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酵母提取物的较好方法,得到的产物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