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8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湘研15号’辣椒为试材,分离、鉴定出4 株辣椒采后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丁香、肉桂、花椒等9 种植物提取液对尖孢镰刀菌、黑色炭疽菌、红色炭疽菌、根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平板梯度稀释法测定植物提取液对上述4 种供试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测定辣椒的病斑直径、发病率、总酚及类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l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力,研究复合涂膜剂诱导辣椒对根霉病的抗性作用。结果显示,丁香、肉桂提取液对4 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率均为100%,对尖孢镰刀菌、黑色炭疽菌、红色炭疽菌和根霉菌的MIC均分别为1.25、2.50、2.50 mg/mL和5.00 mg/mL,MBC均分别为2.50、5.00、5.00 mg/mL和10.00 mg/mL。丁香、肉桂提取液复合涂膜剂能有效抑制辣椒的发病率和减小病斑直径,接种第8天时,与刺伤后接种根霉菌孢子组(CK2)相比,复合涂膜剂组发病率降低了6.67%(P>0.05)、病斑直径减小了30.35%(P<0.05);与刺伤后加无菌水组(CK1)和CK2组相比,复合涂膜剂处理辣椒的PAL活力分别提高了45.91%、24.54%(P<0.05);POD活力分别提高了22.15%(P<0.05)、12.54%(P>0.05);PPO活力分别提高了80.00%、28.57%(P<0.05);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60.00%、43.74%(P<0.05);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82.05%、61.36%(P<0.05)。结论:丁香、肉桂提取液复合涂膜剂能诱导辣椒对根霉病产生抗性,本研究可为开发高效、稳定、无毒无害辣椒防腐保鲜剂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食品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食品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材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入手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当前世界上产量最高、销售最广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呼吸旺盛、含水量高等特点,采后贮藏极易失水、开伞、褐变、腐烂,严重影响其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目前仍以鲜销为主。本文针对双孢蘑菇产生腐烂褐变的主要原因,对其保鲜方法(低温冷藏、气调保鲜、辐照保鲜、化学涂膜保鲜和生物源涂膜保鲜)进行分析比较,为其采后贮藏绿色安全保鲜方法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专业选修课《食品生物技术导论》这门课程的特点,分析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选择合适的教材,把握好授课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法和不同考核方式,丰富课后实践活动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用心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虎杖根部分离获得8株内生真菌,经液态培养基发酵后进行HPLC检测,以白藜芦醇苷转化率为指标,从中筛选出具有高效转化能力的2株内生真菌G8和G10,其转化率分别达到64.2%和58.1%,将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提高到原来的3.84倍和3.57倍。结合ITS测序与Genback中rDNA同源序列对比,鉴定G8和G10分别为青霉菌RF3(Penicillium sp.RF3)和青霉菌ST008(Penicillium sp.isolate ST008)。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来源皂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开发皂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三种不同来源(皂角壳、绿茶、油茶籽)皂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其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来源皂素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这四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以天宝香蕉为试材,分离纯化并鉴定出1株镰刀菌,采用不同浓度(5、10、15、20 mg/mL和25 mg/mL)的油茶皂素测定对镰刀菌的抑制效果;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油茶皂素处理(15、20、25 mg/mL和30 mg/mL)在温度为16 ℃,相对湿度为85%的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贮藏25 d对香蕉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呼吸强度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油茶皂素对香蕉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油茶皂素对镰刀菌的抑菌率随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强。当油茶皂素浓度为20 mg/mL时抑菌率可达86.52%,而当浓度再升高时抑菌率没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测定油茶皂素对镰刀菌的MIC、MBC值分别为5 mg/mL和10 mg/mL。综合各品质指标表明,20 mg/mL浓度油茶皂素溶液对采后香蕉的保鲜效果最佳,在贮藏20 d时与对照组(清水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失重率分别降低了48.04%、51.67%;可溶性固形物相较于对照组(清水组)延缓了高峰值的出现;可滴定酸提高了56.09%、23.07%,呼吸强度增强了65.68%、14.82%;贮藏第10 d时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硬度提升了13.76%。研究结果为油茶皂素对香蕉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辣椒疫霉病对辣椒采后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损失,但目前暂未见关于采后辣椒疫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该试验从自然发酵蔬菜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效果的乳酸菌O2,其对辣椒疫霉菌的菌落生长抑制率为87.18%,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采用固体稀释法分析O2发酵上清液的理化特性、对辣椒疫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固体稀释法和牛津杯法分别测定O2发酵上清液对辣椒采后致病菌和部分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图谱。结果表明,O2发酵上清液对过氧化氢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不敏感,在温度40~120 ℃和15 W紫外灯照射30~150 min、pH值5范围内抑菌物质稳定,对辣椒疫霉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8 mg/mL和25.6 mg/mL,对红色炭疽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阪崎肠杆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O2具有良好的抑制辣椒疫霉菌效果,其代谢产物稳定性好,可作为采后辣椒疫霉病的生物防治菌株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食品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食品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材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入手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