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为了解秦皇岛海域食用贝类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存在的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该地区15种常见贝类肌肉和内脏中As(无机砷和总砷)、Pb(铅)、Cr(铬)、Cd(镉)、Hg(甲基汞)的含量,并采用污染指数法、系统聚类法评价了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类。结果表明:海虹(贻贝,Mytilus edulis)、栉孔贝(Chlamys farreri)、生蚝(Ostrea gigas thunberg)和毛蚶子(Scapharca subcrenata)等的重金属综合污染(MPI)较高。根据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进行重金属评价。秦皇岛海域食用贝类六种重金属含量最高为Cd,均值为1.129 mg/kg,超出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污染较严重,总As和无机As均值分别为0.161、0.021 mg/kg。Cr和Hg均值分别为0.107和0.013 mg/kg,均未受污染,Pb均值为0.188 mg/kg,污染较轻。但部分贝类Cd污染比较严重。其中内脏污染比肌肉部分严重,尤其是大小海螺(Busycon canaliculatu)。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秦皇岛海域可食用贝类中Pb和Cd的污染来源并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评价速冻青稞鱼面的品质,以不同配方和加工工艺制作出的63份鱼面为试验材料,进行鱼面的品质评价方法研究。经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拟合检验,精简鱼面感官评价项目,其品质评价指标可以被简化为4项,分别为色泽、光滑性、韧性、适口性,其权重分别为15.15%、8.5%、42.85%、33.5%,拟合检验表明新方法(R2=0.998)可代替原始方法。鱼面的质构指标和蒸煮品质指标作为自变量,感官评价新方法的得分为因变量建立模型,对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因子分析,选取咀嚼性、硬度、弹性为模型的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该模型各系数无明显多重共线性(VIF10),模型拟合较好。新的品质评价方法简化了原有品质评价体系,具有感官指标较少、差异易被区别、准确性和可行性较高的特点,为速冻青稞鱼面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矿业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黑龙江省矿业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各个部门对矿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本文建立了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评价系统,分别利用DEA分析法中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对矿业产业部门对矿产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非DEA有效矿业产业部门,分析了资源配置相对较低的原因,并利用"投影"定理,分别计算出部门相对投入冗余量和产出不足量,从而给出了调整矿业产业部门投入和产出具体方案,已达到改进非DEA有效矿业部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联合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方法建立蓝莓贮藏品质的定量检测模型,实现对蓝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以期为鲜食蓝莓低温贮藏期间的在线品质检测提供技术参考。利用LabSpec 5000光谱仪采集5个不同贮藏时间共150组蓝莓样本的近红外光谱,通过基于联合X/Y的异常样本识别和剔除方法筛选异常样本,使用联合X-Y距离样本集划分方法对样本集进行划分。通过对比分析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确定蓝莓3个成分各自最优预处理方法,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SiPLS)选择出特征波段,将其作为输入建立ELM定量分析模型,并将模型结果与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蓝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花青素含量最优ELM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 5、0.908 7、0.942 1;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82 6、0.897 2、0.869 3;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766...  相似文献   
6.
酶法优化蓝莓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将纤维素酶用于从提取花色苷后的蓝莓残渣中提取多糖的工艺,以达到优化工艺的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酶解提取工艺为:酶解时间为100min,酶解温度为40℃,酶的添加量为0.6%.在此条件下,蓝莓多糖的得率为2.319%.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黑龙江省矿业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各个部门对矿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本文建立了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评价系统,分别利用DEA分析法中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对矿业产业部门对矿产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非DEA有效矿业产业部门,分析了资源配置相对较低的原因,并利用投影定理,分别计算出部门相对投入冗余量和产出不足量,从而给出了调整矿业产业部门投入和产出具体方案,已达到改进非DEA有效矿业部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松墨天牛幼虫(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为其改进名特风味食品传统工艺及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蛋白质含量为9.30%(鲜重),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含量为10.42 g/100 g(干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9.51%,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苏氨酸;粗脂肪的鲜重含量为9.87 g/100 g,属于低脂肪食物;样品共检出32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油酸(C18∶1),占总脂肪酸含量50%以上;松墨幼虫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热杀菌(80 ℃,10 min)和超高压杀菌(550 MPa,10 min)的蓝莓果汁饮料产品贮藏期(54 d)品质的变化,并且预测了蓝莓果汁饮料的货架期。结果表明:蓝莓果汁饮料的贮藏期结束时,两种杀菌条件的蓝莓果汁饮料在不同贮藏温度(4、27和37 ℃)均未检测出微生物,说明杀菌彻底。蓝莓果汁饮料的pH和可溶性固形物在贮藏期间变化不大。超高压杀菌的蓝莓果汁饮料的品质较好,贮藏结束时蓝莓果汁饮料的抗坏血酸含量和总酚含量都较高。基于蓝莓果汁饮料的感官评分的变化采用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了4~37 ℃范围内的品质劣变动力学模型及货架期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精确度进行了评价。所建立的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货架期预测相对误差大多在10%之内。因此,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快速可靠地预测蓝莓果汁饮料的剩余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食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传统生化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技术不仅费时费力,检测周期长,而且需要昂贵的设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快速、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特性的食源性致病菌传感器检测技术,以此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光电传感器因其具有精度高、响应快、结构简单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光电传感器是利用材料的光电性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特定分析物高灵敏度检测的装置。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可调节的发射波长等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传感器中。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分类、合成方法以及金属硫化物光电传感器对不同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应用。最后,讨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挑战和未来展望,为现场快速有效地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