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01篇
  免费   2095篇
  国内免费   1845篇
电工技术   7551篇
综合类   2382篇
化学工业   651篇
金属工艺   1228篇
机械仪表   4760篇
建筑科学   943篇
矿业工程   525篇
能源动力   466篇
轻工业   949篇
水利工程   370篇
石油天然气   318篇
武器工业   321篇
无线电   95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35篇
冶金工业   380篇
原子能技术   181篇
自动化技术   8987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861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704篇
  2016年   798篇
  2015年   1081篇
  2014年   2268篇
  2013年   1723篇
  2012年   2497篇
  2011年   2635篇
  2010年   2301篇
  2009年   2923篇
  2008年   3813篇
  2007年   2968篇
  2006年   2120篇
  2005年   2323篇
  2004年   1780篇
  2003年   1270篇
  2002年   980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707篇
  1999年   510篇
  1998年   478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208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不间断中小功率电源的需求,设计了两路输出分别是4.2V和12V的不间断直流电源,主要由多路输出正-反激变换器、Buck充电电路、单环稳压控制电路及锂电池放电切换电路组成。具体实现方法是,市电正常供电时,通过UC3845芯片控制正-反激变换器实现三路电压输出,其中两路分别是4.2V 和12V的稳压输出,另一路输出由ARM控制给锂电池分 阶段充电,在市电断电时,通过ARM智能控制继电器使锂电池切换到放电状态,利用同一个变压器再次通过反激变换器方式实现两路稳压输出,并且由ARM控制器采用 PID算法实现主路输出的稳定,完成相应的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电路设计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实现了不间断双路输出直流电源各项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小学英语老师常常会给家长留一些作业,让家长给孩子出英汉连线题、选择题等,并对测验结果进行评判。这下可把家长忙坏了,不光是出题,还得判题。能不能让电脑来自动完成这项任务呢?当然可以!安装Snap!by Lectora插件到PPT中,利用它就能轻松实现上述任务,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高效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3.
李旭  罗霞  罗成  孙淼 《机械》2020,47(5):27-32
针对一种拓扑结构为2-PRPU型的3T1R空间并联机构,采用离散式蒙特卡洛法,通过对动平台转动自由度作离散化处理,在输入对称的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空间并联机构的定姿态工作空间、可达工作空间和灵活工作空间的可视化。从定姿态工作空间、灵活工作空间和可达工作空间的角度分析2-PRPU型空间并联机构的工作性能,表明该机构动平台的可达工作空间范围较大,且大部分为灵巧工作空间。这为多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5.
6.
电动汽车充电时,且电池电量低于80%时,为了保证充电效率一般采用恒功率充电.在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电动汽车的不断移动会导致发射线圈和接受线圈的互感系数变化,致使电动汽车充电不稳定.为实现恒功率充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DWPT)恒功率输出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对输出功率进行模型预测,建立最小化目标函数来获得期望输出功率所对应的最优占空比,使输出功率恒定.进行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Simulink仿真,通过对比不同线圈互感系数下的输出功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且通过搭建实物测得的数据也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针对平面并联机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求解困难、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AD求解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三维螺旋扫描方法。将[n]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分解成[n]条支链进行独立分析,得到每条支链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区域,再将所有支链可达区域取交集即为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并联机构模型,进行几何特征处理,通过自动求解器求解,将求解过程图形化,快速得到同轴布局5R机构和平面3-RPR并联机构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通过同轴布局5R机构的运动学实验,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