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190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7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十二酰胺丙基二甲胺和氯乙醇反应 ,合成了十二酰胺丙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 (DDH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将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以不同摩尔比进行混合 ,测定了混合系统的表面张力 ,计算了单一系统和混合系统的饱和吸附量、分子最小截面积 ,表面层和胶束中 DDHA的摩尔分率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目视观察了混合系统的浑浊情况。结果表明 :在降低γcmc和 cmc方面 ,DDHA SDS混合系统有协同效应 ,表面层和胶束的组成与二组分配比有关 ,但是非对称的 ,等物质的量混合物中 ,DDHA在胶束和表面层中具有较大的摩尔分数。DDHA与 SDS在实验测定的各混合系统中都不出现混浊  相似文献   
2.
以全氟辛酸铵/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丁酯(BA)与甲基丙烯酸-2-(全氟壬烯氧基)乙酯(FNEMA)共聚物微乳液(粒径为72nm),并将其与聚氨酯脲-丙烯酸酯(PUA)水分散液进行了共混改性。结果表明,在基本上不影响改性PUA膜吸水率的前提下,改性PUA水分散液的表面张力明显下降,改性膜表面的疏水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SDS/正戊醇/水体系的液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5℃测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正戊醇 /水三元体系的相平衡 ,确定了液晶区域的边界范围。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和2 HNMR与液晶照片对照 ,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 :在恒定温度下 ,该体系存在着两个液晶区域 ,并且随含水量的增加 ,液晶结构发生变化。当组成固定时 ,体系的液晶相结构随温度升高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SLS—H2SO4体系中铝粉置换回收硫脲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存在下从硫酸硫脲金溶液中用铝粉置换金的条件。结果表明,由于SLS的分散、浸润作用,金的置换率显著提高,可满足低含量硫脲浸金液的深度置换回收要求。  相似文献   
5.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不同形貌的多晶纳米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在1,2-丙二醇体系中,分别使用吐温-80(Tween-8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混合物作为修饰剂,利用1,2-丙二醇还原相同母体醋酸镍,制备形貌分别为海绵体、纤维状、雪花状的多晶纳米镍;在水体系中,使用SDS为修饰剂,利用水合肼还原相同母体醋酸镍,制备球形多晶纳米镍。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纳米镍进行表征。利用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初步解释不同形貌纳米镍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阴/阴离子型、阴/非离子型、阴/阳离子型、阴/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泡沫性能与降低表面张力增效协同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均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协同性能,但阴/阳离子型、阴/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增效协同性能更好.SDS/OB-2复合体系中,当m(SDS):m(OB-2)=1:2~1:4时,复合体系最大起泡高度达245mm,表面张力降至23.2mN·m-1;SDS/BS-12复合体系中,当m(SDS):m(BS-12)=1:3~1:6时,复合体系最大起泡高度达244mm,表面张力降至24.4mN·m-1左右,复合体系具有超起泡能力,均体现出优异的增效协同性能.  相似文献   
7.
快速检测K12中活性物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亚甲蓝溶液作指示剂,以氯仿作萃取剂,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滴定样品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阳离子活性物的用量换算出K12中活性物的含量,以达到快速、简便测定K12中活性物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气液两相螺旋管流流动特性的影响,该文用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DS溶液体系气液两相螺旋管流的流型转变及压降规律。实验装置为由有机玻璃圆管制成的长2 m内径23 mm的实验段,以SDS水溶液和空气为实验介质,气液相折算流速均为0―2.5 m/s,SDS溶液质量浓度10―90 mg/kg,螺旋流由5种不同型号的金属螺旋叶轮诱导产生。利用直接观察和高速摄像相结合的方法观测流型的变化,并用液柱式压差计测量实验管段上下游间压差,实验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实验共得到螺旋线状流、螺旋波状分层流、螺旋轴状流、螺旋弥散流4种流型,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体系相比较,并未得到螺旋泡状流和螺旋团状流这两种流型。同时,随着SDS溶液浓度的增大,气液两相螺旋流逐渐向螺旋弥散流流型转变,这是因为低浓度的SDS溶液随着其浓度的增大,气液界面张力逐渐减小,而气液掺混程度则会不断增大。此外,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体系相比较,添加了SDS体系的气液两相螺旋管流压降梯度将会减小。最后,阐述了气液两相螺旋管流强化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针对多相流研究现状,提出了气液两相流相间传热特性应成为今后研究热点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动电势扫描法测定了H3PO4介质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时,双向不锈钢(R1合金)的阴,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SDS在R1不锈钢上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H3PO4介质中,SDS在R1不锈钢电极上的吸附行为,服从修正的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线,SDS对R1不锈钢具有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刺激后的角质细胞总RNA进行检测,研究SDS刺激对角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作用通路,并对可能引发的疾病进行预测。SDS刺激引起角质细胞中60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368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进行信号传导,经分析筛选出10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包括IL-6,TNF,CCL5,CCL20,CXCL8,CXCL3,CSF2,CSF1,TNFAIP3和NLRC4,以上基因表达异常会促进炎症的发展并激活免疫系统。SDS刺激可能引发特应性皮炎并对过敏与自身免疫疾病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