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21篇
  免费   3193篇
  国内免费   3172篇
电工技术   117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213篇
化学工业   17430篇
金属工艺   5708篇
机械仪表   2384篇
建筑科学   1289篇
矿业工程   855篇
能源动力   364篇
轻工业   4361篇
水利工程   138篇
石油天然气   1364篇
武器工业   454篇
无线电   42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07篇
冶金工业   1944篇
原子能技术   324篇
自动化技术   977篇
  2024年   397篇
  2023年   1664篇
  2022年   1578篇
  2021年   1731篇
  2020年   1467篇
  2019年   1769篇
  2018年   925篇
  2017年   1192篇
  2016年   1363篇
  2015年   1617篇
  2014年   3298篇
  2013年   2712篇
  2012年   3279篇
  2011年   3542篇
  2010年   3125篇
  2009年   3793篇
  2008年   4256篇
  2007年   4027篇
  2006年   3788篇
  2005年   3766篇
  2004年   3303篇
  2003年   2558篇
  2002年   1669篇
  2001年   1169篇
  2000年   711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2.
纤维素和几丁质具有相似的结构,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两类天然多糖。经2, 2, 6, 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氧化修饰制备的纤维素和几丁质纳米纤维,不仅具有多糖类物质的良好亲水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丰富的官能团(羟基、羧基、乙酰氨基和氨基等)所带来的特定化学性质,而且还具有纳米纤维的纳米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高表面活性、高结晶度和手性液晶相结构等特点,已成为生物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TEMPO氧化修饰制备天然多糖纳米纤维的方法及剥离机制进行了总结,同时重点综述了TEMPO氧化修饰的天然多糖纳米纤维在薄膜、凝胶、导电、医用、电磁屏蔽及环境等复合材料的增强和功能升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纤维素和几丁质纳米纤维的官能团及纳米尺寸在复合材料中的增效机制。最后,对天然多糖纳米纤维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各领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5.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气勘探在Xt1井等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但致密气储层含气性实验分析技术及评价相对薄弱。利用岩石纳米级样品制备装置和纳米吸附气提取装置,开展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吸附气提取、色谱检测条件及优化实验,确定了岩石纳米级样品最佳制样时间为20 min,纳米吸附气提取的最佳质量为20 g、时间为20 min、温度为80℃;气相色谱检测的最佳分析柱为OV-1填充柱,载气流速为40 mL/min,柱温50℃恒温0.5 min、以10℃/min升温到100℃恒温5 min,实验分析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快速等特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纳米吸附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总烃质量体积为233.21~10 487.38μL/kg,不同井纳米吸附气烃组分特征差别明显,致密气具有近源成藏特征,源岩发育区为致密气有利探区,与致密砂砾岩储层压裂试气结果一致性好,为致密气储层含气性评价及勘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最新专利     
<正>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410528076申请日2014.10.09申请人武汉爱帝高级服饰有限公司)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面料由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以及第三纱线编织而成。其中:第一纱线为纯棉纤维纱线或者为棉纤维型混纺纱线,所述棉纤维型混纺纱线为棉纤维与麻纤维、聚酯纤维、聚丙  相似文献   
7.
8.
《应用化工》2015,(5):878-881
采用二次纳米自组装方法合成大孔容构架式结构的氧化铝载体及催化剂。通过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A、B改善Mo-Ni双金属活性组分的负载方式,制备Mo-Ni-P纳米自组装氧化铝催化剂。通过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系列催化剂的最大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49 cm3/g和211 cm2/g,孔道集中分布在10~60 nm之间,所占的比例平均在50%以上;B系列催化剂最大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为0.41 cm3/g和202 cm2/g,孔道集中分布在6~30 nm之间,所占的比例平均为55.72%。并且A、B系列催化剂在0~6 nm和60~100 nm之间的孔分布也有10%以上的分布。由此可知,表面活性剂可以与金属形成一种稳定的自组装体,从而提高活性金属在载体上的分散性,并且这种多极孔存在的Mo-Ni-P纳米粒子催化剂适用于渣油等重油的加氢处理。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微电子公司近日推出革命性的AS721x自动日光采集管理器,这是业内首款集成且基于物联网连接的芯片级智能照明管理器。这款新型的集成了传感器的智能照明管理器解决方案为照明设备、照明引擎、备用灯制造商带来了低成本、物联网连接的集成控制方法。AS721x系列集成了由纳米光学过滤器构成的环境光传感器,帮助照明设备制造商应对日光控制等照明节能领域日益严苛的法规要求。将控制、连接性(如蓝牙)和高分辨传感器引入照明设备本身是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化工进展》2015,(1):284
<正>12月12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杨维慎研究员和李砚硕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一种由1nm厚的纳米片构成的分子筛膜,其厚度仅为蝉翼厚度的千分之一,而且具有如筛眼般高度规整的孔道,可以精确筛分尺寸差异仅为0.04nm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分子。该纳米片分子筛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选择性远远超过目前所有氢气、二氧化碳分离膜。该项研究成果被美国无机膜科学家林跃生教授,德国分子筛膜和膜催化科学家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