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四川盆地黑色页岩层系多、页岩气资源丰富,是迄今为止中国主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盆地。为了给今后四川盆地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以该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为对象,总结了其发展阶段与进展,明确了页岩气富集成藏的有利条件,梳理了制约页岩气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挑战,进而探讨了未来的勘探开发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深水陆棚相形成高富含有机质页岩且连续段厚度大、品质好,复背(向)斜宽缓区构造相对稳定是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持续聚集的有利条件,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因素,页理(纹理)、微裂缝发育是页岩气高产的重要因素,超压是页岩气高产的重要条件;(2)制约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工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包括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相与沉积模式,页岩储层成岩过程与评价体系,页岩气形成与聚集机理,页岩气层地球物理识别与预测,资源动用率低、不确定性大,3500 m以深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尚未突破。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  相似文献   
22.
0 引言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具有谐振抑制能力出众、功能广泛多样等优越的技术特性及经济指标,在我国110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使用率高达80%,所以说电网安全运行依赖于CVT的可靠性.CVT主要由电容分压器与电磁单元两大部分构成.中压变压器装设于在中压电容抽头处以便于测量中压电容区所分得的电压值.除去中...  相似文献   
23.
黄素单加氧酶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酶,能够催化多种化合物的羟基化、拜尔-维利格氧化、硫氧化、环氧化和卤化反应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该文从分类、特性研究(包括表达条件优化和催化反应过程控制)、蛋白质工程及其在食品功能因子合成中的应用等方面对黄素单加氧酶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4.
使用移动设备摄像头进行感知是移动群智感知主要形式之一,预先利用照片的情境信息聚类可以减少图片特征相似计算,提高照片冗余判断效率。为了提高情境信息聚类精度,本文提出一种聚类动态查找算法,解决动态聚类近边缘相似的问题。首先,根据PTree聚类算法是否聚类到已有区间分为实枝叶和虚枝叶,实枝叶的数据直接上传,虚枝叶进一步动态查找最佳相似匹配区间;然后,基于使用局部扩大再动态缩小的思想,减少动态聚类数据点之间平均距离;最后,聚类到同一区间的图片集进行相似过滤。通过设计的APP收集带有情境信息的照片数据,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在保证覆盖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所需上传照片数量,提高去冗余效果。  相似文献   
25.
张晨晨  袁武华 《材料导报》2013,27(14):31-34
通过实验对不同热处理制度时挤压态7090/SiCp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挤压态7090/SiCp复合材料经固溶和时效的热处理后,断裂韧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时效处理的进行,挤压态7090/SiCp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而470℃/1h+490℃/1h双级固溶+120℃/28h峰时效状态的复合材料强度最高,但KIC值较小。研究了7090/SiCp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结果可以看出复合材料的断裂是以穿晶断裂为主兼有沿晶断裂的混合型断裂。  相似文献   
26.
针对中国南方深层海相页岩气开发尚未突破的现实,以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聚焦深层海相页岩的脆性表征,建立了基于全应力—应变曲线的脆性定量评价指标,以峰值应变和峰后坡降陡度分别表示页岩发生脆性破坏的难易程度和充分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硅质页岩、钙质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黏土质硅质页岩开展高围压三轴压缩岩石力学实验,明确了围压对页岩脆性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深层海相页岩的脆性评价方法,开展了深浅层页岩脆性对比。结果表明,低围压时,围压主要表现为对页岩抗压强度的强化,脆性随围压增加而增强,高围压时,围压则主要表现为对裂缝产生与扩展的抑制,脆性随围压增加而减弱;以弹性参数为岩性指示因子,以断裂韧性为围压指示因子,建立了力学脆性指数,可作为矿物法和弹性参数法的补充,有效应用于3 500 m以深页岩储集层的脆性评价;硅质页岩和钙质硅质页岩在4 500~5 000 m仍具有优质储集层的潜力,但是深层海相页岩脆性的弱化使得优质储集层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27.
目前对于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主控因素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致使对该套页岩储层评价和“甜点”选择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为此,以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球化学元素测试和生物地层资料,从构造活动、海流作用、古生产力、古地理环境等方面对该盆地筇竹寺组页岩的沉积要素进行剖析,揭示了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受川西—川南大型内裂陷发育特征的控制,川南及周边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形成于筇竹寺组早期,其次为中期,沉积厚度和分布面积大;②海平面升降和上升洋流作用是黑色页岩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黑色页岩沉积在威远地区受裂陷拉张作用影响大,受海平面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在长宁地区受拉张作用影响较小,但受海平面变化影响较大;③上升洋流在川南南区较活跃,在川南中北部基本较平静,反映威远地区总体处于半封闭海湾环境,长宁地区总体处于弱封闭环境,古生产力为后者高;④富有机质页岩的规模沉积和分布主要受到缓慢沉降的稳定海盆、相对较高的海平面、半封闭水体和低沉积速率等4类因素的控制,在局部地区上升洋流则是形成高有机质丰度页岩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⑤川南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规模呈现早期大、中晚期小的变化特征,有机质丰度则显示出早期高、中晚期低和南区高、北区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8.
基于中国页岩气形成、成藏与富集地质条件研究、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通过中国与北美页岩气地质特征、勘探开发阶段对比,充分剖析北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技术,基本明确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的原则与评价流程,初步建立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包括体积法、类比法、容积法、含气量法和单井EUR法5种资源量估算方法和特尔菲法一种资源评价结果汇总法,形成了有效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孔隙度等关键参数体系、参数取值方法和参数取值标准,估算了中国3类页岩气资源量,指出了有利页岩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9.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经济评价成为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特点,提出了非常规油气经济评价的目的性、可比性二原则,建立了非常油气资源经济性评价的内容、方法、经济性指标及标准;以高、中、低3种油价情景,探讨了四川盆地页岩气的资源经济性定性和定量评价模式,建立了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经济性评价工作流程和关键指标体系,指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存在3个一类高效经济区、4个二级次有效经济区、2个三级低效页岩气资源区。研究结果对建立科学、有效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经济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经济评价结果定量化和有利区带层系优选将起到规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沉积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上扬子地区优质页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主控因素,基于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结合地球化学元素测试和生物地层分析结果,从板块运动、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沉积速率、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研究了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扬子地块与周缘地块的碰撞、拼合及板内变形作用总体呈现早期和缓、晚期强烈,西北部和缓、东南部强烈的态势,造就了上扬子沉降沉积中心向西北迁移,川南海域封闭性出现早期弱、晚期强的演化特征;②海平面在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呈现由深→浅→深→浅的旋回变化,早期的高海平面与稳定海盆配置,形成了海底大面积缺氧、有机质有效保存的构造沉积空间;③受构造活动和海域封闭性的影响,川南海域古生产力呈现早期高、晚期低的变化趋势,沉积速率则表现为早期慢、晚期快的变化特点;④富有机质、富硅质页岩的规模沉积和分布主要受缓慢沉降的稳定海盆、相对较高的海平面、半封闭水体和低沉积速率等因素的控制。结论认为:①该区优质页岩多期叠置、横向连片、沉积时代向西北不断变新,优质页岩形成主要在五峰期—鲁丹期,其次为埃隆期;②主力勘探层系在川南—川东坳陷区为五峰组—鲁丹阶,在威远地区为鲁丹阶—埃隆阶,在川中—川北地区则为五峰组—特列奇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