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66篇
  免费   11624篇
  国内免费   7556篇
电工技术   876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1720篇
化学工业   16322篇
金属工艺   6758篇
机械仪表   7518篇
建筑科学   8178篇
矿业工程   3574篇
能源动力   3238篇
轻工业   10723篇
水利工程   3226篇
石油天然气   4074篇
武器工业   1298篇
无线电   130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313篇
冶金工业   4608篇
原子能技术   1808篇
自动化技术   17102篇
  2024年   314篇
  2023年   1394篇
  2022年   3013篇
  2021年   4132篇
  2020年   3198篇
  2019年   2513篇
  2018年   2676篇
  2017年   3057篇
  2016年   2873篇
  2015年   4339篇
  2014年   5766篇
  2013年   6895篇
  2012年   8480篇
  2011年   8958篇
  2010年   8479篇
  2009年   8495篇
  2008年   8541篇
  2007年   8267篇
  2006年   7715篇
  2005年   6407篇
  2004年   5040篇
  2003年   4003篇
  2002年   4537篇
  2001年   4032篇
  2000年   2897篇
  1999年   1738篇
  1998年   994篇
  1997年   840篇
  1996年   753篇
  1995年   640篇
  1994年   476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26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6篇
  1959年   17篇
  195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low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has driven research to seek a new therapeutic protocol. Radiotherapy (RT) is frequently an option in the neoadjuvant or palliative settings for pancreatic cancer treatmen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 of RT protocols o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and their consequent impact on anti-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 (PD-L1) therapy. Using a murine orthotopic pancreatic tumor model, UN-KC-6141, RT-disturbed TME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lative RT is more effective than fractionated RT at recruiting T cells. On the other hand, fractionated RT induces more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infiltration than ablative RT. The RT-disturbed TME presents a higher perfusion rate per vessel. The increase in vessel perfus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amount of anti-PD-L1 antibody being delivered to the tumor. Animal survival is increased by anti-PD-L1 therapy after ablative RT, with 67% of treated animals surviving more than 30 days after tumor inoculation compared to a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16.5 days for the control group. Splenocytes isolated from surviving animals were specifically cytotoxic for UN-KC-6141 cells. We conclude that the ablative RT-induced TME is more suited than conventional RT-induced TME to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相似文献   
12.
13.
为研究变压器内部故障在线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及抗干扰性,搭建实际变压器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变压器常见几种类型的内部故障进行详细的结构仿真,通过"场-路耦合法"构建各类型故障的ΔV-I1轨迹.同时,通过对正常绕组的测量信号设置一定的误差,构建了考虑测量误差时的误差轨迹.在此基础上,将正常时的标准轨迹、误差轨迹和各种类型的故障轨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ΔV-I1轨迹特征差异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验证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总结判断各类型故障的规则,同时针对测量误差所造成的干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45 t门座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平衡梁裂缝问题。分析平衡梁裂缝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维修方案,并对维修关键技术中的顶升方案设计,采用Ansys软件对其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同时对维修前后的平衡梁进行分析并对比。将维修方案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该顶升机构修复方案设计符合工程实际,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氧化硅为硬模板,采用碳化和硫化工艺制备出具有三维碗状结构的CoS_2/C复合材料.利用XRD,Raman和XPS研究了所制备材料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价态.利用SEM和TEM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CoS_2/C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三维碗状结构CoS_2/C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466 F/g.将CoS_2/C和N-rGO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组装的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的电压窗口可以拓宽到1.6 V.该器件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3.6 wh/kg,功率密度达到374.5 w/kg.在3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达到了87%.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电极材料。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好、易于调控、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能量存储系统,但仍存在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本文从碳材料孔结构调控、杂原子掺杂、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三个角度,综述了构建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策略,介绍了其在锂/钠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方法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对高性能碳基储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因可靠性分析(HRA)是核电厂风险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误事件的相关性分析是HRA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忽略人误事件间的相关性,将导致低估核电厂的风险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邓)数和层次分析法-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室(AHP-DEMATEL)方法的相关性分析模型。首先,确定两事件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关系,并针对每个影响因素建立相关性等级的隶属度函数及其锚点;其次,利用AHP-DEMATEL方法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各因素的相关性等级并构建D数,并根据D数和综合权重计算出两人因事件的相关性程度及其可信度,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及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厌氧条件下研究了西南地区一种典型土壤微生物芽孢杆菌Bacillus sp.dwc-2对模拟地下水中U(Ⅵ)的还原行为,重点考察了时间、无机阴离子、腐殖酸(HA)及富里酸(FA)对还原的影响,并利用TEM、EDS、SAED和XPS对还原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7.0、cNaHCO3=5 mmol/L和T=303 K条件下,Bacillus sp.dwc-2对U(Ⅵ)的还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 h内最大还原率为12.2%,此后则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HA和FA对U(Ⅵ)的微生物还原行为有一定影响,其中HA和FA浓度为25 mg/L时,U(Ⅵ)的还原在24 h最明显,其还原率分别为14.2%和16.2%,但随着HA和FA浓度的继续增加,因在U(Ⅵ)离子与HA、FA形成的配合物表面形成致密的腐殖层,抑制了电子的转移,阻止了U(Ⅵ)的还原。此外,研究表明HCO3-也会抑制U(Ⅵ)的还原。TEM-SAED和XPS分析证实了还原过程中U(Ⅳ)的存在。上述结果可为真实环境中微生物还原U(Ⅵ)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We investigated some properties of the hydride Mg2FeH6 substituted with yttrium by a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4d transition metal, yttrium serves as a good catalyst for magnesium based hydrogen storage alloys, but there are a few theoretical studies about magnesium based hydrides substituted with it. Mg2FeH6 is regarded as a cheaper material than pure MgH2, while it is crystalized into Fm3m structure (space group 225). Although it has high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many investigations have not been devoted to it due to its extremely high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The yttrium substituted Mg2FeH6 exhibits very low energy of formation, and its desorption temperature, 75 °C is very suitable for practical hydrogen storage application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Mg2FeH6 is destabilized effectively by yttrium substitution and introducing vacancy defects has additive effect to the improvement of dehydrogen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