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3篇
  免费   1092篇
  国内免费   848篇
电工技术   954篇
综合类   1161篇
化学工业   1127篇
金属工艺   828篇
机械仪表   761篇
建筑科学   712篇
矿业工程   555篇
能源动力   209篇
轻工业   880篇
水利工程   372篇
石油天然气   387篇
武器工业   164篇
无线电   9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5篇
冶金工业   453篇
原子能技术   105篇
自动化技术   129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757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直接驱动Xy平台零相位误差跟踪新型交叉耦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直接驱动XY平台高精密轮廓加工中存在的电气——机械延迟、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及两轴驱动系统参数不匹配以及扰动等因素影响轮廓加工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将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ZPETC)与新型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策略对两轴的运动进行协调控制,实现跟踪误差与轮廓误差同时减小。ZPETC作为前馈跟踪控制器,提高了快速性,克服了伺服滞后,使系统实现准确跟踪,减小了跟踪误差,进而有利于减小轮廓误差;新型交叉耦合控制作用于两轴之间,将轮廓误差作为直接被控量进行实时补偿控制,特别有效地提高了轮廓精度并简化了控制器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和鲁棒性,进而大大提高了跟踪精度和轮廓精度。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某车型车内振动进行测试,发现低转速1200~1400r/min时座椅异常抖动。分析发现是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不良引起,通过对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进行优化,消除了座椅的异常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运用CFD方法,采用标准和Realizable两种湍流模型对安全阀升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升力测量试验验证计算结果,讨论了安全阀升力特性曲线,并确定合适的升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油品污染物的产生、危害的分析,对过滤器、油箱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合理使用油水分离器,增加外循环应用,并对油液进行定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查找进水问题,来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了基于统一支持平台的西北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系统体系,探索了构建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阐述了西北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系统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功能。第一期工程的实施已经实现了电网实时动态监测功能,提高了西北电网的稳定运行水平。对大区电网和省级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了经不同敏化处理的304不锈钢晶间腐蚀后的晶间裂纹深度,通过统计晶间裂纹深度值的分布建立了304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评价方法。如果晶间裂纹深度值大于0.5μm,则可认为所测试的304不锈钢发生了晶间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997.
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Li2SrSiO4:Eu3+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荧光粉Li2SrSi04:Eu3+,用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研究了该荧光粉的形成过程、结构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凝胶燃烧所得前驱物在700℃焙烧3h即得目标产物Li2SrSi04:Eu3+,其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PLA)技术,在半圆环衬底上制备了含有纳米晶粒的硅(Si)晶薄膜。分析了纳米Si晶粒尺寸和阻尼系数随角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仪(Raman)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压强一定的情况下,纳米Si晶粒的尺寸和阻尼系数均相对于轴向呈对称分布,并随着偏离轴向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随着压强增大,晶粒尺寸和阻尼系数在各个角度处的值均增大。  相似文献   
999.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共沉淀法在水相中合成了CdS∶Mn掺杂纳米晶,然后进一步将ZnS包覆于CdS∶Mn纳米晶表面,制备了CdS∶Mn/ZnS核壳结构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发现制备的纳米晶具有优秀的单分散性,确认合成了CdS∶Mn/ZnS核壳结构纳米晶。通过荧光光谱(PL)研究了纳米晶的发光性质和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包覆壳层后纳米晶的发光强度显著提高,最高可达8倍,且Mn2+离子的发光峰峰位置随着ZnS壳层数的增加而红移。此外,核壳纳米晶的光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在参数化LogP模型(PLog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异构多核并行系统通用核和加速核的异构性、存储的层次化、并行执行的层次化特征,提出了新的层次化计算模型Hm-PlogP.该模型对异构多核并行系统的通信和访存进行了抽象,采用向量化参数表达并行系统不同层次的特征,能够预测加速核的执行开销并以此指导并行程序的设计和优化.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