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对某银锰精矿的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中温氯化焙烧-氰化浸出作为选矿原则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氯化焙烧采用中温750℃、焙烧时间30min以及氰化钠用量6kg/t、浸出时间1h的条件下,银的浸出率可达88.54%.  相似文献   
52.
内蒙古某低贫难选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某低贫含铜钼矿矿石性质,确定了"一段粗磨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铜钼分离"的浮选方案.采用该浮选方案及合理的选别条件,对含钼为0.066%含铜0.03%的钼原矿选别,获得钼精矿品位51.68%,钼回收率74.33%,铜精矿品位12.60%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粉体材料的生产现状。通过对各纳米粉体材料制备技术的比较,提出了以硫酸氧钛或偏钛酸为原料均匀沉淀法生产纳米二氧化钛工艺路线,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件,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4.
为了准确地检测出浮选过程中颗粒与气泡是否发生碰撞,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图像处理和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颗粒与气泡碰撞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的预处理操作优化图像,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出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然后结合最小二乘法将颗粒与气泡拟合成圆,方便求取坐标信息及半径,最后将所有的颗粒位置提取到一幅图像中,实现了对颗粒位置的跟踪,避免了连续帧图像跟踪的复杂程度。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地检测出颗粒与气泡是否发生碰撞,有效地节省了人工试验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55.
河北某难选赤铁矿强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强磁选精矿反浮选工艺流程对铁品位不到25%的河北某难选赤铁矿石进行选矿试验,在-0.074mm占96.20%的最终磨矿细度下,取得了精矿产率为25.43%,铁品位为66.27%,铁回收率为68.49%,总尾矿铁品位为10.39%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56.
河北某地鲕状赤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某地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工艺粒度、矿物嵌布特征等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矿石不同磨矿细度条件下产品解离度及原矿筛析指标等进行了系统考查,为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及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某氧化铜矿可选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氧化铜矿主要矿物为氧化铜,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浮选回收铜矿物,当原矿铜品位4.50%时,经过一段磨矿,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二次精选的闭路流程试验,可以获得品位13.82%,回收率97.41%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58.
从河北某铁尾矿中回收钛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河北某铁尾矿矿样分析得知,该尾矿含TiO24.82%,采用"磨矿-螺旋溜槽-弱磁-强磁-磨矿-反浮选",可获得品位为46.33%、产率3.05%、回收率28.35%的钛精矿。  相似文献   
59.
采用低共熔溶剂为浸出剂,进行从含锌尘泥超声浸锌试验。分析了超声功率、温度、液固比、搅拌速率、反应时间等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90 W、温度40 ℃、液固比7 mL/g、转速250 r/min、浸出时间80 min条件下,锌超声浸出率可达98.48%。超声强化浸出过程受混合固体产物层的控制,表观活化能为11.23 kJ/mol。  相似文献   
60.
我国建筑屋面保温隔热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屋面保温隔热是近年来我国节能技术应用的新领域,屋面保温材料品种及生产能力虽有所扩大,但整体上建筑屋面保温隔热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尚有很大的不足。在介绍建筑屋面保温隔热材料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此类材料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