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4篇
综合类   8篇
轻工业   1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81.
蒸馏酒的胶体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酒中胶粒的形成与白酒中的金属离子有关.研究了白酒中胶粒的形成及白酒中的金属离子对白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贮存期内白酒中的金属离子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基酒不同,金属离子的变化也不同,对白酒质量的影响也不同;铜、铁离子有去除新酒味的作用,可增加酒的老熟感.  相似文献   
82.
对两种等级浓香型大曲的理化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解析其内在联系,为建立科学的大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等级浓香型大曲之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并测定其理化性质,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微生物和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级曲和一级曲两种等级大曲的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优势细菌物种均为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魏氏斯菌属(Weissella)、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虽然真菌优势微生物一致,为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未分类曲霉科(unclassified_f__Aspergillaceae)、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但是经差异微生物分析发现优级曲的嗜热子囊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一级曲,而一级曲的未分类曲霉科显著高于优级曲,细菌的差异微生物则均为低丰度的物种(相对丰度小于1%)。另外优级曲的水分含量、pH值、液化力、糖化力均显著低于一级曲,而总酸含量和酯化力显著高于一级曲,发酵力则没有显著差异;结合RDA,结果表明细菌中的乳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魏氏斯菌属和真菌中的嗜热子囊菌属与发酵力和pH值呈正相关性,高温放线菌属、克罗彭斯特菌属与pH值呈负相关性。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等级浓香型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更加科学的大曲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3.
杨阳  李子健  张玲玲  王洪  黄丹  罗惠波 《食品科学》2022,43(22):175-182
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存在条件下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合成的改变,以探究大曲微生物对酒醅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影响。通过接种1 株从中高温大曲中筛选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至酒醅中进行发酵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对照组和实验组酒醅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使用扩增子测序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酒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究对照组和实验组酒醅间的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酒醅优势微生物群落与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酒醅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且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也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酒醅中酸类、酯类、醇类挥发性风味物质与对照组酒醅相比都出现了明显增加。对照组和实验组酒醅共有15 种差异显著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实验组酒醅中己酸和己酸乙酯的含量显著增加,己酸与乳杆菌属有显著正相关;己酸乙酯与毕赤酵母属和威克汉姆酵母属呈正相关,与热子囊菌属、芽孢杆菌和魏斯氏菌属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浓香型酒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大曲微生物对酒醅微生物的扰动及代谢物的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84.
影响白酒中高级醇生成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模拟白酒固态发酵的方法,研究了传统工艺因素量水添加量、加曲量、加糠量和投粮最对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量水用量、加糠量以及投粮量,均可以降低高级醇的产生,而增大加曲量也可以降低高级醇的生成量;与采用基本工艺参数的对照组相比,量水比为70%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12.81%;加曲比为27%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8.75%;加糠比为16%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3.54%;粮糟比为1∶5时,高级醇总量下降达1.42%.  相似文献   
8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0、100、200、300年窖龄的窖泥浸出液进行分析,检出的20种主要物质中有10种是各个窖龄窖泥所共有的,从每种窖龄窖泥所检出的物质,可以得出结论:窖池窖泥使用时间越长,其中成分就越复杂,窖泥微生物代谢多样性越高,越利于产出优质白酒。  相似文献   
86.
窖池作为浓香型白酒独特的发酵容器,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浓香型白酒香味物质形成的关键。目前的窖泥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窖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评价体系比较粗放,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窖泥的质量。该实验研究了水分含量、pH值、腐殖质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总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等理化指标在不同质量等级窖泥间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发现,pH值、氨基酸态氮和总氮含量能区分不同质量等级的窖泥,真实地反映窖泥的质量状况,可作为窖泥质量的评价指标;水分含量、腐殖质含量、有效磷含量、矿物质元素含量不能区分不同质量等级的窖泥。  相似文献   
87.
大曲的热风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探究温度和风速对大曲热风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以及活化能Ea,以建立排潮降温期大曲的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并探究热风干燥与曲虫致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曲干燥阶段主要是降速干燥阶段。干燥温度对水分有效扩散效果要明显大于干燥风速,说明干燥过程中温度对大曲脱水影响较大;大曲热风干燥活化能Ea为59.744 k J/mol。选取8种典型干燥模型方程分别描述排潮降温期大曲的干燥曲线,Midilli模型具有更优越的拟合效果,拟合精度高,且经过热风干燥后干燥环境和大曲内部的曲虫能够完全死亡。因此,本文研究外源加热的曲药干燥工艺,在排湿的同时对曲虫进行有效的杀灭,为大曲热风干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本项目采用均匀优化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大曲分阶段变温干燥工艺,探究了工艺参数对大曲能耗指标、质量指标、挥发性风味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第一和第二阶段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大曲能耗的影响最大,而第一与第二阶段风速的交互作用对大曲质量指标的影响最大,第一阶段温度与第二阶段风速的交互作用对大曲挥发性风味指标的影响最大,且微生物指标很容易受干燥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评价函数法将大曲各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规范化,发现干燥第一与第二阶段风速的交互作用对大曲综合指标函数的影响最大,大曲综合指标函数得分最高值为1.367分,此时最佳大曲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第一阶段温度为47.8℃、第一阶段风速为1.3 m/s、水分含量转换点15.5%、第二阶段温度为45.0℃、第二阶段风速为0.3 m/s。最终获得的成品曲曲香纯正浓郁,断面整齐,菌丝生长良好,达到优质曲要求。  相似文献   
89.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鉴定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方法.随着对大曲微生态研究的发展,这种方法在大曲微生态的研究上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实验表明,应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可以明确反映大曲微生态的情况,与传统的平板计数法相比,可以更加有效地反映大曲微生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90.
以生姜为原料,经切片打浆后,加入酿酒活性干酵母,在不同姜汁比例、糖度、pH值、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温度下发酵,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取发酵得的基酒,再经勾兑调配得到生姜保健酒.发酵法生姜酒使生姜的内在营养成分释放出90%以上,完全溶入酒体,使生姜和白酒的特点得以充分结合,是一种风味独特的新型保健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