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产弹性蛋白酶EL314CF10菌株种子培养基优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两水平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FFD)研究了产弹性蛋白酶菌株的种子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并找出主要影响因子为牛肉膏、酵母膏 ,二者都在 99%的概率水平上对菌体生长有正效应。而蛋白胨对菌体生长影响是负效应 ,但不显著。NaCl对菌体生长影响也极不显著。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 ,选取的水平接近最大响应区域。因此不再进行最陡爬坡实验。最后用中心复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由实验结果可知 ,菌株在优化后的种子培养基中生物量比未优化培养基高。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综合分析了草原白蘑菇1号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Muell.:Fr.)S.F.Gray.、墨汁鬼伞Copinus atramentarius(Bull.)Fr.、长根菇Collybia radi-cata(Relh.ex Fr.)Quel.和翘林丝盖伞Inocybe calamistrata(Fr.)Gill.五种来自青海的野生食用真菌的抗氧化活性及相关成分。翘林丝盖伞的两种提取物均表现出了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甲醇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EC50值分别为0.90±0.06 mg/m L和0.85±0.14 mg/m L;长根菇甲醇提取物(0.45±0.01 mg/m L)和乙醇提取物(0.78±0.01mg/m L)展现出了最强的铁离子螯合能力;翘林丝盖伞甲醇提取物(0.26±0.002 mmol Trolox equivalents/g)和55%乙醇提取物(0.24±0.003mmol Trolox equivalents/g)具有最高的Trolox等价摩尔含量。墨汁鬼伞甲醇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总酚的含量(19.04±0.30 mg gallic acid equivalents/g)显著高于其他四种提取物(P0.05);翘林丝盖伞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11.41±0.09 mg gallic acid equivalents/g)显著高于其他四种提取物(P0.05)。五种野生食用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总体上来说,翘林丝盖伞的抗氧化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43.
蛋白酶A(PrA)是啤酒酵母体内一种重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由PEP4基因编码。它能够催化细胞内蛋白质水解,参与液泡中多种酶的加工和成熟过程。本文考察了蛋白酶A对酿酒酵母的抗辐射性影响。以正常单倍体酿酒酵母菌株和敲除PEP4基因的突变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两者抗辐射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蛋PEP4基因的敲除对啤酒酵母的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有显著影响。蛋白酶A的缺失和辐射导致突变株细胞内海藻糖的积累量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4.
真菌胞外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其应用是天然多糖开发研究的热点。因此,该文以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Floccularia luteovirens exopolysaccharides,FEP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并探究复合溶液中真菌多糖浓度对南美白对虾4 ℃下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0 g/L,胞外多糖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5 g/L 时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双酚酶的抑制率达到(47.67±0.49)%和(44.04±0.21)%。在南美白对虾贮藏中后期(3~12 d),1.0 g/L 多糖复合液处理组在黑变程度、色泽、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2?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和菌落总数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组。综上,黄绿卷毛菇胞外多糖和普鲁兰多糖对南美白对虾保鲜具有协同作用,1.0 g/L 多糖复合液可有效延缓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劣变速率,可将保质期延长至9 d。  相似文献   
45.
为实现酒花中3种有效组分——黄腐酚、异黄腐酚和8-异戊烯基柚皮素的同步检测,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建立这3种物质的同步检测体系。采用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4μm),乙腈-1%甲酸溶液作流动相,非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70 nm和288 nm。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3种物质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精密度好(RSD1%),回收率在93%~106%之间。该检测方法可以同步测定酒花中的黄腐酚、异黄腐酚和8-异戊烯基柚皮素。此外,考察了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结果发现用中等极性溶剂提取这3种物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
黄绿蜜环菌是药用植物天麻的共生菌。研究发现黄绿蜜环菌能催化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该过程实际上是对羟基苯甲醇的转糖基反应。本文建立了一种该体系中葡萄糖基转移酶酶活测定方法,并对该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最适pH和酸碱稳定性等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糖基转移酶最适反应温度50℃,在30℃下酶活稳定性最高,最适反应pH6,在pH6~7范围内酶活稳定最好。  相似文献   
47.
为了增强纯生啤酒的泡沫性能,从酿酒酵母表达质粒YEplac181出发,将大麦脂转移蛋白1(LTP1)成熟肽的编码序列置于酿酒酵母ADH1启动子(alcohol dehydrogenase promoter)和CYC1终止子(cytochrome C terminator)的调控下,构建大麦脂转移蛋白1的酿酒酵母表达质粒YEp181-KAMLC。通过酿酒酵母α-信息素信号肽的引导分泌,酿酒酵母表达的成熟大麦LTP1被分泌到发酵液中。对发酵液的检测表明,在发酵132h后LTP1的产量可达到29.45mg/L。  相似文献   
48.
采用对硝基苯酚法建立爪哇正青霉生物转化合成8-异戊烯基柚皮素体系中O-脱甲基酶酶活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生物催化合成8-异戊烯基柚皮素的过程;采用3种经典的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对P450酶和生物转化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鉴定;研究O-脱甲基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转化体系中O-脱甲基酶酶活力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其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p H 8.0。  相似文献   
49.
主要研究了α-半乳糖苷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选育。以发酵豆制品和用于食品酿造的菌株为材料,通过在平板上显示蓝色作为初筛依据,结合摇瓶复筛获得1株产α-半乳糖苷酶酶活高的曲霉菌株,其96h酶活达到22.27U/mL,初步鉴定为臭曲霉,并定名为AspergillusfoetidusZU-G。该菌株经60Co-γ辐射诱变和N+离子束诱变,其酶活比各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0.7%和23.4%,分别达到26.88U/mL和33.18U/mL。  相似文献   
50.
传统发酵食品体系是功能性食品微生物的重要来源。多样的微生物构成了发酵食品的复杂微生态环境,其代谢作用与发酵制品的品质和风味密切相关,许多功能性微生物也赋予了发酵制品特殊的活性。但与此同时,微生物代谢的过程中也伴随有害物质的产生,传统发酵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因此,探究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代谢作用对发酵食品的质量控制和新功能的发掘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的群落组成逐步得到解析,微生物在发酵环境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研究。本文对大豆发酵食品、食醋、发酵酒类、普洱茶、红曲等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发酵食品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