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20篇
轻工业   1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碳纤维表面结构对CFRP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不同电解质电化学氧化后碳纤维的表面基团,探讨了碳纤维表面结构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间剪切强度与碳纤维表面C=O的数量间呈非线性相关关系,与C=O类呈不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COOH类和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总数之间分别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2.
本用SEM、TEM和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国产粘胶基碳纤维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国产粘胶基碳纤维戴面呈腰果形,表面存在一些分布不均匀的细沟槽,孔穴和裂纹等结构缺陷。碳纤维内部石墨晶体的尺寸比较小,结晶度比较低,是一种乱层石墨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碳纤维的微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酸性纤维素酶SHL在纯棉针织物表面的吸附性研究发现,吸附量随酶浓度增大线性增大;在其最适pH值4.2-4.8时有最大吸附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很大,30min以后达到饱和吸附;能与棉织物结合的最大酶蛋白分数α=0.4835,半饱和吸附常数K1=0.4948。靛蓝染色织物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比未染色织物的吸附量大,织物上的靛蓝与溶液中的靛蓝对纤维素酶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94.
房宽峻 《印染》2006,32(22):41-44
与普通印花一样,印花图案在数字喷墨印花过程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喷墨印花机和墨水等硬件设施不变的条件下,数字喷墨印花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印花图案的质量。喷墨印花机使用的是数字化图案,因此喷墨印花图案的制作与圆网和平网印花等普通印花图案制作的方式有本质的区别。了解喷墨印花图案的制作工艺,对于广大印染工作者熟悉喷墨印花技术,推动喷墨印花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介绍数字喷墨印花图案制作的专著和资料很少,笔者只是结合近年的研究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提升墨滴在棉/聚酰胺织物表面的同色性、颜色性能及固色率,采用表面活性剂月桂酸二乙醇酰胺(LDEA)构建疏水体系对棉/聚酰胺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探究了改性体系中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及LDEA质量分数对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对不同工艺下改性织物表面的墨滴铺展面积、颜色性能及固色率进行测试,分析了改性前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及电荷变化。结果表明:阳离子改性使墨滴在织物表面的铺展面积减小30%;相比水性体系,疏水体系中改性后织物表面墨滴的同色性及颜色性能均明显改善,其表观色深值提升2.7,棉与聚酰胺纤维的表观色深差值减小41%,且消除了墨滴表面的白点现象;改性剂已成功接枝在棉及聚酰胺纤维的表面,且疏水体系中改性剂在2种纤维中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96.
唐颖  房宽峻  沈雷 《纺织学报》2012,33(7):86-90
冰纹是蜡印图案的主要特征,为了更好地在现代蜡印及仿蜡印图案创作中应用及表现出逼真的冰纹效果,对自然生成的蜡印冰纹形态、色彩特征及美学价值做了详细的讨论和评价。分析了影响蜡印冰纹形成的因素,发现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冰纹的线条呈现出不同的粗细、曲度特征,在冰纹交叉处会有不同程度的加粗现象。面料上蜡后的裂蜡方式决定了冰纹的形态,可产生龟裂状、平行状、方格状等形状的冰纹图案。同时,冰纹的形态表征与蜡印图案形状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染色时冰纹受蜡层开裂大小及先后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染色深浅和色彩层次,局部蜡质与面料贴合不牢的部位还会出现晕染效果。此外,从审美角度看,蜡印冰纹具有缺陷美、无序美和肌理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
针对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固色率低的问题,通过测试湿织物热常数探究织物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染液组成和带液率对织物热常数、升温速率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织物升温速率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钠能够促进织物升温,提高染色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但不符合无盐染色的要求;增加带液率,湿织物导热系数和容积热容随之增大,而表面温度却呈现降低趋势;染料固色率与织物表面升温速率变化规律一致,说明提高织物升温速率有助于改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降低织物带液率可提高升温速率,是实现无盐染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Span 20分散酞菁铜颜料,通过颜料润湿性及分散性测试,确定Tween 20/Span 20最佳复配质量比为7∶3,HLB值为14.27。随后,向表面活性剂溶液添加纤维素酶,通过颜料分散性测试表明Tween 20/Span 20和纤维素酶产生协同增强效应,二者最佳复配质量比为8∶2。利用红外及热重测试证明了Tween 20/Span 20和纤维素酶对颜料的表面改性,利用电导率、紫外和荧光测试分析了Tween 20/Span 20与纤维素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羊毛织物经蛋白酶改性后表面性能变化对喷墨印花中常用活性染料墨滴铺展和颜色性能影响,使用蛋白酶Savinase 16L处理羊毛织物,观察了墨滴在织物表面变化。借助接触角测量仪、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未处理和蛋白酶处理后织物的润湿性能、物理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酶改性后织物表面鳞片被刻蚀,纤维结构变得疏松,润湿性能提高;相对于未改性羊毛,改性后羊毛表面不同颜色活性染料墨滴铺展时间和铺展面积均明显减小,以浅红色墨滴为例,铺展时间和铺展面积分别减小了54.8%和19.1%;此外,蛋白酶处理导致纤维表面蛋白质显现程度增加,使得更多的活性染料分子同纤维表面氨基基团共价结合,织物表观得色深度和色彩鲜艳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碱减量处理工艺对聚酯纤维平纹织物进行处理,并使用明胶对处理后的聚酯纤维织物进行涂层.通过对聚酯纤维织物中羧基含量的测定,分析碱液浓度、温度对羧基含量的影响,并探讨羧基含量对明胶涂层量及涂层体外降解情况的影响.在保证聚酯纤维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选择碱浓度为5 g/L,温度为80℃的条件对聚酯纤维平纹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