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73篇
  免费   6063篇
  国内免费   4228篇
电工技术   4729篇
综合类   5413篇
化学工业   5924篇
金属工艺   3838篇
机械仪表   3790篇
建筑科学   3680篇
矿业工程   2271篇
能源动力   1505篇
轻工业   5377篇
水利工程   1673篇
石油天然气   1833篇
武器工业   844篇
无线电   50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95篇
冶金工业   1803篇
原子能技术   819篇
自动化技术   7261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815篇
  2022年   2146篇
  2021年   2634篇
  2020年   1954篇
  2019年   1316篇
  2018年   1419篇
  2017年   1539篇
  2016年   1385篇
  2015年   2322篇
  2014年   2896篇
  2013年   3323篇
  2012年   4243篇
  2011年   4448篇
  2010年   4108篇
  2009年   3889篇
  2008年   4020篇
  2007年   3881篇
  2006年   3234篇
  2005年   2662篇
  2004年   1929篇
  2003年   1313篇
  2002年   1230篇
  2001年   1112篇
  2000年   863篇
  1999年   35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0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姚玉梅  袁湘汝  韩鲁佳  杨增玲  刘贤 《材料导报》2021,35(17):17136-17142
作为畜禽屠宰的副产物,动物骨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和广阔的深加工利用的发展前景而成为当今环境、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受自身骨骼结构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制约,骨骼的深加工利用率不足2%,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蛋白水解作为蛋白质资源深加工领域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可实现大宗蛋白质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而蛋白水解物优异的溶解性、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生物功能活性使其具有开发高值材料的潜力.随着石化资源的短缺和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保型可再生型新材料的需求逐渐迫切,而畜禽骨蛋白质材料的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国家新型战略产业——生物制造业,将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畜禽骨蛋白质材料化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絮凝剂、粘结剂、可降解塑料、表面活性剂、医用材料等近年来研究较广的畜禽骨蛋白质材料化利用途径,并总结了各种利用途径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同时,总结分析了现今利用蛋白水解物开发新型材料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为开发畜禽骨蛋白质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基于目前生物基材料的发展趋势及畜禽骨深加工技术的难点问题,客观展望了畜禽骨蛋白质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相幅度测量的相控阵天线快速校准方法。该方法将天线阵列进行分组,利用每种分组在三种配相下的阵面合成场幅度测量值,可解算出各个天线单元的初始幅相值。该方法仅需幅度测量,避免了相位测量误差影响单元幅相值的计算精度,而且所需幅度测量次数仅为(2N+1)次,可显著提高校准时效性。另外,利用分组思想,同时改变多个单元相位,使总辐射场的幅度变化显著,提升校准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校准后相位均方根误差为2.2°,幅度均方根误差为0.2 dB。  相似文献   
33.
乙二胺与氯乙酸乙酯经取代、环合反应制得2-哌嗪酮,2-哌嗪酮与Boc酸酐进行氨基保护反应后,再与五硫化二磷进行硫代反应制得4-(N-叔丁氧羰基)-2-哌嗪硫酮,其与三氟乙酰肼经取代、环合、脱叔丁氧羰基成盐,得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45.7%(以氯乙酸乙酯计)。为磷酸西他列汀中间体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较理想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34.
35.
韩雪  王帅  周小红 《合成纤维》2020,49(1):36-40
采用普通涤纶、含1%云母颗粒的涤纶(1%云母/涤纶)以及含5%云母颗粒的涤纶(5%云母/涤纶)三种材质,上机纬密采用200根/10 cm、300根/10 cm、400根/10 cm,组织采用平纹、斜纹、缎纹试织试样。通过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采用正交试验及极差、方差分析,研究了纤维材质、上机纬密、组织对凉感纤维织物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变量范围内,纤维材质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显著,上机纬密、组织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高度显著,影响因素从大到小顺序为上机纬密>组织>纤维材质。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萤石在白钨矿和方解石表面溶解和转化的可能性, 发现萤石可以在特定的捕收剂体系下作为抑制剂实现含钙矿物的浮选分离。浮选实验结果表明, 萤石作为抑制剂, 在白钨矿和方解石的浮选中, 用量小、作用效果明显; 动电位检测结果证实了萤石能明显降低方解石的动电位, 但对白钨矿基本没有影响; XPS检测结果证明了萤石对方解石的作用主要在于对Ca-O键能的减弱和Ca-F基团的生成, 即在方解石表面生成CaF2膜; AFM检测则可直观观察到方解石表面经过萤石处理之后出现明显的起伏, 印证了离子的侵蚀与CaF2膜的生成。  相似文献   
37.
38.
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节能、不改变燃油品质和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关注。针对噻吩类难脱除硫化物的深度脱除和转化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多孔吸附材料选择性吸附超深度脱除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作用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炭材料、复合材料等不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改性方式和优缺点。本文指出分子筛因优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均一的孔道结构、低成本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是目前最具优势的吸附剂材料。未来研究应着重阐明吸附机理、提高合成便捷性、脱硫性能以及再生能力,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将为开发具有理想选择性和再生能力的高效吸附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ubstituting Li+ for Co2+ at the B sites of the spinel lattice on the structural, magnetic and magnetostrictive properties of cobalt ferrites. The Li+ substituted cobalt ferrites, Co1-xLixFe2O4, with x varying from 0 to 0.7 in 0.1 increments, were synthesized with a sol-gel auto-combustion method using the cathode materials of spent Li-ion batteries.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l the Co1-xLixFe2O4 nanopowders had a single-phase spinel structure and the lattice parameter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 content, which can be proved by slight shifts towards higher diffraction angle values of the (311) peak.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fractured inner surface of the sintered cylindrical rods and the increased porosity resulted in a decreased magnetostriction. The oxidation states of Co and Fe in the cobalt ferrite samples were examin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icrographs showed that most particles were roughly spherical and with sizes of 25–35?nm. Li+ substitution had a strong effect on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coercivity, 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a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The Curie temperature was reduced due to the decrease in magnetic cations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exchange interactions. The magnetostrictive properti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Li+ at the B sites of the spinel structure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in porosity,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and the cation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4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 There is a class of typical nonlinear industrial process, which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a first-order inertia plus pure delay model in 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