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7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9篇
矿业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为探究回火温度对EH890海洋工程用钢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原始淬火态和不同回火温度下EH890钢的物相及微观组织,通过电化学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腐蚀行为,并结合显微硬度、位错密度计算分析了回火温度对其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H890钢原始淬火态组织为板条贝氏体,少量粒状贝氏体及准多边形铁素体和薄膜状残留奥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贝氏体板条不断粗化,铁素体与残留奥氏体分解转化,回火温度达到350 ℃时,贝氏体边界处开始析出弥散细小的碳化物及第二相。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钢的耐蚀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回火处理降低了因淬火产生的高位错密度,减轻试样的腐蚀倾向;另一方面,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弥散第二相不断从基体析出,与基体形成局部电偶作用,破坏钝化膜的完整性,降低钝化膜对基体的保护作用,降低腐蚀抗力。在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350 ℃回火试样表面形成了更具保护性的钝化膜,表现出最佳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2.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主要介绍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原理、模型;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几种制备方法:化学镀加电镀、真空镀、盐浴镀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综述了国内外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研究进展;同时归纳总结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TC21两相钛合金淬火后马氏体在时效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引起的强化效应。结果表明:合金淬火后得到交错排列的针状斜方马氏体组织,在300-700℃之间时效4h,α″相的分解次序遵循α″→α″+α→α+β规律。低温时效时首先形核析出针状的初生α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在长大的同时其片层之间析出十几纳米宽、几个微米长的细小次生α相,且β相呈10~50nm大小的颗粒状弥散分布在α相之间,随后的时效过程中次生α相和β相迅速长大,最终斜方马氏体完全分解为α+β混合相。显微硬度分析表明,利用斜方马氏体的逆转变,通过在时效过程中均匀地析出细小的次生α相和纳米级弥散分布的β相可使合金具有明显的时效强化效果,500℃时效4h后,TC21合金的显微硬度比淬火态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84.
实验研究了-70℃用压力容器钢焊接HAZ的显微特征及冲击韧性。结果表明:在HAZ部位,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准多边形铁素体的复合组织组成,这种复合组织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两种组织之间的界面以及针状铁素体条束之间的界面均为大角度晶界,能够对裂纹的扩展起到有效的阻碍作用,增加裂纹扩展功,使得焊接HAZ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70℃时冲击功平均值可以达到200 J以上,远高于国家标准27 J。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汽车零件常用材料SUM24和SUH38经QPQ盐浴复合氮化处理后渗层结构和表面性能.结果表明,QPQ处理后氮化层组织由外向内依次为氧化膜层、化合物层和扩散层.随着基体中Cr、Mo强氮化物形成元素增多,化合物层厚度增加,扩散层尺寸减小.QPQ处理后工件表面耐腐蚀性、硬度和变形量均优于相同条件下常规液体氮化处理.  相似文献   
86.
采用ALGOR有限元软件,进行冷轧薄板压平缝焊三维动态非线性温度场的计算分析。考察了线能量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线能量与熔核尺寸及焊缝表面温度间的关系。为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焊缝质量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7.
采用ALGOR有限元软件,进行冷轧薄板压平缝焊三维动态非线性温度场的计算分析.考察了线能量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线能量与熔核尺寸及焊缝表面温度间的关系.为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焊缝质量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在对称应变控制条件下1100 MPa级调质态高强钢的低周疲劳性能,借助OM、SEM、TEM等手段对高强钢在低周疲劳载荷下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裂纹扩展特性、夹杂物形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质态1100 MPa高强钢具有优异的低周疲劳性能,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由于夹杂物形态为近圆形,直径为2~5μm,低于夹杂物引起疲劳裂纹萌生的临界尺寸,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提高了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二是原奥氏体晶界、马氏体板条包/束界、夹杂物/孔洞都会诱导裂纹偏转,使裂纹走向曲折,降低了裂纹扩展速率,提高了疲劳裂纹扩展寿命。  相似文献   
89.
激光熔覆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覆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纯Fe3Al粉、铁基合金粉 铝粉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钢基体表面制备Fe-Al金属间化合物.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与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熔覆合金层以及与钢基体的结合界面等进行了显微组织与相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原料均可以获得与基体之间良好冶金结合的Fe-Al合金覆层,覆层组织致密,均与基体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直接熔覆Fe3Al工艺的覆层存在裂纹现象,而铁基合金粉 铝粉反应合成工艺的覆层组织含少量孤立微孔隙,但无裂纹缺陷;直接熔覆Fe3Al的覆层组织由粗大的等轴状晶团构成,等轴状晶团内部及晶界由大量极细小的板条状Fe3Al晶粒构成,许多相邻板条晶之间具有一致的晶体取向;反应合成工艺的覆层组织主要由大量细密、均匀的树枝晶构成,树枝晶所含元素的原子比Fe:Al:Ni:Cr:Si大约为55:24:8:8:5.  相似文献   
90.
采用5kWCO2激光器在IF钢表面激光熔覆CoCrWNiSi合金/SiCp陶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熔覆层的相结构和凝固组织特征。对熔覆层的耐磨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熔覆层细小均匀,与基体搭接处为平面、胞状晶,表层为细密的枝晶。熔覆层的相结构为γ-Co及Si2W,CoWSi,Cr3Si,CoSi2等相。SiC的加入提高了熔覆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