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6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12.
文章提出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推理实现故障诊断的方法。针对某实际的液压系统,在进行仿真的基础上,通过设定故障,利用遗传算法寻优得到故障参数。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实现故障的定位与诊断,验证基于遗传优化推理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大型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张西辉  周召发  刘先一  朱文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2):217002-0217002(6)
针对数字天顶仪在精确调平状态下进行天文定位时存在耗费时间长,定位速度慢的缺点,从数字天顶仪的定位原理出发,采用方向余弦矩阵转换原理建立了倾斜角的修正模型,分析和推导了经过倾斜角修正之后的定位方法,改进了倾斜状态下数字天顶仪的切平面和球面三角形两种定位算法。实现定位时设备不经精调平,加快定位速度的目的。通过实验比较了在倾斜状态下经过改进后两种类型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实验表明:球面三角形法的定位精度相对较高,经纬度计算精度能够达到0.5以内。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天顶仪的视场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数字天顶仪进行定位是一种高精度的天文测量方法。在定位的过程中需要设定概略位置和进行局部星图识别。局部星图识别是在以概略位置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在进行局部星图识别时一般用数字天顶仪的视场角来确定局部星图识别的范围,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通过对数字天顶仪视场角的分析推导了局部星图识别时的经纬度范围,并通过局部星图识别的范围对概略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局部星图识别时选取的经纬度范围是要大于视场角的,且随着概略位置的设定值逐渐接近测站点真实值,识别的恒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简化标定设备,降低标定成本,该文研究了利用双轴位置转台进行光纤陀螺惯组标定的可行性,分析了转台位置误差对光纤陀螺惯组标定结果的影响。分别建立加速度计和陀螺的标定模型,推导出利用双轴位置转台进行标定的相关算法及设计了新的标定方案,且进行了相关实验,对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轴位置转台进行光纤陀螺惯组的标定,标定值与真值基本一致,方案可行。此外,经实验分析,转台测角误差所引起的标定误差最大为2.42×10-6,数值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可忽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简化标定设备,降低标定成本,该文研究了利用双轴位置转台进行光纤陀螺惯组混合标定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加速度计和陀螺的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快速六位置标定方案。利用地球重力加速度和自转角速度对加速度计和陀螺进行误差激励,完成标定。首先建立了标定模型,其次设计了位置编排方案,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六位置法能实现加速度计和陀螺误差参数的快速标定,其中标度因数的标定精度与传统方法基本一致,安装误差和常值漂移的精度相对于传统标定方法有所降低,但满足低精度的光纤陀螺惯组的使用要求;同时,与传统标定方法相比,其标定时间由4.5h减少至2h。  相似文献   
18.
钢丝绳失效方式有2种:局部损失和截面积损失,最主要的失效方式是钢丝绳断丝。目前,钢丝绳断丝无损检测的方法很多,但只有漏磁场检测法较成热。鉴于此,以漏磁检测技术为基础进行断丝检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空间方位失调角传递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扩大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方位传递系统的传递范围并提高传递精度,对传统的方位失调角传递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分析当前方位失调角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二倍角公式来扩大失调角的传递范围;通过分析失调角与磁光调制后光强信号中横坐标不变的极值点的关系,建立了失调角测量模型,并利用信号中极值点的对比细化了测量模型.提出了大角度查表和小角度近似逼近的方法,解决了测量模型中反正切函数的具体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失调角的理论传递范围明显扩大,精度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实际的失调角可在-64~64°传递,传递误差在10″以内,优于当前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为大范围、高精度传递空间方位失调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星点图像的质心提取精度,针对星点亚像元定位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补偿方法。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表示质心位置与系统误差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函数进行系统误差补偿,极大地减小了误差采样点的数量和计算量。为了进一步抑制随机误差的影响,在系统误差补偿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加权算法计算星点质心位置,并通过仿真实验确定了该算法的最优加权系数。在没有加入噪声的情况下,改进算法可以将质心法的精度从1/50 pixel 提高到10-4 pixel;加入服从N(0,22)分布的高斯白噪声后,改进算法可以达到0.0054pixel的精度,远小于质心法的0.0184pixel。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改进补偿算法计算简单,精度高于质心法,满足了高精度星敏感器质心提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