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液膜分离是一种高效、快速、节能的新型分离技术.简要介绍了乳化液膜法的基本原理,重点论述了乳化液膜法在水处理中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42.
杨凌示范区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是杨凌示范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杨凌示范区饮用水水源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现状,最后对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3.
采用以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单酯(PC-88A)为载体、CHCl3为膜溶剂的大块液膜分离体系,研究了搅拌速度、载体浓度、体系温度对铜离子迁移的影响. 获得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萃取与反萃取表观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1.97和8.59 kJ/mol. 铜离子的迁移过程可用2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描述,萃取过程化学反应为控速步骤,反萃取过程扩散为控速步骤.  相似文献   
44.
杨凌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与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是杨凌示范区发展的保障和制约因素.为此,对杨凌示范区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对水质、污染源及其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45.
分散支撑液膜中四价铈的传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液膜支撑体,煤油为膜溶剂,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为流动载体,煤油和PC-88A的混合溶液作为膜溶液,膜溶液和HCl溶液组成分散相的分散支撑液膜(DSLM)中Ce(IV)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酸度、Ce(IV)起始浓度、HCl浓度、膜溶液与HCl溶液体积比、解析剂及载体浓度对Ce(IV)传输的影响,得出其最优传输分离条件为:HCl浓度4.0 mol/L,膜溶液与HCl溶液体积比2:1,载体浓度0.16 mol/L,料液相中HCl浓度0.1 mol/L. 在最优条件下,料液相中Ce(IV)的初始浓度为0.7′10-4 mol/L时,迁移75 min,其迁移率达到96.3%. 提出了Ce(IV)在DSLM中的传质动力学方程,得出Ce(IV)在膜中的扩散系数为6.69′10-8 m2/s,料液-膜边界层厚度为19.3 mm. 对模拟样品Ce(IV)的分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125 min内模拟煤粉灰中Ce(IV)迁移率达到92.8%;105 min内模拟冶金熔渣中其迁移率可达92.6%;215 min内Ce(IV)与Eu(III)的混合液中Ce(IV)迁移率达到83%,其他元素迁移率极低.  相似文献   
46.
以金氏菌Kingella H为菌种,在填充活性炭的玻璃柱中挂膜建立固定化生物膜反应器.分析和考察了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染料浓度、处理时间、初始pH值、进水温度和曝气量等因素对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结晶紫(CV)模拟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即可维持反应器的正常运行,达到理想的脱色效果;CV对生物膜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反应器仍可使浓度高达500 mg·L-1的CV模拟废水在30 min内的脱色率达97%以上;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是:进水的pH值为7,温度为35℃,处理过程中的曝气量为180 L·min-1.  相似文献   
47.
通过计算机采集光学显微图片,以Image-ProPlus和Photoshop两种图像分析软件实现了微泡的浓度及尺寸分析进行定性测定。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良好,可作为超声造影剂微泡的定性测定。  相似文献   
48.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溴代正丁烷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以中间体与NaBF4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备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探讨了溶剂、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中间体和离子液体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离子液体的产率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49.
超声法提取松针叶绿素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皮松为原料,使用乙醇作提取剂,采用超声法对松针叶绿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体积料液比、溶液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超声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无水乙醇作提取剂,体积料液比1∶4,溶液温度40℃,超声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94.4%.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以松针为原料,将含Mg离子的叶绿素通过置换反应制得水溶性的叶绿素铜钠盐,再用乙醇浸提,然后用石油醚分离出脂溶性成份,最后制得叶绿素铜钠盐.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在常温下可以存放30d,叶绿素的稳定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50.
采用以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单酯(PC-88A)为载体、CHCl3为膜溶剂的大块液膜分离体系,研究了搅拌速度、载体浓度、体系温度对铜离子迁移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萃取与反萃取表观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1.97和8.59 kJ/mol.铜离子的迁移过程可用2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描述,萃取过程化学反应为控速步骤,反萃取过程扩散为控速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