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InN是三五族半导体中唯一具有超导性质的材料,在超导体/半导体混合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运用磁输运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磁通钉扎对InN超导性质的影响。通过对超导转变过程中的Ⅰ-Ⅴ曲线进行标度,发现InN超导中存在涡旋液体态到涡旋玻璃态的相变。在涡旋液体态,用热激活磁通蠕动模型分析了磁通运动的机制,发现InN超导中存在单磁通钉扎到集体钉扎的转变;在涡旋玻璃态,首先对临界电流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InN超导中主要的磁通钉扎机制:δL钉扎。然后对临界电流与磁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临界电流在磁场下的迅速衰减是集体钉扎所导致的结果。最后,基于Dew-Hughes模型,对钉扎力与磁场强度的依赖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InN中的钉扎中心的主要是点钉扎。该研究为提高InN的临界电流密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
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的Bi2Ti2O7薄膜的红外光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化学溶液分解法在n-GaAs(100)衬底上制备了Bi2 Ti2 O7薄膜.利用红外椭圆偏振光谱仪测量了波长为:2.8-12.5μm范围内Bi2 Ti2 O7薄膜的椭偏光谱,采用Lorentz-Drude色散模型拟合获得Bi2 Ti2 O7薄膜的红外介电常数,并进一步计算得到折射率n、消光系数κ和吸收系数α,拟合计算得到Bi2 Ti2 O7薄膜的厚度为139.2nm.  相似文献   
73.
讨论了一种可用于红外探测的有机铁电聚偏二氟乙烯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方面的若干问题,包括结构及其衍生物、制备与性能、弛豫铁电特性、在红外探测方面的应用以及铁电隧道结新型器件等。  相似文献   
74.
应用同步辐射技术对YBCO超导薄膜进行光刻,获得0.8μm间隔的折线结构,研制成亚微米结构高Tc超导薄膜红外探测器,敏感元接收红外辐射能量提高约42%.器件的最好探测率D*达到1.8×1010cmH1/2ZW-1,工作温度约90K.  相似文献   
75.
介绍使用两个红外半导体激光器,一束为可调谐Pb1-xSnxTe激光.另一束为GaAs/GaAlAs激光,经光学系统均会聚成φ250μm的小光点,且将二光斑成象在同一位置上.实验测量了光斑的尺寸,最后用此光学系统研究了窄禁带半导体Hg1-xCdxTe的稳态光电导响应和少子寿命分布.  相似文献   
76.
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La0.5Sr0.5CoO 3(LSCO)导电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退火温度600℃可以使LSCO薄膜晶化,薄膜没 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并呈单一的钙钛矿相.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LSCO薄膜表面平整、无 裂纹及晶粒尺寸较大.用椭偏光谱仪测量了波长300~1700nm范围内LSCO薄膜的椭偏光谱.用适当的拟合模型进行拟合,获得了LSCO 薄膜的光学常数(包括折射率,消光系数,吸收系数等)谱.  相似文献   
77.
制成一批本征α-Si:H的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结构;用高精密差分电容谱仪测量了这种结构在50℃时的电容、电导谱;通过修正获得了由隙态决定的电导并求得了隙态俘获电子的时间常数及截面。  相似文献   
78.
利用本征α-Si:H薄膜材料制成了Al-Si1-xNx-α-Si:H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用高精度差分电容谱仪在50℃和暗背景条件下测量了这种结构的变频电容谱及变电导谱。讨论了该MIS结构可能存的电导机制,计算了禁带态能谱并根据修正后的实验结果得到了其浮获电子的时间常数及截面。  相似文献   
79.
在100K条件下测量了p型InSb MOS器件的变频电容-电压(C-V)谱,在反型区观察到第二子带填充电子的台阶效应,还发现一个位于导带中的共振缺陷态.采用非量子限多带C-V拟合模型获得了子能带结构.  相似文献   
80.
传统艾灸与替代物灸和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传统艾灸、替代物灸和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的分析比较发现,隔附子饼灸、隔姜灸和隔蒜灸三种传统间接灸与人体穴位归一化红外辐射光谱有惊人的一致性,其辐射峰均在7。5μm附近;而几种替代物灸与相应传统艾灸和人体穴位的辐射光谱相差甚远,其温热作用也远不如传统艾灸;传统艾条黄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也有很大差异。结果提示,在传统间接灸的治疗效应中,间接灸和穴位的红外共振辐射起重要作用;从艾灸的红外物理特性看,替代物灸尚不能替代传统艾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