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20篇
  免费   6673篇
  国内免费   4631篇
电工技术   5467篇
综合类   6253篇
化学工业   7006篇
金属工艺   4158篇
机械仪表   4252篇
建筑科学   4569篇
矿业工程   2157篇
能源动力   1664篇
轻工业   5778篇
水利工程   2031篇
石油天然气   2146篇
武器工业   935篇
无线电   57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61篇
冶金工业   2243篇
原子能技术   1103篇
自动化技术   8183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863篇
  2022年   2210篇
  2021年   2812篇
  2020年   2017篇
  2019年   1365篇
  2018年   1412篇
  2017年   1656篇
  2016年   1519篇
  2015年   2467篇
  2014年   3055篇
  2013年   3787篇
  2012年   4817篇
  2011年   4903篇
  2010年   4772篇
  2009年   4537篇
  2008年   4760篇
  2007年   4707篇
  2006年   3975篇
  2005年   3189篇
  2004年   2376篇
  2003年   1628篇
  2002年   1482篇
  2001年   1473篇
  2000年   1115篇
  1999年   517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81.
储层敏感性快速预测软件在大港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储层特征分析,室内实验,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BP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并编制了预测储层5种敏感性的软件,该软件受人为因素干扰小,所需参数少,准确度高,综合符合率大于80%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为制定保护油气层技术措施提供较可靠的依据,能提高油田滚动开发效益,改善老油田的开发效果,该软件对BP算法进行了改进,(1)从两方面入手使网络摆脱平坦区,一是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O1的取值在[0,1]之间,二是一旦网络陷入平坦区域,局部极小,使连接权值Wkj,Wji和阈值Qk,Qj同时缩小一个因子,λ>1,可使Ok(1-Ok)脱离零值,离开平坦区;(2)加速收敛,方法有自动调整学习因子,添加动量项以及对权值进行批处理,用BP算法预测储层潜在敏感性,首先应确定影响储层敏感性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再根据敏感性预测的要求,设计相应的网络结构进行训练,最后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2.
以丁醇和制备丙烯腈的副产物乙腈为原料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乙酸丁酯。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影响反应的 4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催化剂的量为样品质量的 40 % ;n(CH3CN)∶ n(C4 H9OH) =1∶ 1 .0 5 ;反应温度为 1 0 5℃ ;反应时间为 8h。在此反应条件下 ,乙酸丁酯的收率为 88.8% ,纯度可达 99.5 %。并用气相色谱及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纯度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3.
一种新的加权最小二乘测距定位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群  彭应宁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24(12):1980-1984
三站二维定位问题是最小定位问题,一般只利用几何关系就能获得定位估计,但由于未利用距离测量的统计信息,定位精度较差。该文先将点到点的距离测量转化为点到线的距离估计,再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种新的加权几休定位方法,其中加权的确定利用了距离测量的统计信息。仿真实验表明,在测距误差较小时新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4.
在国内首次应用模型水轮发电机组对三峡地下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方案进行水力过渡过程试验研究。对水轮机导叶实行分段关闭 ,并求出了二段关闭的最佳拐点 ,试验证实了二段关闭对减小尾水管进口的负压和机组转速上升有明显的作用。通过有关水力参数的测试 ,认为变顶高尾水洞可以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是一个减少山体开挖、节省投资的新型设计方案。在地下电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熔融-固相缩聚法中固相聚合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 乳酸单体为原料 ,熔融 -固相缩聚法合成了聚乳酸 ,重点研究了固相聚合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绝对压力 60Pa ,氯化亚锡为催化剂 ,分段控温 ,可使聚乳酸的粘均分子量提高到固相聚合反应前的 5 3倍。通过对固相聚合产物的结晶度和熔点的分析 ,探讨了固相聚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液压系统噪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现场维修过程中故障的判断方法及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87.
Analytical expressions involving both system parameters and step-size are proposed to represent the local simulation error for the symmetrized split-step Fourier (SSSF) simulation method. This analytical expression can be used for a step-size selection rule to achieve comparable local simulation accuracy for SSSF simulations. This can lead to computational savings since there is no waste of computation in each simulation step.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local error expression, scaling rules are derived to achieve comparable global simulation accuracy for wide ranges of key system parameter values. This is significant in enhancing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Extensive valida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the proposed step-size selection and scaling rules. The desired global accuracy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our local error expression and scaling rules by only a couple of test trial simulation runs for a variety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8.
阐述了<化工粉体工程设计通用规范>的编制过程,着重介绍了本规范编制工作是围绕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等重要国策,包含了尽量减少占地、节水、灰渣综合利用,以及对原料和成品质量及数量加强监察等内容,对工程总承包、涉外工程也有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89.
柴达木盆地断裂系统特征与油气勘探战略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底断裂格局决定了盆地构造演化和沉积发育,导致了北缘、中部和昆北3个各具特色的断裂构造系统。北缘断裂构造系统平面上以反S展布、剖面上以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断层带及其所控制的同沉积构造呈阶梯向南下掉为特点,受北部祁连山构造应力系统的作用;南部昆北断裂构造系统发育压陷断槽和断阶带,受南部昆仑山构造应力系统的作用;中部断裂构造系统以两断夹一隆的冲起构造为特色,同时受祁连山和昆仑山构造应力的共同作用。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对烃源岩、储集条件、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等方面。依据断裂控烃特征并针对柴达木盆地的具体情况,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应迅速转移到盆地腹地即中部断裂构造系统区,尤其是鄂博梁Ⅱ号一伊克雅乌汝、鸭湖—台吉乃尔构造带和中南隆起区,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0.
本文合成了一种高效低毒驱蚊剂-驱蚊酯[(insectifuge ester)[1],3-(Acetyl-butyl-amino)-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全面鉴定,同时对其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测定。用驱蚊酯配成含2.3%驱蚊酯的花露水,并测试了其驱蚊效果,有效驱蚊时间可达5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