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55篇
  免费   31094篇
  国内免费   21378篇
电工技术   23384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28535篇
化学工业   33685篇
金属工艺   17180篇
机械仪表   18431篇
建筑科学   20260篇
矿业工程   10250篇
能源动力   6649篇
轻工业   29882篇
水利工程   9212篇
石油天然气   9669篇
武器工业   3703篇
无线电   288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163篇
冶金工业   10017篇
原子能技术   4447篇
自动化技术   40277篇
  2024年   1058篇
  2023年   4378篇
  2022年   10383篇
  2021年   13295篇
  2020年   9925篇
  2019年   6938篇
  2018年   7160篇
  2017年   8136篇
  2016年   7282篇
  2015年   12048篇
  2014年   15235篇
  2013年   18124篇
  2012年   22121篇
  2011年   23561篇
  2010年   22100篇
  2009年   20625篇
  2008年   21447篇
  2007年   20525篇
  2006年   17878篇
  2005年   14357篇
  2004年   10233篇
  2003年   7202篇
  2002年   6770篇
  2001年   6027篇
  2000年   4596篇
  1999年   2078篇
  1998年   771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525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75篇
  1979年   49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55篇
  1951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8 毫秒
51.
杨立宁  郑东昊  王立新  杨光 《化工进展》2022,41(11):5961-5967
以具有轻质高强优异性能的蜻蜓翅脉结构为设计灵感,在分析翅脉网格结构抗冲击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传统和仿生两类对比结构。采用熔融挤出3D打印机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试样,并对不同结构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拉伸力方向上的连续碳纤维含量相对较少,限制了仿生结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提高,但仿生结构的平均抗拉强度为传统结构的1.18倍;当仿生结构复合材料试样受到冲击力时,其内部六边形结构的连接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极大消耗冲击能量,同时具有六边形网格结构的连续碳纤维可以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因此仿生结构的平均冲击韧性可以达到传统结构的2.46倍;仿生蜻蜓翅脉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增材制造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且对于抗冲击性能的提高具体突出效果。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可行的仿生蜻蜓翅脉结构设计和增材制造,可极大扩展其在高冲击载荷领域中的相应应用。  相似文献   
52.
Porous g-C3N4 nanosheets (PCN) were prepared by the nickel-assisted one-step thermal polymerization method.Hydrogen (H2) which wa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between nickel (Ni) foam and ammonia (NH3) defined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CN.During the formation of PCN,the participation of H2 not only enhanced the spacing between layers but also boost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at more active sites were exposed.Additionally,H2 promoted pores formation in the nanosheets,which was beneficial to the transfer of photons through lamellar structure and improved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visible light.Remarkably,the obtained PCN possessed better Cr(Ⅵ)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efficiency than pure g-C3N4.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k) of PCN (0.013 min-1) was approximately twice that of bare g-C3N4 (0.007 min-1).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original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Cr(Ⅵ)-containing solution on removal efficiency of Cr(Ⅵ) were explored.A possibl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of radical scavengers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相似文献   
53.
海胆酮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主要从海胆及藻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本文研究海胆酮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海胆酮对AChE的抑制机理,并用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 beta-peptide 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研究海胆酮对AD细胞模型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海胆酮有很强的AChE抑制活性,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6.29±0.97)μg/mL,抑制常数Ki为3.82 μg/mL,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海胆酮可诱导AChE二级结构改变,更容易与AChE活性中心氨基酸Ser200、His440、Trp84和Tyr121结合,阻碍底物碘代硫代乙酰胆碱(acetylthiocholine iodide,ATCI)与酶结合,从而引起酶活力降低。海胆酮能有效抑制Aβ25-35诱导PC12细胞的AChE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减轻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基于AChE和氧化应激阐明了海胆酮对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海胆酮在功能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4.
杨春燕  宾冬梅  黎新 《电信科学》2021,37(2):144-153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的区块链技术,首先对传统的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原理进行了阐述,该传统算法包含前期、需求、预准备、准备、确认、答复6个阶段,但传统算法具有实时性差、缺乏惩罚机制、带宽高的缺点。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又对传统算法进行了改进,具体涉及记账节点、共识过程以及视图切换过程。通过测试进一步证明了该改进算法的实用性,并将该算法应用于电网企业中,构建的虚拟仓库实现了联储联备,降低了库存资金的耗费,并且提高了电网企业库存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55.
56.
57.
利用纤维床生物反应器(FBB)发酵生产链霉素,对发酵培养基氮源进行了优化,并与传统搅拌发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可溶性有机氮源大豆蛋白胨作为发酵培养基氮源,并添加一定量蔗糖,可以完全替代黄豆粉,在1 LFBB中发酵96 h时链霉素效价达到5 567 U·mL~(-1)。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所有菌体都被固定在纤维床反应器上,而发酵液保持澄清,这不仅有利于从无菌体的发酵液中进行产物的提取和纯化,也可以重复利用菌体生产次级代谢产物,从而缩短发酵周期,进一步提高链霉素在发酵过程中的体积生产率。  相似文献   
58.
59.
60.
杨宽  阎昌琪  曹夏昕 《化工学报》2020,71(7):3060-3070
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实验工质,在低压低流速自然循环工况下开展了单面加热可视化窄矩形通道内的过冷沸腾摩擦阻力特性实验研究。实验中测量了实验段内的压降数据,并通过高速摄影仪拍摄了窄矩形通道内的气液两相图像,提出了过冷沸腾条件下的两相摩擦压降的剥离计算方法。基于本实验中获得摩擦压降数据,对分别基于均相流模型和分液相模型的经典两相摩擦压降计算关系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等效黏度计算方法的均相流模型计算结果比实验值明显偏小;而分相流模型中,Sun and Mishiba关系式和Tran关系式均能够较好地预测摩擦阻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在±15%以内。结合实验数据,以分相流模型方法为基础,考虑全液相Reynolds数、Martinelli参数和Laplace数的影响,获得了计算分液相折算系数的经验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平均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