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要准确获得煤储层的地层参数,可通过套管和裸眼测试方式,但要获得煤储层上下围岩的原地应力参数值,就必须进行裸眼测试,文中介绍了SCI—PIP地面控制膨胀式封隔器的结构原理以及在煤层气井测试技术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2.
3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啤酒中异构化α-酸的种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异构化α-酸,给出同一色谱条件下异α-酸、二氢、四氢和六氢异α-酸的HPLC谱图和各组分的紫外光谱。用该方法分析未知啤酒样品,将其与标准品进行对照,从而鉴别出样品中异构化α-酸的种类。  相似文献   
34.
考查了二氢杨梅素及其β-环糊精包络物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0℃温度下,二氢杨梅素及其包络物溶液用0.08 mol/L KClO3氧化5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减少13.91%和12.84%;在60℃温度下,用0.1mol/L KClO3反应6 h,二氢杨梅素的浓度分别减少26.58%和22.79%。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二氢杨梅素及其包络物的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40℃和60℃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483 3、0.280 8 h-1和0.489 8、0.392 1 h-1。  相似文献   
35.
酿造原料和啤酒中的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能够通过污染的原料带入到啤酒中。本文主要讨论了大麦生长、制麦和酿造过程中真菌毒素的产生和预防。并介绍了真菌毒素的法规限量、检测方法和国外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36.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萍  杨朝霞 《广州化工》2011,39(16):182-183,210
以"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实验为例,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7.
通风网络图是矿井通风网络系统分析及优化的前提,其基本组成为有向分支、节点及通风参数。根据矿井通风网络图构成及绘制规则要求,设计了圆、标号及热点组成节点,通过位置判断自动捕捉热点生成有向分支进行分支绘图,进行通风网络几何图形与属性参数关联等技术。上述技术在矿井通风管理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8.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百合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百合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提取时间对百合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百合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5 min。在最优提取条件下,百合多糖的平均得率为7.92%。  相似文献   
39.
运用电子舌、感官品评以及风味化学分析技术对30个同一品类不同批次的啤酒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电子舌滋味评价和风味化学物质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研究电子舌在同一品类不同样品间风味判别以及口感量化评价方面的应用。结果发现,基于电子舌传感器的滋味信息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可灵敏地区分不同样品间的滋味差异;同时结合感官品评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于电子舌的口感评价模型。此外,通过对40种风味物质与7根电子舌传感器滋味信号间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离子(Na+、PO34-)、有机酸(甲酸)、多糖(麦芽三糖、四糖及以上多糖)、小分子蛋白、总多酚以及醇类物质是影响电子舌滋味信息的主要因素,且同一种物质对不同传感器滋味信号的影响及程度不同,明确了影响不同传感器滋味信号的物质基础,阐明了电子舌的呈味机制。该研究为客观、准确、快速的风味感官评价以及调控技术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4℃、20℃和38℃三种温度条件下,不同溶解氧含量的啤酒其老化物质和香气成分的变化。贮存6个月后有关风味稳定性指标结果如下:贮存温度升高时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显著增加,从20℃到38℃增加了244%,氧含量对5HMF影响很小。TBN变化与5HMF相似,但不如5HMF敏感,从20℃到38℃只增加了5.3%。色度随着氧和贮存温度的增加而增加,38℃贮存的溶氧高的啤酒比4℃对照啤酒色度增加了3.18EBC。DPPH还原力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贮存期间,对主要挥发性香气的跟踪分析表明,双乙酰在贮存过程持续增加,溶氧高的啤酒其含量更高,贮存2个月后,含量达到其风味阈值,导致啤酒产生“双乙酰”味。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在贮存过程含量下降,38℃贮存6个月后,2种酯含量比4℃对照分别降低了18%和21%,溶氧高的啤酒降低程度更大,将会影响啤酒的香气。因此,减少成品啤酒的溶解氧含量,降低贮存温度,可以提高啤酒的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