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9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Cr9Mo高合金钢进行热压缩变形,研究了该钢在温度1 173~1 473 K和应变速率10-3~1 s-1条件下的热塑性变形行为;并基于经典的应力-位错关系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Cr9Mo钢的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阶段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两个阶段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可以用该方程来预测Cr9Mo钢的高温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32.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塑料托盘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研究给出了托盘结构的应力分布图及变形图,提高了托盘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33.
提出一种基于载荷映射的注塑模具结构分析方法。通过模流分析获得塑料熔体对模具的作用力,再由载荷映射程序将此作为力边界条件施加在模具表面,进行模具受力、变形分析。算例表明通过载荷映射,可以更准确地对注塑模具结构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相似文献   
34.
通过BTC-T1-FR020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宝钢生产的板厚为0.35mm,0.7mm,1.0mm的纯钛TA1板,进行准静态至低应变速率范围的拉伸试验,测试不同板厚和不同应变率下纯钛TA1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板厚的减小,纯钛TA1屈服强度提高;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纯钛TA1屈服强度整体呈升高趋势,薄板(板料≤0.7mm)屈服强度提高过程中的波动现象可以用微成形中的表面层理论解释;对于厚度为0.7mm的钛板,塑性硬化速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硬化速度可以通过硬化指数m直观反映。由此可知,厚板在低应变率下成形性能最好,可选用1.0mm钛板并在较小的成形速度下进行微针成形。  相似文献   
35.
金属微成形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阐述了金属微成形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和最新进展。分析了金属微成形技术的特点 ,对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及关键问题的研究与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预测了这一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36.
李宏生  郭志英  谢晓龙  申昱 《塑料》2003,32(2):65-67
基于moldflow的模拟分析结果,对熔接线缺陷进行了诊断,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利用知识表达方法对熔接线缺陷诊断的经验进行了阐述。依据谓词逻辑规则建立解决方案,提供了求解的流程。利用VC作开发工具,编制了熔接线缺陷解释程序,为模拟分析师提供了有效的智能和自动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超声振动对材料流动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超声振动拉伸试验装置在不同超声频率和功率条件下进行TAl薄板超声辅助拉伸试验,获得了相应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材料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结果 叠加超声振动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低,表明材料出现软化效应。在频率为20 kHz条件下,材料屈服强度降低7%~10%,抗拉强度降低11%~14%,随着功率的增大,材料屈服强度逐渐下降,但功率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功率为200 W时,材料屈服强度降低5%~8%,抗拉强度降低11%~14%,随着频率的增大,材料抗拉强度显著下降,但频率对屈服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 超声振动对材料的屈服应力及抗拉强度等材料流动指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相关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冲压工艺对汽车零部件结构性能的影响,以某汽车零件的局部抗凹性能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冲压工艺对汽车零部件结构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条件下测量点处的位移可以发现,考虑冲压工艺时测量点处的局部抗凹性能较优。研究结果表明,冲压工艺对结构局部抗凹性能有显著影响,评价零件结构性能时考虑冲压工艺影响将提高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48MnV非调质钢试样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得到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曲线,分析了应力随应变的变化以及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应力的影响规律,基于Zener-Hollomon参数建立了高温流动应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采用未参与模型建立的实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流动应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验数据的符合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同时对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同一温度下晶粒的尺寸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40.
在交互式的标准件库开发过程中,采用了通过坐标变换的方式将标准件装配到用户选择的位置。该标准件库在Pro/E平台上采用Visual C++编程环境和Pro/Tookit提供的函数开发而成。生成后的装配体中的父子特征关系更少一些,有利于装配体的重新设计;开发的软件大大减轻了企业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