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55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中,可靠性和容错性是评价WSNs性能的重要指标.尽管在实验室和仿真环境中很多WSNs协议均可取得良好的性能,但是在实际部署后,复杂的现场环境常会导致网络出现系统异常、通信中断、数据包丢失、可靠性下降等问题.由于现场环境限制,进行系统调试和故障分析变得非常复杂.提出一种在实验环境中向WSNs网络人为注入模拟现场干扰的故障,并通过观察注入故障后网络的反应以评价网络的可靠性和容错性的系统结构和实现方法.通过分析故障注入(fault injection,FI)后的网络性能,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机制作出改进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一栋办公楼内分别用WSNs节点和故障注入节点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IPES可以向WSNs注人多种故障,并可有效地评估网络的可靠性、丢包率等多种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2.
以不同种类二异氰酸酯和各种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通过预聚法合成了一系列结构不同的聚氨酯弹性体(PUE),研究了软硬链段的化学结构及硬段含量对PUE耐酸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作为软段具有更加稳定的化学结构,有利于PUE耐酸碱性的提高。选用刚性较大的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以刚性对称的氢醌-双(β-羟乙基)醚(HQEE)为扩链剂,有利于聚氨酯分子链硬段的规整排列从而产生结晶,可提高PUE的耐酸碱性。  相似文献   
93.
为了克服基本人工鱼群算法收敛速度慢、求解精度不高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了自适应调整人工鱼群算法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个体鱼适应值与整个鱼群的平均适应值作比较,将整个鱼群分为三组,再采用自适应调整每组鱼群的视野范围和步长的方法,对基本鱼群算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应用四个典型的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算法的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及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较快地收敛至全局较优解,并具有较好的寻优性能。  相似文献   
94.
为了建立胶质芽孢杆菌全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分别比较了荚膜多糖去除方法,不同菌体蛋白提取方法,不同类型IPG胶条以及不同等电聚焦程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使用低浓度的盐酸多次处理能够完全去除荚膜多糖,然后采用TCA-丙酮与酚抽提结合法提取胶质芽孢杆菌全蛋白的效果最佳。采用17 cm pH 4~7的线性IPG胶条,在程序Ⅱ下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较高,且无明显横纵条纹的胶质芽孢杆菌全蛋白双向电泳图谱。采用以上条件,所得图谱约分离得到700个蛋白质点,该双向电泳图谱的构建为胶质芽孢杆菌双向电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以固体碱催化剂LiNO_3/ZrO_2催化大豆油甲醇解反应,探讨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大豆油转化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NO_3/ZrO_2催化大豆油甲醇解最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是:负载量3 mmol/g,煅烧温度923 K,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6.0wt.%,反应时间5 h,最高转化率可达95.24%。  相似文献   
96.
CSP流程薄板坯及热轧板卷氧化皮组织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M和XRD方法对CSP冷轧冲压用钢薄板坯和热轧板氧化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在板坯表面的氧化皮对氧化性炉气的高温腐蚀有明显保护作用,均热前后Fe2O3:Fe3O4:FeO为5:35:60,新鲜基体腐蚀严重些,Fe2O3和Fe3O4含量增加到28%和64%;卷取后快冷钢的氧化皮以2层结构为主,Fe2O3:Fe3O4:FeO为6:31:63,缓冷钢的氧化皮中析出了弥散或薄片状的Fe相,Fe2O3:Fe3O4:FeO:Fe为8:73:15:4,二者厚度相差不大;卷取温度升高,快冷钢的Fe2O3和Fe3O4的含量略有降低,但缓冷钢中残余FeO含量明显减少,不利于酸洗。  相似文献   
97.
叶金鹏  龚劲松  陈霞  蒋敏  李恒  李会  许正宏  史劲松 《化工进展》2020,39(11):4575-4580
金纳米粒子传统制备主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存在着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化学试剂用量高等缺点,而生物法由于环境友好、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逐步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角蛋白酶的还原性制备金纳米粒子,恒温反应,分别对反应过程中氯金酸浓度、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优化,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位分析、透射电镜(TEM)及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mmol/L的氯金酸溶液中加入1400U角蛋白酶,反应5h得到的金纳米胶体在550nm左右的吸收峰最显著,反应收率达到85%。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显示3100~3500cm-1处的酰胺N—H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1650cm-1处的酰胺Ⅰ带,证明角蛋白酶本身参与了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所得纳米金的粒径在30nm以下,zeta电位值为-13mV,粒子之间没有聚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为金纳米粒子的绿色化制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8.
本文主要针对通过Nb、Ti等微合金元素强化的700MPa冷弯型钢的不同力学性能样品进行微观组织和第二相粒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生了珠光体相变的组织,晶粒相对粗大,性能偏低,有贝氏体相变能大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物理化学相分析法检测试验钢的第二相类型主要为TiC、Ti N和M3C相,钢卷不同部位第二相析出量和尺寸均有不同;同时,过小的位错强化增量和固溶强化增量均会造成力学性能偏低,因此只能通过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来达到提高试验钢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该研究从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优良产酸菌,分别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or pasteurianus)BCP0454、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BCP0738、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CP0449。从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面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菌株发酵液中所产有机酸和风味物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BCP0454具有较好产有机酸的能力,并且所产乙酸含量相对较高,达到4885.25 mg/100 mL,产风味物质17种,并且羧酸类和醛类物质含量较高;BCP0738能同时产生乳酸和乙酸,总量为1225.79 mg/100 mL,并且能够产生风味物质23种,其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达到51.70%,并且能产生吡嗪类物质1种;BCP0449能够产2种有机酸,总量达到了2108.24 mg/100 mL,产乙偶姻的含量达到33.55 μg/100 mL,同时能够产生3种吡嗪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0.
食源性致病菌是威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种类主要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弯曲杆菌等。全方位、准确地实现对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传统的培养法和其他检测技术如免疫学检测、生物传感器等技术不同程序地存在针对目标单一、效率低、灵敏度差等问题。核酸技术则具有特异性强、高通量、分析角度全面等特点,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第二、三代测序技术以及其他核酸技术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核酸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前景。旨在归纳已具备商业应用价值的核酸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上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各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展望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