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52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依据试油、物性、压汞等资料,利用多种方法求取了渤南洼陷古近系深层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与埋藏深度的定量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作为对比参数,探讨了沉积作用、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对渤南洼陷古近系深层有效储层的控制作用。湖底扇中扇辫状水道和扇三角洲前缘地层压力为中强超压、处于中成岩A1期为有效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而近岸水下扇和冲积扇地层压力为常压和弱超压、处于中成岩B期和晚成岩期为有效储层发育的不利因素。总体上,沉积相带是形成优质有效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层压力对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强于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62.
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骅坳陷古生界烃源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C-IRMS和GC-TC-IRMS技术对烃源岩抽提物中的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进行测定,揭示不同沉积环境中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下古生界烃源岩正构烷烃的δ13C和δD值分别为-29‰~-33‰和-110‰~-140‰;上古生界烃源岩正构烷烃的δ13C和δD值分别为-27‰~-29‰和-140‰~-170‰.从下古生界的海相到上古生界的海陆过渡相,正构烷烃明显存在一个富δ13C和贫δD的趋势。这表明,沉积环境是控制烃源岩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复杂的含油气系统中,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对油源对比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可用于母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的探讨。  相似文献   
63.
针对红岭铅锌矿分级充填骨料来源不足、地表废石堆积污染环境的情况,提出将该矿选厂产生的全尾砂和地表废石作为充填骨料的联合胶结充填方案。分别测试了全尾砂和地表废石的物理化学性质,验证了碎石和全尾砂作为联合充填骨料的可行性。通过充填配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配比全尾砂废石充填体强度特性,得出了最佳充填配比。结果表明,充填试块的强度随灰砂比减小而减小,随养护龄期增加呈增大趋势,随充填料浆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最佳配比为: 胶结充填灰砂比1∶8、普通充填灰砂比1∶12,全尾砂∶废石配比4∶6,质量浓度78%。根据研究结果,在红岭铅锌矿进行了全尾砂废石充填技术工业应用,证实该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64.
针对矿山18线南西翼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通风系统不完善、风量欠缺、污风无法及时排出等问题,运用风压平衡原理、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模拟技术展开研究,拟定了3种可行的通风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新掘18线905~855 m回风井(1.5 m),保留该井905 m 水平回风机站,并在855 m 水平新设1台K45 6 №12风机(18.5 kW)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8线南西翼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0.5 m3/s,井下风流的可调性和稳定性增强,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5.
针对目前撞击感度仪人工送料存在的问题,结合测试特点,设计了-套撞击感度自动送料系统.采用机械手实现了击杆的提升和下降,链条的传动和推杆气缸的动作完成了试样的自动连续进料,针型气缸实现了试样准确定位.使用表明,该系统消除了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及误操作引起的爆炸隐患,减轻了试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手工操作对试验结果可信性的影响,提高了撞击感度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66.
针对袋装水泥自动化装车需求,提出一种抽屉式自动装车机设计方案。设计自动装车机多传感信息融合系统,采用DSP微处理器设计硬件控制系统和软件控制系统,实现袋装水泥自动装车机的智能控制。通过对样机的调试及实验,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对袋装产品码垛装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呼伦贝尔山金矿业辖属三河矿区矿脉形态多变,岩体稳固性差,原有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开采极薄矿体极易造成采场贫化率高、损失率大等问题.针对高品位急倾斜极薄矿体的开采特点,矿山决定变革采矿工艺采用电耙削壁充填法,结合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替换矿房顶底柱,以此提高矿石回收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本设计可对具有类似条件的中小型矿山提供若干点...  相似文献   
68.
目前国内游梁平衡抽油机多以弯游梁形式存在,称为调径变矩型抽油机或两级平衡游梁抽油机。多数观点认为调径变矩型抽油机游梁及平衡重下偏后具有节能效果,比普通曲柄平衡的游梁式抽油机节能20%~30%。文中设计了一种直游梁抽油机,经现场实际测试获得了比弯游梁抽油机更小的峰值电流。通过理论分析、软件仿真模拟及实测抽油机运行电流等手段,研究了游梁角变化对抽油机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张林  李永新  高云山   《电子器件》2007,30(3):819-822
对动态目标的CCD探测中,高速CCD驱动电路的设计是CCD相机成功捕获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以DALSA公司近年来推出的高性能CCD芯片IL-P3为例,在分析其驱动时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积分时间可调的高速CCD驱动电路.用VHDL语言对CCD驱动时序发生器进行了硬件描述,在MAX PLUSⅡ开发环境下进行了功能仿真,选用ALTERA公司的CPLD器件EPM7128SLC84-7作为硬件设计平台.测试结果表明,驱动时序发生器产生的各控制信号可以满足CCD驱动要求.  相似文献   
70.
针对皮带秤在使用中难以保持标称计量精度的缺点,提出将过程神经网络引入皮带秤动态称重误差的补偿中。将动态称量过程中皮带秤单位长度上的重量、皮带速度、皮带垂度变化作为模型输入,设计了应用于皮带秤动态称重误差研究的单隐层过程神经网络误差反传播学习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经过149次学习优化达到网络精度要求,测试组误差为1%,较使用网络前的原误差明显降低,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