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本试验人工接种植物乳杆菌6009、啤酒片酵母1.123、短乳杆菌6004,对鸡翅进行液态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食盐浓度在4~6%,蔗糖浓度为4~6%,发酵温度30~35℃发酵微生物能够正常生长;鸡翅经发酵后非蛋白态氮和游离脂肪酸增加,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发酵肉制品.  相似文献   
72.
选取兔后腿和兔背最长肌为原料,研究解冻后兔肉待加工过程中理化指标和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解冻后兔肉在20 ℃水介质中放置时间的延长,pH值、蒸煮损失、汁液流失、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菌落总数和硫代巴比妥酸值均呈上升趋势,并在3~4 h期间变化显著;而感官评分、剪切力值逐渐下降,在3~4 h时变化显著,且在7 h达到最小值;色泽L*、a*值都呈下降的趋势,b*值则逐渐上升。从兔肉理化性质和食用品质的角度考虑,初步判定兔肉解冻后待加工时间不能超过3 h。  相似文献   
73.
考察脂肪的预乳化对肌原纤维蛋白-脂肪复合体系凝胶性能的影响与机理,分别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GMS)、蔗糖脂肪酸酯(SE)、大豆卵磷脂(LEC)3种乳化剂预乳化脂肪,将预乳化脂肪与肌原纤维蛋白混合构成肌原纤维蛋白-脂肪复合体系,测定试样的乳化稳定性、表面张力、脂肪微粒吸附蛋白膜组分以及所形成复合乳化物凝胶的流变学性质、脱水收缩比例、质构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脂肪+肌原纤维蛋白)相比,复合体系乳化液的乳化稳定性显著增强、表面张力值降低、脂肪微粒吸附蛋白量增加,加热过程中G'值升高、凝胶脱水收缩比降低、保水性提高、凝胶硬度和弹性升高。添加乳化剂但未预乳化的复合体系的乳化及凝胶特性优于对照组而低于乳化剂预乳化脂肪的3组。脂肪的预乳化能显著提高肌原纤维蛋白-脂肪复合体系的乳化效果及凝胶性能。  相似文献   
74.
以生鲜泥鳅为原料,研究不同低温贮藏条件下泥鳅理化品质及微生物的变化,以期为水产品低温保鲜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将宰杀后的泥鳅分别置于4,-2.5,-18℃条件下贮藏。4℃泥鳅分别于贮藏0,2,4,6,8,10d时取样(-2.5℃和-18℃泥鳅分别于贮藏0,5,10,15,20,25d时取样),进行感官评分及菌落总数、pH值、TVB-N、TBA、汁液流失率、剪切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泥鳅的感官评分和剪切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菌落总数、TBA、TVB-N、汁液流失率均上升,pH先快速下降后上升;相比于4℃,-2.5℃和-18℃能更有效地抑制泥鳅感官品质的下降、微生物的生长、pH值和TBA值的上升以及TVB-N的产生,但是在-2.5℃下,泥鳅的感官评分较-18℃下更高、汁液流失率更小;4,-2.5,-18℃贮藏泥鳅的货架期分别为6,20,25d。  相似文献   
75.
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主要转化为燃料乙醇、沼气、饲料、酶制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通过微生物和酶作用,实现资源再利用,这既能提高柑橘副产物利用率,又能开发各种新型生物转化产品。本文就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
李浩宇  夏杨毅  于建行  尚永彪 《包装工程》2016,37(1):94-100,106
目的根据不同气体比例气调包装生鲜泥鳅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确定生鲜泥鳅气调包装最佳气体组成并确定产品的货架期。方法将屠宰好的生鲜泥鳅分别以空气,CO2(75%)+N2(25%),CO2(50%)+N2(50%),CO2(25%)+N2(75%)的气体进行包装,测定4℃条件下冷藏过程中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高CO2包装组(CO2(75%)+N2(25%),CO2(50%)+N2(50%))的感官品质在贮藏过程中明显优于其他组;贮藏到10 d时,高CO2包装组的菌落总数分别为4.08和4.36 lg cfu/g,均低于临界值6 lg cfu/g,其余组均超标;CO2比例越高,其p H值在贮藏后期就越低;高CO2包装组的a*值、b*值和L*值较其他两组相比变化更加平缓,护色效果更好;从剪切值上来看,高CO2包装组对泥鳅肌肉组织结构的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在贮藏过程中,气调包装组的TBA值远低于空气包装组;第10天,高CO2包装组TVB-N值分别为6.61和9.72 mg/100 g,均未超标,其余2组均超标。结论气调包装可显著延长生鲜泥鳅的保质期;气调比例以CO2(50%)+N2(50%)为最佳,4℃条件下冷藏货架期可达10 d。  相似文献   
77.
本实验以鸭血和NaNO2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几个因素对色素合成的影响,并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NaNO2添加量、抗坏血酸添加量和pH值的最佳值为0.53ml、275.85mg、4.51,其对应的响应值吸光度为0.91。  相似文献   
78.
本试验以猪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加工成西式火腿,并研究了发酵对猪耳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不同,对产品的物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产品出品率有明显的影响;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按1:1比例混合,总接种量为15%,发酵24h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产品。  相似文献   
79.
以兔腿肉为研究对象,用啤酒酵母细胞液在不同条件下对其脱腥处理后,测定各项物理化学指标,考察脱腥处理效果及对兔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硫代巴比妥酸值和腥味值分别在25℃、p H 7.0、料液比1∶2(m/V)、处理50~60 min时出现最低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别在15~30℃、p H 6.5~7.5、料液比1∶0.5~1∶2(m/V)、处理50~60 min范围内最低且变化较缓慢;色泽分别在30~40℃、p H 8.0、料液比1∶1(m/V)、处理50 min时所受影响较小;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分别在25℃、p H 8.0、料液比1∶2.5(m/V)、处理60~70 min时最低;料液比对各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都较小。综合各项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可以得出采用啤酒酵母细胞液对兔腿肉进行脱腥处理的最佳条件为:25℃、p H 8.0、1∶2(m/V)的料液比处理50 min。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豆渣为原料,研究了酸碱处理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制取水不溶性豆渣膳食纤维的最佳酸碱处理条件为,碱用量5mL/g,碱处理温度40℃,碱处理时间80min;酸用量4mL/g,酸处理时间80血n。产品中膳食纤维含量达7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