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58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7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以对氯邻硝基苯胺和吡啶酮衍生物为原料制得偶氮中间体,并用该中间体还原制备成吡啶酮型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UV-M2.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红外光光谱、核磁氢谱、质谱等手段验证了还原产物的分子结构.采用高温高压竭染法,用UV-M2对涤纶织物进行抗紫外整理.结果表明,UV -M2对涤纶有一定的上染能力,可明显改善涤纶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52.
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苎麻纤维在与羊毛混纺或其他形式的复合前进行改性,可以使苎麻用羊毛常用染料进行染色;染色深度与改性程度有关,增加改性剂用量或采用碱预处理再用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可以提高苎麻用羊毛染料染色的深度。将阳离子改性的苎麻和羊毛同浴用羊毛常用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采用阶段升温方式,选择合适的染色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条件,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同色染色效果,从而能够满足羊毛/苎麻复合纺织品的多色号、小批量的快速同色染色要求。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紫外线吸收剂对改善涤纶织物吸收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将5只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经分散后用高温高压浸染法使其上染到涤纶织物上,以残液法测试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用紫外线透过率表征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在130℃下保温40~60min上染涤纶织物,紫外线吸收剂结构、分子质量、上染温度和用量都会影响其对涤纶的上染率,分子质量适中、芳环较多、疏水性基团比例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较高;上染率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能更明显地改善涤纶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上染率不够高但分子中含有2个分子内氢键螯合环的紫外线吸收剂也能明显提高涤纶织物的紫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54.
针对缺少理想的混色模型现状和开发计算机混色配色系统的迫切需要,在对经验Stearns-Noechel模型优化和改善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毛条混色应用需要的计算机配色预测数学模型。分析了基于优化的Stearns-Noechel模型实现混色毛条计算机配色的三刺激值配色原理及算法流程,提出在配方预测中修正误差的方法及配色效果的控制方法。依此开发的计算机混色配色系统,经过实际的配色实验检验,显示出快速、准确提供配方的能力,平均预测色差为0.614 CIELab单位,证明开发的配色系统对毛条混色产品的配色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及其紫外线吸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织物吸收紫外线性能的影响,将5只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经分散后用高温高压浸染法使其上染到涤纶织物上,以残液法测试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用紫外线透过率表征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在130℃下保温40~60 ming上染涤纶织物,紫外线吸收剂结构、分子质量、上染温度和用量都会影响其对涤纶的上染率,分子质量适中、芳环较多、疏水性基团比例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的上染率较高;上染率较高的紫外线吸收剂能更明显地改善涤纶织物的紫外线吸收性能,上染率不高但分子中含有2个分子内氢键螫合环的紫外线吸收剂也能明显提高涤纶织物的紫外线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56.
为开发棉织物染色用环保型直接染料,研究了自制双亚芴基醌式噻吩染料SR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染料用量和元明粉质量浓度对上染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条件;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染色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运用Freundlich热力学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染料用量为1%(o.w.f.)时,染料SR上染棉织物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元明粉质量浓度10 g/L,染色温度 55 oC,染色时间 60 min,实验浴比1:50,该条件下平衡上染率为71.6%,色深(K/S)值达18.76;染料SR对棉织物的染色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染色温度越高,染料SR染色速率常数越大,半染时间越小,扩散系数越大;染料SR上染棉织物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热力学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57.
为揭示紫外线吸收剂上染涤纶纤维的规律,选取3只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A1、UV-A2和UV-A3,采用高温高压法使之上染涤纶织物,用DMF萃取法测定上染量,并推算出紫外线吸收剂对涤纶纤维上染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通过比较3只紫外线吸收剂的各项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发现:分子结构较简单、分子体积较小的UV-A1与另外2只紫外线吸收剂相比,上染速率较高、扩散系数较大、半染时间较短,平衡吸附量也明显高于UV-A2和UV-A3,说明UV-A1更容易上染并扩散进入涤纶纤维;UV-A1对涤纶有更大的上染亲和力,其上染过程的热变和熵变也比UV-A2和UV-A3更大,说明UV-A1脱离水相向纤维相转移的趋势更大。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影响纳米TiO2在水体系中分散的因素,主要有pH值、电解质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高分子类分散剂及复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并对各个因素遵循的分散机理做了具体分析。文章从微观方面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为分散纳米TiO2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9.
光稳定剂提高涤纶汽车纺织品耐晒色牢度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车纺织品的迅速发展以及高耐晒色牢度要求,提出开发高耐晒分散染料及配合使用的光稳定剂的必要性.介绍了染料的光褪色机理及光稳定剂对增进分散染料耐晒色牢度的作用,列举了在涤纶汽车内饰纺织品的生产中常用的配合高耐晒分散染料的高效光稳定剂的结构、加工工艺及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60.
 由于有色纤维混纺后难以准确预测目标色的颜色构成,其颜色预测一直是生产中有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在Stearns-Noechel模型基础上探讨有色毛条混色的颜色匹配公式。通过统计分析改进公式中的M常数,提出新的预测公式,并与原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公式在线性关系和匹配精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针对波长修正的M值所建立的新模型,在匹配90个样品时,色差小于3.0的个数占91.11%,平均色差降低为1.679 CIELAB单位,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混色毛条的颜色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