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53篇
  免费   15731篇
  国内免费   9840篇
电工技术   12390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13833篇
化学工业   21247篇
金属工艺   9444篇
机械仪表   9937篇
建筑科学   11712篇
矿业工程   4197篇
能源动力   3993篇
轻工业   16740篇
水利工程   3722篇
石油天然气   6591篇
武器工业   1489篇
无线电   162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817篇
冶金工业   5457篇
原子能技术   1979篇
自动化技术   22186篇
  2024年   551篇
  2023年   2453篇
  2022年   5053篇
  2021年   6750篇
  2020年   5046篇
  2019年   3759篇
  2018年   4018篇
  2017年   4669篇
  2016年   4178篇
  2015年   6346篇
  2014年   8081篇
  2013年   9569篇
  2012年   11483篇
  2011年   12389篇
  2010年   11282篇
  2009年   10860篇
  2008年   11058篇
  2007年   10506篇
  2006年   9670篇
  2005年   7703篇
  2004年   5582篇
  2003年   4370篇
  2002年   4349篇
  2001年   3841篇
  2000年   3151篇
  1999年   2207篇
  1998年   1456篇
  1997年   1155篇
  1996年   993篇
  1995年   752篇
  1994年   617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18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25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为研究预应力高强钢绞线加固后的RC简支梁的抗弯性能,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4组不同工况的RC简支梁,以体外预应力加固方式对其进行加固,并模拟其受力过程.以预应力度为控制变量,研究高强钢绞线对RC梁的抗弯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高强钢绞线对混凝土梁的抗弯效果可以起到明显提升作用,梁底跨中区域裂缝减少,极限承载力增加,且随着预应力度的提高,构件的加固效果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2.
探讨脉压及脉压指数与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选取规律服药且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脉压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心肌病正常脉压组(19例)和糖尿病心肌病高脉压组(45例),同时选取40例年龄等相匹配且24 h脉压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脉压水平,并对各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心超参数进行分析.DCM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DCM组pro-BNP、baP-WV、24 h收缩压、24 h脉压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M组和对照组心超参数比较:DCM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E/e′高于对照组(P<0.05),e′低于对照组(P<0.05);DCM正常脉压组和DCM高脉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脉压和心超参数比较:与对照组和DCM正常脉压组比较,DCM高脉压组患者24 h收缩压及24 h脉压显著增加(P<0.05),24 h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而空腹血糖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DCM正常脉压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及24 h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M组患者的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其心超参数相关性分析:DCM组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室间隔厚度(r=0.40、0.38,P<0.01)、左心室后壁厚度(r=0.29、0.24,P<0.01)、E/e′(r=0.22、0.15,P<0.05)呈正相关,与e′(r=-0.44、-0.48,P<0.01)呈负相关.DCM患者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DCM患者有影响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脉压及脉压指数是DCM患者心脏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脉压和脉压指数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有相关性,是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是"双高计划"实施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双高"院校急需建设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分析新时代"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特点、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4项推进措施,旨在促进"双高"院校构建适应"双高计划"的新型校企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创新师资团队建设机制,形成高职教育与企业培养共同发展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94.
超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集箱出口区域的过热器管易处于超温运行的环境,产生蠕变应力松弛导致材料失效. 基于Norton蠕变模型,以烟气温度750℃、蒸汽温度600℃、蒸汽压力26 MPa的运行工况,模拟T91过热器管壁在长时间热诱导中产生的应力松弛行为及蠕变分布. 模拟结果显示,过热管应力松弛现象首先发生在管内壁面,随着时间累计沿着径向方向扩散;10000 h后内壁面出现应力松弛且松弛加速;同时管壁面在应力松弛的过程中发生高温蠕变行为,且蠕变行为首先出现在内壁面并沿着径向扩散,内壁面蠕变程度高于外壁面;10000 h后管壁面厚度开始减薄. 研究结果表明: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管超温运行10000 h是蠕变应力松弛到蠕变损伤的时间拐点.  相似文献   
995.
在摇臂式悬架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火星车主动悬架结构,制定了大沉陷时蠕动脱困和抬轮脱困控制策略,并进行了4次整车蠕动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次蠕动行驶均使得火星车从沉陷中顺利脱困;蠕动行驶时,整车平均功率为13.5?18.94 W,最大功率为24.8?52.4 W;6个驱动电机平均电流和最大电流比正常行驶时均相应增加,平均电流增加了9.7%?74.8%,最大电流增加了9.6%?34.5%.结果表明,主动悬架配合蠕动脱困策略可以解决摇臂式悬架存在的松软地面沉陷风险,提高我国火星车在松软火星表面的通过性.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已有相机规划方案应对目标较少或无法做到实时性的问题,从自动实现相机视觉效果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对于动态多目标的实时相机规划方法.首先,通过在多个目标之间构造椭球形的相机空间;之后,获取场景中各目标相对相机的视觉特性,以此来构造非线性规划优化函数.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对目标在相机屏幕上的表现进行实时优化.通过对算法的运算时间、运行效率以及在场景中的运行表现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场景中各目标的视觉效果,对多目标相机规划问题的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以鄂西山区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在溶洞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岩溶的溶洞体积、形态特征、溶腔充填物特征以及涌水通道类型等方面,对鄂西山区岩溶进行分类,得到鄂西山区岩溶发育特征,即溶腔体积不等、形态多样、溶腔充填物种类多、涌水通道复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位置的隐伏溶洞对隧道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影响情况,得出随隐伏岩溶位置变化,围岩应力分布有所不同;溶洞位置由隧道顶部向隧道底部变化过程中,隧道顶部围岩最大沉降由大到小依次为拱肩延长线、边墙一侧、拱脚延长线、拱顶上方、底板下方;随着溶洞位置的降低,隧道拱顶围岩水平最大收敛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拱肩延长线、拱顶上方、边墙一侧、底板下方、拱脚延长线;随着溶洞位置的降低,隧道周边围岩沉降量由大到小均为拱顶、拱腰、拱脚、底板。基于岩溶类型特征、数值模拟围岩应力场、位移变化情况结果,提出岩溶区隧道揭露溶洞处治原则。以花果山隧道为例,开展溶洞处治原则与方法应用,提出针对性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998.
为满足装配式建筑节点接缝混凝土抗震性能的需要,以一种自平衡预应力中空棒为研究对象,研究接缝位置短杆件施加预应力的效果。根据力的平衡机理,对结构内部钢棒施加压力使结构外部钢管协调受力拉伸,达到设计预应力后由螺母锁定,将杆件埋入到装配式节点接缝混凝土,浇筑早强灌浆料,待固结达到预定强度释放反力棒,依靠外螺纹结构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自锚实现接缝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力学性能分析方面,研究杆件张拉阶段、静置松弛阶段应力变化及损失情况,验证了杆件张拉完成至放张前应力存储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杆件放张后应力分布、预应力损失等参数,验证了杆件应用到节点混凝土后传递应力的机理及有效性,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中空棒技术作用于装配式节点接缝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震和耗能能力,对装配式建筑节点混凝土高抗震性能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9.
本系统以STM32F103RCT6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可以一键自动测量容器内液体的重量和液位参数,并显示测量数据、判别液体种类。使用激光与浮板进行液位测量;使用压力传感器与24位AD转化模块HX711进行高精度的重量测量;利用pH值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导电率传感器获得液体不同的物理特性,区分液体种类。系统模块构成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模块、电源模块、激光测距模块、称重模块、传感器模块、OLED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具有多功能、测量准确、反应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结构扩展的非负矩阵分解社区发现算法(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with structure extension, NMF-SE),通过结构扩展,加强相邻节点结构相似性,提高节点间连接的稠密度,从而提高非负矩阵分解在社区发现中的表现。结构扩展过程使节点将自身结构以一定的比例传递给周围的节点,从而使相邻节点间能够得到对方的拓扑结构信息。该过程构造了新的特征矩阵,使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更好地适用于社区发现,在图正则化的半监督任务中能更好地融合先验信息。在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上进行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NMF-SE算法有效提高了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