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0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肼在医药、农药、染料及化工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肼具有致癌、神经毒、内脏损伤等毒性。近年来,对肼的高灵敏性、高选择性识别与传感已成为研究的焦点。在众多肼识别体系中,基于探针分子与肼之间特殊化学反应的反应型荧光探针分子,利用化学反应的专一性,可实现对肼的高选择性识别。化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多个基于不同反应机理的反应型肼荧光探针,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综述了基于不同化学反应的肼荧光探针分子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包括4-溴丁酸酯、邻苯酰亚胺、乙酸酯、活性烯、醛、2-氟-5-硝基苯甲酸酯、4-硝基苯甲酸酯、肉桂酸酯、4,4,4-三氟-1,3-丁二酮、4-硝基苯磺酸酯等识别位点在内的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2.
餐饮废油硅酸钠-活性白土精炼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餐饮废油为试验材料,对硅酸钠-活性白土精炼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后的精炼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和硅酸钠总加量8%,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活性白土与硅酸钠质量比值为4。在最佳条件下精炼率为79.6%,精炼油酸值(KOH)为0.71 mg/g,过氧化值为4.32 meq/kg,符合饲料用油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203.
邻校商业街边界空间作为联系商业街与大学城校园外部空间的特殊地带,是与相邻学校之间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的载体,承担着与学校外部空间资源交换的功能,因此,其空间的处理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大学城内的邻校商业街边界空间普遍存在着交通混乱、空间利用率低、缺乏公共休憩设施、功能形式单一、与校园分离等系列问题。针对现存问题,以昆明呈贡大学城新天地商业街为例,通过SD法对其边界空间进行分析并建立四个优化策略,以促进商业街与相邻学校之间的融合、提升大学城整体空间形象、激活大学城空间活力,为今后类似的商业街边界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4.
目的对5个主要产区的莲子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省份莲子质量差异,并进一步采用近红外分析技术构建莲子多糖的快速预测模型。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莲子多糖的含量;利用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ozide radical,DPPH)清除率测定莲子的抗氧化活性;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构建莲子多糖的快速预测模型。结果实现了5个产地的莲子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精确测定;构建的快速预测模型对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预测准确率较好,模型的训练集均方根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C)为0.0185,测试集均方根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CP)为0.0236;训练集和测试集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达到了0.9592和0.8516。结论本文所构建的快速预测模型能够对不同产地的莲子的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快速预测,为评价莲子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研究激光功率和离焦量对PHS2000型热成形钢激光焊接接头焊缝区及热影响区显微组织、拉伸特性和硬度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结构;利用拉伸实验和显微硬度实验探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激光功率从3 500 W增至4 700 W,焊缝区与热影响区平均晶粒尺寸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拉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焊缝区平均显微硬度值在635HV~651HV内浮动,热影响区平均显微硬度值在434HV~451HV内浮动;离焦量对焊缝区的组织分布有显著影响,不同离焦量下的组织分布均较为分散,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在离焦量为−3 mm时达到最大,为10.67 μm。在不同激光功率和离焦量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值存在上下浮动,焊接接头各区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以焊缝为中心,两侧趋于对称分布。硬度分布规律如下:焊缝区硬度>母材区硬度>热影响区硬度。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与离焦量相比,激光功率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拉伸强度的影响更大。在焊接速度为150 mm/min条件下,设置激光功率为4 100 W、离焦量为−2 mm,此时抗拉强度最大,为1 715 MPa,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85%。  相似文献   
206.
动载荷下炸药晶体缺陷与热点形成的关联是当前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理解热点形成机制及其对炸药起爆和感度的影响对于炸药安全性评估和研制安全弹药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ReaxFF反应力场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含圆柱形孔洞的炸药单晶奥克托金(HMX)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孔洞尺寸和双孔洞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下孔洞的塌缩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孔洞上游的塑性变形、上游原子向孔洞中心和下游运动形成流动原子、流动原子与下游碰撞。热点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流动原子与下游碰撞使得动能转换为热能导致温度快速升高。热点的高温诱发了局部化学反应,HMX分子中N─NO2键断裂生成NO2是主要的初始反应机制。圆柱形孔洞的塌缩过程和热点形成机制与球形孔洞是相似的,但圆柱形孔洞的汇聚效应更弱、形成的流动原子速度更低,导致热点温度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更弱。此外,圆柱形孔洞在塌缩过程中在其周围形成了剪切带,这在球形孔洞中没有出现。随着孔洞尺寸的增大,流动原子的速度提高、剪切带变宽、热点温度升高且面积增大,进而引发了更剧烈的化学反应。对于沿冲击方向排布相距一个孔洞...  相似文献   
207.
针对铣削加工机器人低刚度特性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对机器人的刚度建模和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研究。以ES165D型号的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机器人关节变形、臂杆变形和臂杆重力对机器人末端变形的影响,建立了机器人整体刚度模型;通过机器人末端受力变形试验,可知末端变形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15%,证明了机器人刚度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基于机器人刚度模型对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路径进行补偿,补偿后加工路径的平均距离误差相对补偿前降低37.39%。  相似文献   
20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性和膳食纤维类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膳食纤维在治疗人类心血管疾病、降血糖、治疗肥胖、抗腹泻、抗动脉硬化、降胆固醇、降血压和抗癌方面具有重要的活性功能。青稞是我国山区重要的农作物,随着越来越多的青稞产品进入市场,其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很多青稞麦麸副产物的产生,这些副产物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淀粉去除是获取膳食纤维最重要的技术工艺之一,但是相关的研究和报道较少。该研究基于此,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青稞麦麸膳食纤维制备过程中的淀粉去除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稞麦麸膳食纤维制备过程中的淀粉去除率最佳加工工艺为料液比例1∶29、酶解温度78℃、淀粉酶用量0.8%和酶解时间110 min,此时淀粉去除率为48.77%。  相似文献   
209.
210.
为阐明浸出油茶籽油精炼前后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甲醇对不同精炼阶段油茶籽油进行萃取,通过打孔法研究了不同精炼阶段的油茶籽油及其甲醇萃取液和甲醇萃取余相的抑菌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精炼前后油茶籽油甲醇萃取液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以SIMCA 16.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变量重要性投影分析(VIP)和t检验,寻找显著变化的差异性成分。结果表明,不同精炼阶段的油茶籽油及其甲醇萃取液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甲醇萃取液的抑菌活性优于相应油茶籽油,而甲醇萃取余相没有抑菌活性,此外,油茶籽油及其甲醇萃取液抑菌活性随着精炼程度的加深呈减弱的趋势。浸出油茶籽油甲醇萃取液中鉴定出47个化学成分,包括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以3-对香豆酰基奎宁酸为主的酚类成分,其中油酸、亚油酸、儿茶素类化合物、绿原酸、葛根素、α-生育酚和胡萝卜素等20个成分在精炼后明显降低或者消失。油茶籽油精炼前后化学成分变化明显,抑菌活性也显著降低,根据成分分析结果和抑菌活性考察推测油茶籽油中的抑菌活性物质可能是儿茶素衍生物、绿原酸、葛根素、胡萝卜素、α-生育酚和3-对香豆酰基奎宁酸等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