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91.
光纤传感技术用于监测纤维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智能化的在线监控技术是提高复合材料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的有效途径,在线监控系统需要有先进的传感器。本文根据层合结构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提出采用光纤微弯传感器测量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完成了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监测,并与动态介电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2.
光纤传感器在民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降低建筑结构的维修与维护成本,增加结构安全可靠程度,对建筑结构的健康状况在线监测与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光纤传感器相对于传统监测手段具有体积小、与结构相容性好、灵敏度高、具有线性响应、信带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抗衰减能力强、安装方式灵活和可进行长期在线监测等特点,因此用于监测民用结构的研究非常活跃,新的传感器不断出现,并且已经开始在实际施工当中尝试进行如应变、应力、裂纹、振动等对安全至关重要的信息的监测,根据用途对适用于民用建筑结构的光纤传感器进行归纳分析,介绍了其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在应用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对光纤传感器在民用建筑结构中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指导性观点。  相似文献   
93.
厚截面构件RTM注射工艺树脂流动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厚截面构件的RTM工艺过程,研究了三维树脂流动问题。基于六面体单元,采用有限单元/控制体积方法,开发了三维树脂流动过程模拟程序HEXCV。与解析解比较验证了HEXCV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算例研究表明,HEXCV程序可为工艺过程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先进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和化学流变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HD03环氧树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固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符合自催化固化反应模型。由试验确定了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发现在树脂的固化后期,固化反应由化学反应控制转变为扩散控制。用以绝对反应速率理论为基础的化学粘度分析模型研究了较高温度范围内HD03环氧树脂的等温粘度和变温的动态粘度变化。用MCR 300流变仪测量并计算了HD03环氧树脂的等温粘度和动态粘度。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5.
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对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其机理十分复杂。通过设置一系列固化压力历程以产生不同水平的孔隙率,采用超声C扫描、显微镜分析和酸解法对孔隙的分布、形状、尺寸和体积含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讨论了孔隙率对层压板层间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性能下降的临界孔隙率值。结果表明:孔隙率对性能的影响只受孔隙含量、分布、尺寸和形状等的影响,而与产生方式没有直接联系。本文作者的研究将工艺参数、孔隙率和性能有机地联系起来,体现了复合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一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监测复合材料层板疲劳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光纤光栅 (FBGs) 作为疲劳计监测了复合材料层板在等应力幅疲劳测试过程中的应变变化,该变化反映了复合材料在疲劳过程中刚度的衰减规律。试验结果验证了FBGs传感器的疲劳监测能力。FBGs不仅能够埋入复合材料中反映材料疲劳过程中的刚度衰减,而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在经过高达106次循环周次后,依然保持良好的传感能力。FBGs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为复合材料服役过程中的损伤监测、寿命评估以及材料破坏失效阶段的预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7.
富勒 激发态吸收光限幅研究在富勒烯光电子领域潜在应用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介绍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激发态吸收光限幅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8.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VARI)制备了四种无纺布(聚酰胺(PA)、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聚酯(PEs))层间改性的玻璃纤维/环氧乙烯基酯树脂(GF/EVER)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温度为20℃下进行落锤冲击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层间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响应特性和...  相似文献   
99.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室温拉伸检测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空气硬化钢S800AH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硬化钢在空冷状态下即获得了大量的马氏体和粒状贝氏体;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空气硬化钢的奥氏体化程度增加,强度先升高后略有下降,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在90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781 MPa和1007 MPa。空气硬化钢具有较高的抗回火性能,当回火温度在500℃以下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仍高于700 MPa和800 MPa。回火过程中细小弥散的析出物抑制了回复与再结晶,同时具有析出强化作用,使得钢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  相似文献   
100.
基于CAPP的复合材料产品分类模糊推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材料产品,在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基础上,总结出适于复合材料成组技术的推理方法,即模糊分类推理算法.论述了复合材料模糊分类方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主要步骤及算法,重点介绍复合材料产品分类的具体例子. 实例表明了模糊分类方法在复合材料产品编码及分类中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为复合材料CAPP专家系统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