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轻工业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本论文考察了三种添加剂-乳酸链球菌素(Nisin)、山梨酸钾,植酸钠对生孢梭茼(Clostridium sporogene)的共同抑制作用.采用中心旋转回归试验优化了三种添加剂的添加浓度,用曲面响应法对影响生孢梭菌抑制效果的Nisin、山梨酸钾和植酸钠的最佳添加水平范围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所建立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得到复合防腐荆的最佳配比为Nisin0.04%、山梨酸钾0.04%、植酸钠0.002%,此时的抑制菌率可达95%以上.所选用的二次多项模型具有高度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以柚子砂囊形变程度为参数,考察了不同机械挤压程度对沙田柚、白肉蜜柚和红肉蜜柚砂囊物理破损程度、营养成分、色泽及柚皮苷、柠檬苦素等苦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挤压对柚子砂囊的色泽、总酸含量影响不大。随着机械挤压程度的增加,3个柚子品种砂囊的汁液流失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柚皮苷含量、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抗坏血酸含量、原果胶含量均下降,可溶性果胶和脂肪含量在机械损伤致形变程度为40%时达到最大值。与白肉蜜柚和红肉蜜柚相比,机械损伤导致沙田砂囊总糖含量下降2.89%,柠檬苦素含量增加64.12%;柚皮苷含量增幅较大,增幅为17.48%。本研究表明,机械挤压越大对柚子砂囊损伤越大,而引起的苦味物质累积则因柚子品种而异,其中机械损伤引起沙田柚苦味的增加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3.
为降低鲜切菠萝蜜在贮藏和流通过程中出现的褐变、胀袋、质地软化等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保鲜方式(静电场联合低温、二氧化氯溶液处理联合低温)贮藏鲜切菠萝蜜,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其菌落总数、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相对电导率和维生素C含量,比较不同保鲜方式下鲜切菠萝蜜的品质变化。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静电场保鲜可显著(P<0.05)延缓鲜切菠萝蜜的外观、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以及可滴定酸、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二氧化氯液处理可减缓鲜切菠萝蜜的可滴定酸上升,但对鲜切菠萝蜜的外观、色泽、硬度和相对电导率具有负面影响。两种保鲜方式下,鲜切菠萝蜜的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含量介于5.66~7.24 mg/100 g之间;其菌落总数均小于1.0×103 CFU/g。综上分析,较于普通低温保鲜和二氧化氯处理联合低温保鲜,静电场联合低温贮藏鲜切菠萝蜜的保鲜效果更优,品质保持更好。  相似文献   
24.
以冬瓜、桑椹、白砂糖、花生油等为原料制作低脂低糖冬瓜桑椹果蔬馅料。该文探究了桑椹果浆、白砂糖粉和玉米淀粉液的添加量对馅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测定硬度、胶黏度和咀嚼度等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参数确认最佳配方。以冬瓜质量100.0%浆计,单因素试验中,桑椹、白砂糖、玉米淀粉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30%、6%和2%时,馅料的感官评分最高;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花生油2.5 wt%、桑椹30.0 wt%、白砂糖6.0 wt%、玉米淀粉溶液1.5 wt%。所得冬瓜桑椹馅料色泽油光滑亮、紧致、有桑椹和冬瓜的特有气味、酸甜适中、口感细腻、软硬适中;馅料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别46.22 wt%、30.07 wt%,水分和脂肪含量分别为39.48 wt%、1.04 wt%。有机酸总含量为1.87 g/kg,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酒石酸703.40 mg/kg、苹果酸453.34 mg/kg和丙醇二酸418.55 mg/kg,花青素含量为2.89 mg/g,兼具冬瓜和桑椹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正己醛、正辛醛和柠檬烯,相对含量分别为8.06%、4.13%和1.58%。在室温条件下(25 ℃)冬瓜桑椹馅料保质期为30 d。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荔枝果汁在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将荔枝原汁经超高温处理后,分别在4,25,37,50℃下贮藏,测定果汁的褐变度、色泽、pH值、固形物含量、蔗糖、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果汁在贮藏过程中,4℃下A420变化不显著,25,37,50℃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A420逐渐增大;4,25,37,50℃下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都呈缓慢上升趋势;蔗糖含量4℃下无明显变化,25,37,50℃下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抗坏血酸含量4℃下缓慢下降,25,37,50℃下抗坏血酸含量下降较快;氨基酸的含量在4,25℃时变化较小,但是在37,50℃下氨基酸含量下降较快。进一步说明低温贮藏效果优于普通贮藏,尤其荔枝的营养成分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枸杞馅料贮藏过程中褐变主要途径,将枸杞馅料置于4、25、37℃条件下贮藏60 d,分析枸杞馅料贮藏期内褐变度、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 5-HMF)、类胡萝卜素、总酚、还原糖和氨基态氮等指标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枸杞馅料褐变度、5-HMF含量均上升,而类胡萝卜素、总酚、还原糖和氨基态氮含量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7℃条件下,其褐变度与上述指标均显著相关(P<0.05),说明其贮藏过程中褐变来自于类胡萝卜素降解、多酚氧化和美拉德反应等多种途径的共同作用。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枸杞馅料褐变度影响较大,其褐变度变化与各组分含量变化具有不同步性,25、37℃条件下,其褐变主要由总酚等活性物质氧化及美拉德反应共同导致,而37℃条件下,其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可为枸杞馅料的贮藏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