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板条马氏体纳米结构化与超级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低碳低合金30CrNiSiMoV钢,研究了预应变淬火实现板条马氏体组织纳米结构化的工艺技术。经对具备这种纳米结构化组织的钢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发现其强度远超出了此类钢的常规极限水平:其抗拉强度达到1800MPa以上,屈股强度超过1700MPa;并且仍保持高的塑韧性,δ≥10%,αk≥40kJ/cm^2,冲击断裂的裂纹扩展功Ap≥20J。  相似文献   
42.
纳米W-Ni-Fe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观察化学共还原法制备的纳米W—Ni—Fe复合粉末;同时研究添加纳米复合粉末对W95Ni.5Fe1.5高密度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还原法制得的W-Ni—Fe复合粉末粒度在30nm左右,分布均匀,形状呈不规则状;掺杂纳米复合粉末可以改善组织分布,提高合金性能,当添加纳米复合粉末的质量所占比例为33.3%时,所制得的W95Ni3.5Fe1.5合金密度、致密性最高,硬度较好。  相似文献   
43.
对W6Mo5Cr4V2高速钢奥氏体化后以1.5×10-2/s的形变速率在1150℃~750℃等温形变后的热变形组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渡钢在1050℃或更高温度形变时才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形变温度越高,发生再结晶所需的形变量越小.而在950℃或更低温度下形变仅发生动态回复。热形变诱发析出了NaCl晶型的MC型碳化物。由于热变形和碳化物的诱发析出.使得形变后的淬火组织中的位错亚结构增多。  相似文献   
44.
渗氮对钢的气蚀与磨蚀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渗氮对0Cr13Ni4Mo、Q235、16CrNi4Mo和12Cr4Ni4Mo4V四种钢气蚀与磨蚀特性的影响。发现渗氮可使Q235、16CrNi4Mo和12Cr4Ni4Mo4V三种钢的耐气蚀与磨蚀性能显著提高,却使0Cr13Ni4Mo(不锈钢)的耐气蚀性能明显下降,但能使其耐磨蚀性能提高。分析认为,这与气蚀、磨蚀机理及渗氮层的力学、物理化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5.
化学法制备Al2O3包覆TiH2颗粒发泡剂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非均匀成核法 ,以 pH缓冲溶液作沉淀剂 ,研究了Al2 O3 包覆TiH2 粉末的包裹技术。结果表明 ,Al3 浓度对包覆层显微结构有影响 ,当Al3 浓度为 0 .0 5mol/L ,pH值为 4.5时 ,可以获得好的氧化铝前驱体包覆TiH2 颗粒 ,经 35 0℃煅烧可得到均匀、致密的Al2 O3 /TiH2 包覆颗粒。当包覆层厚大于 1.42 μm时 ,Al2 O3 /TiH2 包覆颗粒释放氢气过程被显著地延迟 ,这种延迟效应对泡沫铝制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采用Al2 O3 /TiH2包覆粉体作为发泡剂 ,成功制备出多孔泡沫铝材料。  相似文献   
46.
对W6MO5cr4V2钢1240℃奥氏体化后、在1150℃以1.5×10 ̄-2/s的形变速率筹温形变0%~65%,并在270℃等温淬火,560℃3次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在1050℃或更高温度形变会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形变诱发析出了MC型碳化物,而使贝氏体中具有大量的碳化物颗粒;形变使等温淬火、回火组织的强度、硬度及韧度均有所提高,在1050℃形变15%~20%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47.
Ru对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等温凝固实验与差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无Ru和含 3.0 %(质量分数 )Ru的两种低Cr高W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到两种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凝固组织、凝固顺序图和凝固特性曲线。结果显示 :Ru的加入对低Cr高W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液相线温度无明显影响 ,但对初生MC碳化物以及γ γ′共晶的析出温度有明显作用。Ru是一个偏析倾向很弱的元素 ,且不改变其他合金元素的偏析特性。加Ru可以起稳定γ的作用 ,能有效抑制大块初生M6C碳化物的形成。显示了Ru对低Cr高W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显微组织稳定性的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48.
青铜(QCr0.5)固溶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铬青铜(QCr0.5)固溶时效处理前后显微组织,物相结合和相关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铬青铜热处理后硬度显著提高,电导率亦有上升。铬青铜的强化是合金中Cr原子或第二相(Cu2Cr2O4)在晶界上析出,合金内部的位错发生胞状转变,生成亚晶结构,以及第二相物质的弥散分布造成的。  相似文献   
49.
高速钢形变等温淬火的力学性能及其强韧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W6Mo5Cr4V2钢奥氏体化后,在1150℃~750℃以1.5×10-2/s的形变速率等温形变0%~65%,并对270℃等温淬火、560℃回火后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变使等温淬火、回火组织的硬度、强度和冲击韧度均有所提高,1050℃形变15%~20%具有最佳强韧性配合。并根据力学性能与组织变化的关系,提出了组织细化强韧化、位错强化、碳化物沉淀强化和锯齿状晶界韧化的强韧化机理,其中锯齿状晶界韧化对最佳强韧性配合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0.
Cr12MOV钢的隐晶马氏体及其强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Cr12MoV 钢的隐晶码氏体及其强韧化进行了研究。电镜分析表明,Cr12MoV 钢的淬火隐晶马氏体的微观形态与亚结构随淬火奥氏体化温度不同而异。950℃及其以下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可获得单一的板条状位错融隐晶马氏体;而经950~1100℃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则获得了由针(片)状孪晶马氏体与板条状位错马氏体构成的混合隐晶马氏体组织,并且孪晶马氏体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而增多。经机械性能试验发现,隐晶马氏体的微观形态与亚结构对钢的强韧性有直接影响。因此,为了使Cr12MoV 钢得到最有效的强韧化效果,不仅要均匀化和细化钢中的碳化物,而且要控制钢中隐晶马氏体的微观形态与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