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7篇
  免费   981篇
  国内免费   615篇
电工技术   777篇
综合类   822篇
化学工业   878篇
金属工艺   541篇
机械仪表   598篇
建筑科学   662篇
矿业工程   269篇
能源动力   217篇
轻工业   1047篇
水利工程   383篇
石油天然气   318篇
武器工业   104篇
无线电   8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3篇
冶金工业   250篇
原子能技术   108篇
自动化技术   124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螺旋藻功效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分别对螺旋藻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条件为37℃,72 h),分析了四种乳酸菌发酵处理后的螺旋藻发酵上清液和发酵固形物醇提液的主要功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表明,利用各菌种进行螺旋藻发酵后的上清液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植物乳杆菌处理增幅最高可达39.8%;干酪乳杆菌处理上清液中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41.3%;不同菌种发酵固形物醇提液中总酚、藻蓝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总酚下降幅度为22.5%~30.1%,藻蓝素为97.5%~99.5%,类胡萝卜素为86.9%~94.5%,然而发酵上清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5.6%~6.5%,发酵固形物醇提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提高了7.4%~8.3%,表明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了新的抗氧化成分。此外,不同菌种之间发酵上清液和固形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明显差异,表明乳酸菌菌种对于螺旋藻发酵代谢产物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做青是乌龙茶香气品质形成的核心工艺,为明确做青过程中摇青机械力对茶叶脂肪族类香气形成的影响,以乌龙茶品种毛蟹(Camellia sinensis cv. Maoxie)的鲜叶、摇青叶及未摇青等时间摊放叶(简称摊放叶)为供试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脂肪族香气前体物质亚油酸、亚麻酸及愈伤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摇青机械力能显著降低鲜叶中的亚麻酸及亚油酸含量(P<0.05),摊放处理仅能显著降低鲜叶中亚油酸的含量(P<0.05),摊放叶中愈伤酸的含量虽然较鲜叶有所降低,但仍旧显著高于摇青叶(P<0.05)。通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脂肪族类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摇青叶的C6醛类相对含量明显降低,C6醇类和叶醇酯类衍生物相对含量增多;而摊放叶中C6醛类、C6醇类和叶醇酯类的衍生物相对含量均远低于摇青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表明,LOX1、ADH基因在摇青叶中表达量最高,LOX2、LOX3、HPL基因在摊放叶中表达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叶态中LOX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6醛类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C6醇、叶醇酯类衍生物含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ADH基因表达水平与叶醇酯类衍生物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而LOX2、HPL基因表达水平与脂肪族类香气含量间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LOX1、ADH基因在做青过程中的上调表达可能与乌龙茶花果香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以宁夏滩羊脂质为研究对象,基于OmicsBean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云平台,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冷鲜贮藏期为0、4、8、12?d滩羊脂肪的差异代谢物,找出风味物质的前体、中间体。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的种类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的种类随贮藏期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贮藏8?d时,次黄嘌呤、丙氨酸及苏氨酸的含量显著上升,说明与甜味、苦味有关的风味物质前体在贮藏中已产生。而脂肪产生的多种风味物质前体如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显著下降,说明在此期间脂肪酸代谢活跃。因此,研究宰后脂肪代谢随贮藏时间的推移变化,能为冷鲜滩羊肉生产技术改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医院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临床科室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四川省某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包括8名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送检各类标本分离出SA(Staphylococcus aureus)可疑菌落1874株,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MSSA和MRSA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51.31%,74.33%)、伤口分泌物(21.52%,8.96%)和脓液(10.07%,7.92%)。725株MSSA临床分离率依次为门诊(27.17%)、呼吸科(15.45%)、ICU(10.21%)、神经科(8.55%)和口腔科(5.52%),1149株MRSA依次为ICU(33.16%)、神经科(11.66%)、呼吸科(9.75%)、儿科(7.57%)和妇产科(6.27%)。耐药性结果表明,MSSA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林敏感,对青霉素G、红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依次为89.38%、56.69%、21.51%外,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率均18.00%; 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林敏感,对苯唑西林、莫西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G、四环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MSSA。结论四川省某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临床分离的SA以MRSA为主, MSSA和MRSA在标本来源、科室分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MRSA耐药情况更为严重,明显高于MSSA。若要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风险以及病人的治疗方案,应分别考虑MRSA和MSSA的感染来源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浙江省主要海产品中铬(Cr)的含量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浙江省沿岸海域21种海洋经济种中的Cr元素含量。以样品检测结果为数据基础,分析海产品中Cr元素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检测结果评价不同海产品中Cr元素的污染程度;同时结合第五次中国总膳食研究调查数据,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方法计算Cr元素的危害商数(target hazardquotients, THQ),并进行食用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贝类污染指数(pollution index, Pi)为0.796,属于中度污染;虾类、蟹类和头足类Pi值分别为0.282、0.260和0.352,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鱼类Pi值为0.148,为未受污染水平。5类海产品的危害商数THQ为0.046~0.208,均小于安全基准值1。结论浙江省主要海产品对人体不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快速检测水发产品中甲醛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以4-氨基-3-联氨-5-巯基-1, 2, 4-三氮杂茂(4-amino-3-hydrazine-5-mercapto-1, 2, 4-triazo, AHMT)法(比色卡法)、AHMT法(分光光度法)和乙酰丙酮法(分光光度法)作为水发产品中甲醛的快速检测手段。试样中的甲醛经提取后, 在碱性条件下与AHMT反应, 再被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络合物或在沸水浴条件下与乙酰丙酮反应, 生成黄色物质。通过比色进而建立的快速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结果 经方法学验证表明, 以竹笋、牛肚、银鱼作为空白基质的检测限为5 mg/kg, 3种方法的灵敏度均≥95%、特异性均≥85%、假阴性率均≤5%和假阳性率均≤15%。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 灵敏度高, 可适用于水发产品中甲醛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离子缓凝剂(IAD),借助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了IAD的分子结构.采用化学需氧量(COD)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IAD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吸附速率方程,由Arrhenius方程,得到Ea=7.75 kJ/mol.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当温度升高,吸附平衡常数减小,求得热力学参数△H=-11.48 kJ/mol,AS=89.05 J/(mol·K),AG<0,吸附为放热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998.
Asphalt concrete (AC) overlays placed over old asphalt pavement have become an alternative to repairing and reinforcing pavements. The strength contributed by the AC overlay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of the pavement material.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nisotropy, modulus gradient properties,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AC overlay and old pavement contact plane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AC overlays, as well as 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AC overlay b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SA).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the AC overlay were numerically obtained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the aid of ABAQUS, a commercial program. Variations in the AC overlay’s modulus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contact state between the AC overlay and AC layer were considered. The SA is based on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method. Compar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in terms of surface deflection,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anisotropy model against those corresponding to the isotropic model under static loads show that th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had greater effects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AC overlay.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in the AC overlay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output parameter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Therefore, future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reinforcement and repair of pavements should consider th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of the pavement materials.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膀胱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膀胱癌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6月至2018年3月共收治32例晚期膀胱癌伴出血患者,其中移行细胞癌(TCC)30例,鳞状细胞癌(SSC)2例。所有患者均行超选择膀胱动脉插管,先行顺铂+吡柔比星灌注化疗,再以碘化油-吡柔比星乳剂以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血管,疗程间隔时间1~3个月。结果 32例患者共行98次栓塞治疗(平均每例3.1次),其中29例(90.6%)首次术后48 h内完全止血,另外3例再次介入治疗后完全止血。平均随访20.2(6~72)个月,半年生存率为93.8%(30/32);22例(68.8%)患者血尿未复发。10例患者随访期间血尿复发,其中8例再次栓塞,另外2例保守治疗; 16例患者(50.0%)在TACE之前需要输血平均3.5(1~8)单位,TACE后仅3例(9.4%)需再次输血。术后2周血红蛋白水平由术前的(85.2±16.9) g/L明显增高至(102.1±17.4) g/L(P<0.001)。随访期间无与介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轻度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和尿路刺激征,均在3~7 d后消失。本组患者末次治疗后1个月CT或MRI影像资料显示,病灶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8例,稳定(NC)3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84.4%,疾病获益率(CR+PR+NC)为93.8%。结论 对于晚期膀胱癌伴出血患者,采用碘油-化疗药乳剂超选择性栓塞膀胱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Gemini表面活性剂对蒙脱土进行插层改性制备得到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OMMT/聚苯乙烯(PS)母料,将OMMT/PS母料与聚乙烯(PE)熔融共混制备得到OMMT/PS-PE复合材料。研究了蒙脱土的插层改性对OMMT/PS-PE复合材料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OMMT进行FTIR、XRD、TG表征,结果表明Gemini表面活性剂成功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通过S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OMMT/PS-PE复合材料相结构、分散相粒径的及相态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PS分散相的粒径逐渐减小;当OMMT含量为2.5wt%时,OMMT/PS-PE复合材料的相形态由“海-岛”转变为双连续结构。与未添加OMMT的PE-PS树脂相比,OMMT/PS-PE复合材料弯曲模量和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约18%和近5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