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4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209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285篇
化学工业   169篇
金属工艺   1384篇
机械仪表   180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87篇
冶金工业   118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Ti-6Al-4V钛合金为例,研究了韧性双相合金不同温度保时相颗粒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α相颗粒粗化的同时,还伴随着α相形貌由“短棒状”向等轴状转变。在800℃和600℃保温时,α相颗粒粗化机制均为Al原子从其他α相颗粒中沿晶界或相界以一维扩散的方式转移到粗化的相颗粒上来。α相颗粒形貌的改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颗粒内部物质的转移为主;第二阶段为其他α相颗粒物质沿晶界或相界扩散到颗粒比较短的方向上以使该颗粒等轴化。对于800℃保温,第一阶段为颗粒内部Al原子以晶格扩散的方式转移;600℃时,颗粒内物质的转移则沿晶界或相界以一维扩散为主。  相似文献   
82.
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制件界面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守靖  姜巨福  王迎 《锻压技术》2003,28(3):33-36,43
通过2A12液态铝合金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工艺试验、扫描电镜和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成形的大高径比制件界面处的力学性能,总结除了工艺参数对界面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制件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浇注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施加的压力、浇注层数和加压前停留时间是影响界面处力学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740℃、模具预热温度为480℃、施加的压力为500kN(比压为218.4MPa)、浇注层数为3层、加压前停留时间为5s时界面处的力学性能最好,微观组织具有等轴晶特点。  相似文献   
83.
本文应用TEM和M(o)ssbauer谱系统研究了Fe-25Cr-12Co-1Si合金在分级回火过程中磁性能与微观组织以及超精细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分级回火进行,合金磁性能不断提高主要是源于其微观组织中调幅分解产生的α1和α2两相的饱和磁化强度差别的增加,这种差别是由两相成分差别导致的.调幅分解生成的单畴粒子的形状各向异性不是Fe-Cr-Co合金在分级回火过程中磁性能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4.
热变形参数对Ti-15-3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及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萍  薛克敏  吕炎  谭建荣 《金属学报》2002,38(2):145-148
通过等温压缩试验和金相分析研究了热变形参数对Ti-15-3(Ti-15V-3Cr-3Sn-3Al)合金固溶处理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等效晶粒尺寸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增加而减小,再结晶程度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增加而增大,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等效晶粒尺寸及再结晶晶粒体积百分数与变形程度,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间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很好地预测热变形参数对Ti-15-3合金固溶处理后显微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多点“三明治”成形是一种针对小批量多曲率板材工件制造而提出的新成形方法。用该方法成形时,上模采用聚氨酯模具,下模为型面可调节的多点模具。为了使多点模具型面连续化和消除工件表面的压痕,在成形过程中使用了金属护板和弹性垫板。由于工件板材两侧都和聚氨酯相接触,因此成形后工件的表面质量好。为了研究采用多点“三明治”成形复杂三维曲面工件的成形过程以及成形可能会出现的表面缺陷,文章选用马鞍面作为目标形面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用于提高工件的贴模程度,通过改变上模形状的分步成形方法,并得到了Q235B板材厚度和可成形马鞍形工件深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86.
Ti6Al4V合金等离子体基离子注氧层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氧技术(O2-PBⅡ)对Ti6Al4V合金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实验过程中改变注入离子能量的工艺参数,负脉冲偏压分别为10、20、30 kV,离子注入过程中样品台通油冷却以实现低温注入;用XPS对离子注氧层的深度、成分及化学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注入离子能量的增加,Ti6Al4V合金表面改性层的深度明显增加,改性层的外层由一定厚度的TiO2组成,外层与内层基体之间存在Ti2O3和TiO;Al元素在改性层的外层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且该氧化物趋于表面生长;在表面改性层的外层未发现V及其氧化物.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等离子喷涂法制备ZrO2Ti系功能梯度涂层。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功能梯度涂层是可行的,涂层与基体除以机械咬合方式结合外,还存在着少量冶金化学反应结合,添加Ni/Al和SiO2有助于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88.
采用熔融淬火技术制备了0.2 mol% Er2O3、1 mo l% Yb2O3、0.1 mol% Tm2O3和x mol% Pr6O11( x=0.25、 0.3、0.35和0.4)掺杂的65TeO2-15ZnO-10Na2O-10WO3系碲酸盐玻璃,通过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差热扫描曲线(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玻璃样 品的抗析晶性和热稳定性 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玻璃样品具备良好的抗析晶性,析晶温度和转变温度差值为140 ℃,具有较好 的热稳定性。吸收光谱结果显示,Er3+/Yb3+/Tm3+/Pr3+共掺碲 酸盐玻璃在980 nm处有较强的吸收峰,故可 以采用980 nm泵浦源对该玻璃样品进行激发。在1 200—2 000 nm近 红外波段范围,玻璃样品存在峰值中 心为1.35 μm、1.53 μm和1.8 μm 3个波段发射峰,且3个发射峰的荧光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a, FWHM)均大于100 nm,其覆盖了光信号传输的E、S、C和C+L 4个波段,大幅度地提高了掺铒 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的放大带宽。  相似文献   
89.
采用不同铒含量的7组Al-20Cu-9.6Si-xEr钎料分别对SiCp/A356复合材料进行了真空钎焊。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接头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通过剪切实验对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剪切断口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后,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明显提高。当w(Er)=0%时,钎缝处SiC颗粒聚集严重,接头强度为43.5MPa;当w(Er)=0.05%时,钎缝边界无SiC颗粒的聚集,接头强度最高,达到68.6MPa;当w(Er)=0.1%-0.4%时,钎缝处SiC颗粒聚集趋势减弱,接头强度值在45.3-50.5MPa之间;当w(Er)=0.5%时,SiC颗粒分布在钎缝内部,接头强度明显提高,达到62.2MPa。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焊管液压胀形过程的变形行为,在管材胀形性能测试系统上进行了不同长径比条件下低碳钢(STKM11A)薄壁焊管的胀形实验,获得了焊管的壁厚分布规律、胀形区轮廓形状、极限膨胀率和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管材焊缝区的减薄率仅为2.4%~5.5%,等效应变仅为0.05~0.10,变形程度相对母材区较小,主要发生几何位置移动。环向壁厚的最薄点位于以焊缝为中心的对称两侧士30°位置处。随着胀形区长度增大,管材破裂压力、减薄量、极限膨胀率均发生减小,胀形区轮廓逐渐偏离椭圆形,当长径比达到2.0时,已不再适合用椭圆函数描述。此外,胀形区长度增大过程中,管材从双拉向平面应变状态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焊管的成形极限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