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7篇
建筑科学   57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规划区划定的研究,多从"需要"出发,而对于相关的法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规则研究较少,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指出规划区成为各级政府在规划管理上的分权工具,出现了分类、分级、层叠等复杂现象。通过对城乡规划法颁布后规划区划定的实践的分析,指出规划区在划定中具有扩大化、强调管理等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市规划区划定的原则和城市规划区內镇、乡村规划区层叠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越来越突出的“千城一面”问题,很多城市开展了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工作.就当前我国城市风貌规划编制方法与思路来看,大多立足于规划成果的全面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严谨性,这种“大而全”的规划成果较少考虑与规划实施管理的衔接,导致规划成果常常被“束之高阁”.现以城市风貌规划成果的可实施性为研究导向,力使规划成果更贴近规划管理,更为直接地实现风貌控制目标.并探索建构了面向实施的城市风貌规划编制体系和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与规划体系转型——基于乡村视角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缩小城乡差距、化解城乡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战略任务,城市规划学科也迫切需要拓展对乡村地区发展和乡村规划的研究。从乡村发展角度,分析乡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保护乡村地区活力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策取向;围绕现行规划体系转型和乡村规划的地位,提出需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和乡村地区规划整体内容的区域规划,实现规划体系由城镇规划向区城规划、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多级体系的转变,并进一步讨论乡村规划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以及规划研究、规划实践及规划教育等方面亟待拓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情景规划较传统规划方法而言,是处理未来不确定性和复杂环境的有效工具.以酒嘉区域一体化空间布局为例,针对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下情景规划作了初步探索.研究提出了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命题;提倡了一种区别于以往区域一体化空间布局将焦点集中于城市间利益关系协调的规划思维:重视区域一体化中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产生的复杂利益关系及其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产生的外部驱动力;在区域一体化空间布局的决策过程中引入情景规划,建立了处理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下的复杂和不确定性环境的情景规划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淑琳 《规划师》2013,29(8):92-97
研究探讨了荆州市国土空间划分的基本思路和主导因素,设定"县域"为分析评价单元,通过定性分析判定一部分区域的国土功能区的类型划分,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最终形成国土功能区划方案,并对不同功能分区发展的政策导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对于荆州市这样自然环境条件区域分异明显、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市域内交通指向主导经济布局的地区,在划分国土功能区时,应综合考虑应用市域单元、乡镇单元两种尺度,避免"一刀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在即.文章首先讨论了在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背景下需要关注“三农”问题和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进而阐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本质特征,分析其历史贡献和当前面临的制度困境,在此基础上研究主张私有化的激进土地制度变革及坚持集体化的保守土地制度变革两种不同的方式,及其与不同的城镇化策略结合后将会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的选择上,笔者反对集体土地的私有化,而倾向于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内部进行具体制度设计的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7.
封海波 《建筑知识》2013,(10):96-97
绥化市是东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大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以此为出发点,力求探索一种适合农业地区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规划将城市周边的生态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了指状发展作为城市新区拓展模式,提出了“生态优先,田园绿城”的发展原则和空间发展的三大策略,实现了城市与田园的共生共存,彰显了城市特色,为都市农业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契合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及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县域空间是城乡多样化空间的典型代表.也是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本文从关注镇村地区的发展诉求.保证其在县城整体空间发展中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出发.结合县城空间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及多种途径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诉求.探讨在县总体规划框架下开展次区域规划引导。明确县总体规划框架下的次区域规划应承担的功能.总结已有规划实践存在的问题.以青县城乡总体规划为例.探索如何通过次区域规划的编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城市的发展重心逐步转向老城内部的有机更新和内涵式增长,其发展不断面临保护与开发的双重压力,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成都老城实践,从城市设计的视角探讨保护和活化的内涵、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在保护方面,梳理历史资源和历史空间肌理,奠定城市的基本空间格局;在功能活化方面,对功能进行整合与活化,重塑历史城区的价值和活力;在城市空间设计方面,以空间触媒激活地区发展,实现历史城区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基础理论的解析,提出了整体发展性、可持续性、动态适应性三个方面的建设原则,并从优化网络结构和联合社会资源两个层面,对其建设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