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5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49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水 -甲醇为流动相和InertsilODS3为固定相 ,系统地研究了银杏萜内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上保留行为。研究表明 ,银杏萜内酯容量因子的对数和流动相中甲醇含量呈线形关系 ,其相关系数γ大于 0 .965。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某化工原料公司生产中产生3种不同性质的工艺废水(简称1、2、3号废水),水量分别为2.0、2.4、4.8 m~3/d。针对3种废水不同的特征,探讨了蒸发结晶和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两组预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1号废水的最佳预处理工艺为蒸发结晶,COD、TN去除率分别为84.21%和67.57%;2号、3号废水最佳预处理工艺均为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COD、TN去除率分别为92.20%和81.36%、88.85%和94.08%。  相似文献   
3.
沈益  胡南 《水资源保护》2017,33(6):167-174
采集城市内河水样,分别采用曝气增氧、碳源添加、生物投菌和综合修复等技术,在实验室进行水质修复模拟实验,并以水质参数、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为鉴定指标,分析不同修复技术对城市河流水质的修复效果及其对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投菌和综合修复技术可以提高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水体微生物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为主;而使用碳源添加技术的水样,河流微生物的多样性下降明显,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达到了93%;水质修复方面,曝气增氧技术和生物投菌技术都仅能降低水体COD质量浓度,无法降低水体TN及NH+4-N质量浓度;碳源添加和综合修复技术,对水体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明显,但投加碳源的河流水体中的COD质量浓度显著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COD和DO。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水资源及水资源安全的基础理论,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外延及其特征等的研究与辨析,综述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或发展的相关理论、技术手段或方法、政策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评估了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特性、现状及安全保障问题;以上海水资源安全保障为例,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及未来华东沿海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或发展的战略体系与框架,该框架体系包括目标层、体系层、战略层、战术层和保障层等。  相似文献   
5.
生长因子对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室模拟手段,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对硫酸盐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菌液接种量、初始pH、碳源种类、m(COD)/m(SO_4~(2-))等生态因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菌液量、提升pH、提高m(COD)/m(SO_4~(2-))均可提升SO_4~(2-)去除率;以乳酸钠、葡萄糖、甘油、甲酸作为碳源时,SRB利用这4种碳源对SO_4~(2-)的还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甲酸乳酸钠甘油葡萄糖。该研究对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物转化过程具有条件温和、过程绿色、产品高值等优势,是未来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塑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已作为基础材料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海量剧增的废弃塑料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由于废弃塑料组分复杂、降解能垒高、胁迫因子多、回收经济性差,单一的生物技术尚无法对其进行即时处理,因此,基于学科交叉与过程集成,综合利用多种废塑料回收技术,建立多元化、个性化、交叉化的塑料回收新路线成为提升我国废弃塑料资源回收与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综述了目前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以及生物-信息等技术交叉在塑料废弃物回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性地分析了学科交叉研究中存在的瓶颈,探讨了未来亟需攻克的技术难点,以期为废塑料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研究了用负载MgSO4改性强酸性大孔离子交换树脂来催化合成醋酸丁酯。在消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测定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体系中醋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在催化剂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比为0.005~0.04,温度为353.2~373.2 K和常压下,建立了可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用初始速率法回归出催化剂用量的影响函数?(x),确定了指前因子k0为5.84×1010 L?(mol?min)?1,活化能Ea为87409.57 J?mol?1,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不大,平衡常数为3.86。在实验范围内对获得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液哨式机械超声发生器,探讨了液哨喷口结构对声强的影响,并采用液哨协同杀菌剂的方法对循环水进行杀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圆锥形喷口效果最佳,且最佳锥形角度为45°。在初始细菌数量为1.2×106m L-1、水压0.3 MPa条件下单独使用液哨杀菌90 min,杀菌率可达到39%。液哨超声和杀菌剂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加入液哨超声30 min可以有效减少41%~45%的杀菌剂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选取5A沸石分子筛作为脱碳吸附材料,考察了其对CO2及CH4单组份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5A分子筛真空解吸在1 h 50 min即可达到解吸、脱碳、再生的目的,且经8次重复吸附-解吸后仍具有较高及较稳定的脱碳效率。将5A分子筛应用到沼气实际分离实验中,在沼气中n(CO2)∶n(CH4)=40∶60的条件下,经单塔处理可达0.17 m3/kg处理量,甲烷纯度可达97%以上,且连续处理速率为0.60 m3/(h·kg),该研究为今后的沼气分离工程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以沼液为原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实验构建单室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碳布作为阴阳极材料,将牛粪沼液作为接种液及底物进行产电性能测试,同时考察了MFC对该沼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MFC能够利用沼液进行产电,最高输出电压330 mV,内阻10 kΩ,最大功率密度为10.98 mW·m-2,沼液中的不可溶性物质是导致MFC输出电压、功率密度低的重要原因。MFC的运行对沼液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24 h内去除率分别达到20.73%、67.82%、72.56%。因此,MFC作为产生电能的新方法,在联合处理沼液等有机废水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