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2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4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高效液相法测定鹅肥肝和鹅肝酱中维生素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运用高效液相法检测鹅肥肝和鹅肝酱中VA的方法。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处理样品方法,选择了其中较为快速、准确的处理方法。实验测定回收率为98.21%,鹅肥肝和鹅肝酱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4%和1.14%。  相似文献   
2.
王梦如  李昌模 《中国油脂》2006,31(10):64-66
以鸡脂肪为原料,测定脂肪在烹调温度下氧化过程中的羰基值,过氧化值,酸值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并以这些测定值为监控指标对不同时间的氧化产物作感官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鸡脂肪氧化能产生较好风味感,并且风味感产生的最佳时间为10 h,此时羰基值为22.5 meq/kg。  相似文献   
3.
用煤矸石及硫铁矿烧渣作原料制备了-种高效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并将其用于制革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pH 6~9范围内,PSAF混凝剂对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常温、pH7~8、PSAF混凝剂用量为70mg/L条件下,S2-、SS、CODCr和Cr3 的去除率分别为90.4%、87.5%、84.5%和80.6%;温度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与传统混凝剂Al2(SO4)3和FeCl3相比,PSAF混凝剂具有混凝沉降速度快、处理废水后水中残余量低、处理废水费用低等特点.文中还探讨了混凝剂对制革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4.
超高压改性对鸡蛋蛋白液起泡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压改性鸡蛋蛋白液,研究了压力、保压时间对蛋白液起泡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蛋白液在350MPa的静水压下处理15min后的起泡性质最好.此外,超高压改性还导致蛋白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呈现升高后又急剧降低的趋势,并能够降低蛋白液的明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红色素进行精制,并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优选;研究了不同条件下X-5树脂对红花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X-5树脂对红花红色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其吸附效果在室温、pH7.0~9.0的条件下较好;采用pH7.0~9.0、6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解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鸡肉脂肪为主要原料制备肉味香精的前体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氧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氧化鸡肉脂肪的最佳条件是:氧化温度为120℃,氧化时间为3h,VE的添加量为1.0%,不添加水和NaCl.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氧化试验,得到产物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472 mg/g和193.51 mmol/kg,感官评价值为4.905,具有典型特征的鸡肉香气.  相似文献   
7.
酶促速熟过程中腐乳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酶促腐乳在成熟过程中的色度、蛋白质水解程度、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添加酶制剂促熟对腐乳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酶促速熟过程中腐乳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电泳分析腐乳的蛋白质水解情况,采用中红外扫描研究酶促腐乳的成分,并与利民红方腐乳(对照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酶促速熟腐乳的颜色、微观结构、蛋白水解度以及组成成分均与传统工艺生产的利民红方腐乳(对照样)基本相同,证明腐乳的加酶促进其成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重组质粒pMG36e-nisI-gfp在乳酸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带有nisI和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nisI-gfp转化至乳酸菌中,观察其在宿主内的稳定性.对重组菌进行了菌体形态、传代培养、质粒验证等研究,考察了该质粒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重组菌在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代后,质粒丢失率低;菌体大小和形态基本不变;质粒经HindⅢ酶切后大小不变;GFP在第0、5、10、15和20代宿主菌中都可以表达,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在SDS-PAGE中的带型一致;初步的动物实验验证了该质粒作为遗传标记的应用效果.说明该质粒在宿主菌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分离于土壤中的链霉菌TD-1代谢产物对饲料中污染霉菌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D-1菌株代谢产物对以上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度为10 mm左右.通过TD-1菌株的代谢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发酵至第6 d抑菌率达90%左右.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酸碱性、抗紫外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鲢鱼为原料,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热稳定性均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先提高后下降,且随超声频率的增大而提高.超声处理15min后,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80kHz作用下的蛋白溶解度提高了37.59%,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提高了59.16%和56.09%,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51.11%和53.84%,热稳定性提高了32.59%.经超声处理后,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性质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