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生物学研究聚焦在单细胞层面,然而现有基于化学表面修饰的单细胞定位培养芯片存在制备工艺复杂,且细胞定位层图形质量较差影响细胞定位效果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一步成形的方法,利用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oly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Poly HEMA)抑制细胞粘附的特性并结合毛细微模塑技术制备芯片。细胞验证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图形完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特点,为基于单细胞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0):111-117
目的:总结妊娠期乳腺癌额超声特征及超声对早期诊断妊娠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本院及市博爱医院就诊的妊娠期乳腺癌患者48例,总结妊娠期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并对其病理类型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36例,髓样癌7例,导管内癌5例。其中40例超声检查发现明确肿块,6例可见微小钙化,2例误诊,超声诊断确诊率94%。但诊断时分期较晚,其中10例患者诊断时处于stageⅠ,17例患者诊断时处于stageⅡ,21例患者诊断时处于stageⅢ。本组5例早期妊娠患者病期为Ⅱ期,在终止妊娠后,对患侧乳腺癌进行改良根治术,在随访的24、48个月时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病灶;余43例患者孕期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12例患者足月顺产,18例患者足月后行剖宫产,6例患者术后两个月引产后接受放疗和化疗,7例失访。结论:妊娠期乳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期病例多,预后较差,超声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以氨基树脂为载体对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进行固定化,优化了酶的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5%、SAM合成酶添加量20mg·g-1、固定化时间5h。所制备的固定化SAM合成酶的酶活力为476.8U·g-1,酶活力回收率为74.5%。与游离SAM合成酶相比,固定化SAM合成酶的稳定性大幅提高,在50℃孵育5h酶活力仍保留61.2%,而游离SAM合成酶则完全失活;在pH值为6.0~6.5、8.0~9.5的缓冲溶液中,固定化SAM合成酶也更加稳定;固定化SAM合成酶连续催化反应10批次,酶活力保留86.3%;固定化SAM合成酶在4℃储存30d,酶活力保留81.4%。固定化SAM合成酶米氏常数KATPm=0.14mmol·L-1,KLm-Met=0.28mmol·L-1。  相似文献   
4.
多肽自组装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肽自组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自组装多肽分子成分简单,生物相容性良好,自组装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多肽分子自组装技术的概念和多肽自组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氨基酸的组成和序列、温度、pH值、离子强度、多肽浓度、超声波),综述了多肽自组装系统的种类和多肽自组装技术在创伤修复、药物释放载体以及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胃癌、乳腺癌等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科研人员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包括外泌体在内的多种诊断生物标志物。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纳米囊泡,在血液、脑脊液等体液中广泛存在,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携带了肿瘤特异性的RNA和蛋白,因此,外泌体被用作肿瘤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详细调研了2018~2020年关于外泌体的文献,对外泌体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对宫颈癌HeLa细胞调控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抑制MMPs相关蛋白表达、诱导HeLa细胞周期停滞、调节凋亡基因的表达等,以期为治疗宫颈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膨大剂处理对六种猕猴桃采收和软熟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膨大剂处理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秦美、徐香、亚特、海沃德、脐红和红阳6种猕猴桃为试材,盛果期用5 mg/L膨大剂处理,测定对照果及膨大剂处理果采收当天及软熟时果实的品质指标,包括理化指标、感官评价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采收时各品种猕猴桃对照果的硬度、可滴定酸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膨大剂处理果,SSC显著低于膨大剂处理果。达到软熟时,膨大剂处理果比对照果货架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膨大剂处理果,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膨大剂处理果,水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电子鼻能够较好地辨别和区分对照和膨大剂处理果香气物质的差异。综合感官评价与货架期、理化指标、香气物质测定的结果,其中膨大剂处理对海沃德受不利影响较小,对秦美、徐香、亚特和红阳有明显不利影响,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品种的不同来选择性地使用膨大剂来实现产量的增加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化学或物理因子作为诱导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菌体基因转录表达。为探索高级醇底物对白地霉的诱导效果,以分离自土壤的白地霉S12为对象,采用五种高级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己醇和异戊醇)作为诱导物,研究不同高级醇的诱导剂量、诱导时间对菌体S12降解不同高级醇活性及脱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己醇和异丁醇分别作为诱导剂时,胞内酶活力较高。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正己醇作为诱导剂时,最适诱导时间均为6 h;而以异戊醇为诱导剂时,最佳诱导时间为12 h。以正丙醇和正己醇为诱导剂时,最适的诱导浓度为1.5 g/L;以正丁醇、异丁醇和异戊醇为诱导剂时,最适诱导浓度分别为1.0、0.5和2.5 g/L。NativePAGE电泳结果表明,以五种高级醇为诱导剂均能使菌体合成分子量为223 kDa左右的脱氢酶。其中,以正己醇为诱导剂时所得菌体同时降解多种高级醇的能力最强,其降解产物均为其相应的酸类和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组织工程支架的重要性及要求,综述了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所用生物活性陶瓷、天然高分子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特点,着重介绍了静电纺丝法、热致相分离法、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原理,提出了组织工程支架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组织工程支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Folin-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纤维素酶水解处理对燕麦粉中总多酚及多酚组分含量的影响,并利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和蛋白损伤修复等方法测定酶解前后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处理以后可显著增加燕麦粉中总多酚含量,尤其是阿魏酸含量提高了11~24 倍;酶解处理后燕麦粉多酚提取物的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值等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蛋白氧化损伤修复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总体而言,纤维素酶水解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燕麦粉中总多酚含量及其功能活性,主要原因可能是阿魏酸等酚酸物质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