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7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计算夏季总余热量,对咀棒车间空调机组的送风量、供冷量进行校核,审议送风量、供冷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送风量、供冷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利用没有发热源的卷包车间辅料平衡间空调,将该空调机组的送风分一部份送到咀棒车间,以满足咀棒车间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开发一种新的烟叶加料方式——真空加料技术,通过实验确定贵烟(国酒香)产品最佳的料液浓度以及工艺方式,并对加料的均匀性及加料后烟叶的致香成分进行检测,试验表明:国酒香料液最佳浓度1.96%,最佳工艺方式为进行三次加蒸汽并分别闷车2分钟,加料后车仓内上中下层烟叶吸料均匀,致香成分增加明显,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不同型号卷烟综合测试台测定卷烟物理指标结果的差异性,采用烟支物检设备溯源比对棒和3个卷烟样品对4种型号卷烟综合测试台进行测试。各型号卷烟综合测试台测定烟支物检设备溯源比对棒的重量、圆周、长度、吸阻平均值存在很小的差异,而各型号卷烟综合测试台测得的硬度不同。为了保证各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仪器进行比对,建立卷烟综合测试台的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5.
为考察烤烟烟碱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在不同省份烤烟归属判别中的适用性,以贵州烤烟样品建立了烟碱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并通过对不同产区烤烟样品进行的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判断及模型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分析确定了贵州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云南昭通、云南楚雄、云南保山、四川德昌的全部烤烟样品及湖南郴州的部分烤烟样品可适用于贵州模型,相对误差较小,主要在-5%~5%之间;福建三明、河南宝丰以及广东梅州的烤烟样品不适用于贵州模型,相对误差较大,大部分样品超出-5%~5%的范围。(2)将西南云贵川地区烤烟样品合并建模并与贵州模型进行比较,发现合并模型优于贵州模型,两种模型的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072 6和0.079 9;合并模型对云南四川样品和贵州样品的预测能力优于贵州模型,两种模型对烤烟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76 0、0.079 9和0.109 0、0.084 6。合并模型增强了对云南、四川、贵州烤烟样品的预测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提高烤烟烟碱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的适用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家用微波炉,在无溶剂的状态下,以1-甲基咪唑和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固载咪唑鎓离子液体中间体:1-甲基-3-(3-三乙氧硅基丙基)咪唑氯鎓。考察了微波辐照方式、辐照时间、微波功率以及投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辐照法不仅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提高了收率;为中间体1-甲基-3-(3-三乙氧硅基丙基)咪唑氯鎓离子液体的合成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环保绿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三乙酸甘油酯滤棒基体标准物质,可解决实验室能力验证无准确对照品的问题,同时也可应用于近红外法测定滤棒中的三乙酸甘油酯建模样品的赋值以及近红外设备的期间核查等。【方法】通过严格控制滤棒生产条件,制备三乙酸甘油酯滤棒基体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考察和联合定值。【结果】(1)6个实验室对该标准物质的合作定值结果为8.50%;(2)在95%的置信概率下,取扩展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为0.24%。【结论】该标准物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技术要求,可满足近红外法赋值和实验室能力验证、数据比对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烟叶中重金属铅向主流烟气中的迁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CP-MS方法,测定了全国主产烟区烟叶中铅向其单料卷烟主流烟气的迁移率以及不同抽吸条件对铅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烟区烟叶中的铅含量高于北方烟区,烟叶中铅含量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铅向主流烟气中的迁移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叶中铅向主流烟气的迁移量产区间差异明显;相对于标准抽吸容量,抽吸容量降低10 mL,铅向主流烟气的迁移量显著减少,抽吸容量增加10 mL时,无显著差异;铅向主流烟气的迁移量随抽吸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叶丝和梗丝主流烟气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叶丝及梗丝卷烟烟气中297种挥发性及半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同时结合t检验,筛选叶丝与梗丝烟气的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共筛选出53种差异化合物,在种类上,包括烃类、羧酸类、醇酚类、氮杂环类、醛酮类、呋喃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烃类、羧酸类、醇酚类和氮杂环类化合物占比较高;在相对比例上,有66%的化合物其叶丝烟气单位焦油释放量高于梗丝,其中42%的化合物高于梗丝2倍以上,个别化合物甚至在10倍以上。梗丝烟气中许多化合物的相对比例失调导致其呈现刺激性大、梗味重的烟气特征。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剖析了烟梗使用的制约因素,为其品质提升及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不同温度下对五种烟草材料的热裂解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烟草材料烟碱释放量在300℃左右达到峰值;烟碱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50~250℃增速最快,300℃与350℃时释放差异较小;丙三醇在200~300℃时释放量增加,300~350℃基本不变;300℃条件下,烤烟与香料烟的香味成分释放量明显高于其他烟草材料,白肋烟中的氮杂环类物质、烯烃物质及生物碱释量明显高于其他烟草材料,薄片中仅醇类、酸类、酚类化合物释放水平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