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1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及防腐剂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芽孢杀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和复合防腐剂加入到含有菌悬液的培养基中,采用不同功率与时间低温等离子体对菌体进行处理,考察不同质量浓度防腐剂及不同功率与时间低温等离子体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芽孢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防腐剂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脱氢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在质量浓度为4 mg/mL时,芽孢抑制率可达97%;脱氢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1∶1)、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乳酸链球菌素(1∶2∶1)复合防腐剂抑制效果较好,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芽孢抑制率可达90%以上;低温等离子体在相同功率下,时间越短,抑菌效果越好,最佳抑菌效果条件为300 W、50 s。  相似文献   
2.
明胶-溶菌酶/ZnO纳米复合抗菌膜材料构建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温敏性的明胶为基材同时包埋有机/无机抗菌剂,企图实现抗菌剂的协同增效,扩大材料的抗菌谱,并系统研究抗菌材料表面结构、机械与阻隔性能随抗菌剂种类及计量的演变规律。溶菌酶/纳米氧化锌-明胶膜材料具有选择吸光性,在紫外区域有明显吸收峰,而在可见光区域透光率超过90%。溶菌酶/纳米氧化锌具有协同增效,扩大膜材料的抗菌谱,相对荷载溶菌酶或纳米氧化锌的膜材料,复合抗菌剂膜对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更强的抗菌效果。荷载溶菌酶或纳米氧化锌不改变明胶膜材料的表面微结构,两者在成膜及膜基质中的相互作用形成异质的膜表面,并影响蛋白网络结构,弱化膜材料的水汽及氧气阻隔性能。本研究为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抗菌膜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秋葵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并运用紫外光谱对其相互作用的光谱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秋葵多糖对α-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性,且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抑制类型属于竞争可逆型。经过紫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秋葵多糖浓度的不断增加其吸收峰逐渐增强且发生蓝移,证明秋葵多糖与α-淀粉酶混合时彼此之间发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糙米原料及糙米饭风味特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前后糙米原料及糙米饭样品特征风味进行测定与分析,以数据可视化形式表征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差异性及变化,进一步利用LAV软件中Matching matrix插件对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糙米与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似度为83.25%;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糙米原料的2,3-丁二酮、丙酮、桉树脑单体、桉树脑二聚体、正己醇单体、正己醇二聚体、二烯丙基二硫醚、蒎烯和柠檬烯等醇、酮、萜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呈现出更多的花香、松木等清香气味。而糙米饭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糙米饭的相似度为89.5%,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糙米饭样品的醛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对糙米的整体风味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丰富了糙米风味物质,且无不良风味物质产生,实验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糙米风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适用于挤压速食粥的原料糙米,本文采用挤压膨化的加工工艺对8种糙米原料进行处理,并对8种挤压速食粥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挤压后糙米结构更加紧实均一,其中,黑龙江圆粒粳糙米和长粒粳糙米、2013和2014年的早籼米较其他试样品质更优。在品质指标、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对比中,粳糙米挤压速食粥总体品质好于籼糙米挤压速食粥。在风味分析中,共鉴定出27种风味物质,其中醛类物质为主要化合物,而风味物质总含量差别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复水率与感官评价总分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复水时间与感官评价总分呈显著(P<0.05)负相关。本研究表明,黑龙江圆粒粳糙米和长粒粳糙米的综合品质最佳,适合作为挤压速食粥的原料米。  相似文献   
6.
从食品样品中分离到一株产酯酵母菌株5-1Y,进行形态观察、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其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其进行糖发酵试验、凝聚性试验和发酵力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利用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不能利用乳糖、麦芽糖和D-木糖;该菌株凝聚性弱,发酵速度快;用12°Brix的麦芽汁培养基于28℃对该菌进行10 d的培养后,测得其表观发酵度为48.33%,真正发酵度为56.67%,发酵率为32.34%.同时,试验还进一步考察了初始p H、温度、培养基的酒精度等对不同条件下培养了3 d的该酵母的生长和产酯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促进泥鳅蛋白及其加工食品的开发,通过体内以及体外抗氧化实验,对泥鳅蛋白多肽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泥鳅蛋白多肽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体内抗氧化实验中,多肽高剂量组中血清、肝脏、心脏的SOD活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升36.6%、28.1%、22.3%,GSH-Px活性分别提升43.2%、132.2...  相似文献   
8.
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糙米的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以蒸煮时间为指标,得到最佳酶解辅助预糊化工艺条件,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测定白米、糙米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及其蒸煮前后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为4 h、酶的添加量为0.1%、预糊化时间为10 min,酶解温度为39 ℃。在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中检测到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9种,酮类8种,酯类6种,醇类12种及其它类11种;而蒸煮后的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中检测到4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8种,酮类8种,酯类3种,醇类11种及其它类4种,且2-辛烯醛、苯乙醛、苯乙酮、乙偶姻、γ-丁内酯、戊酸、己酸、丁酸和己二烯二硫化等挥发性物质在蒸煮之后消失。糙米酶解辅助预糊化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改变最大的为醛类、酮类和醇类;而酶解辅助预糊化糙米蒸煮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改变最大的为酯类和其它类中的酸类。  相似文献   
9.
将变性淀粉作为稳定剂添加至玉米饮料中以提高玉米饮料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3种变性淀粉对玉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玉米饮料中添加0.8%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0.8%乙酰化变性淀粉和0.6%羟丙基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可以提高玉米饮料的稳定性,降低其离心沉淀率。对玉米饮料混浊稳定性和离心沉淀率效果影响主次顺序为: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羟丙基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乙酰化变性淀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健康谷物及其制品的加工技术及特点,介绍了健康谷物及其制品在乳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健康谷物乳制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