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664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赵敏  王志耕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5):151-155,162
为了将具有降血压功效的药食同源中草药与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牛奶蛋白酶解液复配,以完成一款具有辅助降压功效的功能性牛奶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试验以ACE抑制率为指标,优化胰蛋白酶酶解脱脂乳的最佳工艺,并从15味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的提取液,再将优化所得酶解液和筛选出的中草药提取液进行复配,获得高ACE抑制率的活性功能乳组方。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脱脂乳的最佳酶解工艺为底物质量浓度7 g/100 mL、酶解时间6 h、加酶量5%、酶解温度31℃、pH6.9,脱脂乳酶解液的ACE抑制率为58.51%;筛选得出山楂、决明子的ACE抑制率较高,分别为50.88%、45.34%;且当山楂提取液和决明子提取液混合时ACE抑制活性提高,两者为2:1时,ACE抑制率较高为52.52%;酶解液和中草药提取液(山楂提取液:决明子提取液为2:1)按1:1进行复配,ACE抑制率最高为59.09%,对研究具有辅助调节血压效应的保健功能性乳制品具有理论和实践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53.
包瑞敏  张智  杜亚飞  高群  王彪  张志峰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163-168,175
以黄精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探究不同浓度下黄精总皂苷的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4%、果胶酶添加量5.0%、料液比1:16 g/mL、酶解pH为5.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 h,总皂苷得率4.06%。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3.000 mg/mL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最高抑制率可达74%,接近于阿卡波糖(0.5 mg/mL)的82%;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2.000 mg/mL时,其对α-淀粉酶最高抑制率可达82%,超过阿卡波糖(0.5 mg/mL)的80%。本研究使用的复合酶法提高了黄精总皂苷得率并证实了其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4.
蒽醌和高氯酸盐是近几年茶叶中出现的新型污染物,对我国茶叶出口和消费者饮用造成消极影响。本文对茶叶中蒽醌和高氯酸盐的检测方法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其风险评估和污染源的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通过分析SiO3^2-与主要味感物间的滋味互作效应,探究其影响茶汤滋味品质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随着SiO3^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汤甜味上升,鲜味、涩味、苦味及综合滋味品质下降;茶汤中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和Ca^2+、K^+、Mg^2+等离子浸出量下降是SiO3^2-导致茶汤滋味品质下降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SiO3^2-可有效增强谷氨酸钠溶液的鲜味和蔗糖溶液的甜味,显著减弱咖啡碱溶液的苦味和EGCG溶液的苦涩味,具有明显的滋味互作效应。建议日常冲泡红茶应选用含有适量SiO3^2-(<48 mg/L)的水。  相似文献   
56.
以新鲜白灵菇为加工原料,研究白灵菇即食产品的加工关键技术,包括硬化、护色、赋味及杀菌技术。结果表明,硬化最佳方案为0.3%氯化钙与0.2%氯化钠;护色最佳方案为0.5%柠檬酸、0.3%乙酸锌、漂烫时间2min、0.5%氯化钠,白灵菇产品护色后的L值保持在最高;白灵菇即食产品赋味的最佳配方为0.2%食盐、0.05%料酒、0.1%白砂糖、0.2%辣椒;杀菌最佳组合为85℃低温条件下灭菌20min,结合使用0.6%Nisin及0.4%溶菌酶。研究结果表明,由该加工工艺制得的产品感官良好,货架期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罗布麻微量元素适宜的检测条件。方法 以新疆产罗布麻和白麻叶及其制品罗布麻茶为实验材料, 比较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2种仪器对其Li、B、Cr、Fe、Mn、Cu、Zn、Se和Sr 9种微量元素的检测效果, 同时对比了3种不同的湿法消解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采用不同酸解液的3种湿法消解方法, 硝酸/过氧化氢消解液处理条件较温和, 元素损失量较少, 检测结果稍高于浓硝酸/高氯酸消解液处理的结果, 但所耗消解时间更长。对于易挥发元素Se, 选用酸性和氧化性较弱的硝酸/过氧化氢消解液更适宜。在本试验条件下, 罗布麻体内的Li和Cr 2种微量元素不宜采用ICP-AES仪器检测, 可选用ICP-MS, 而对于难电离元素Se则正好相反。结论 检测罗布麻微量元素含量时, 应根据待检测元素类型特征, 选择适宜的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制茶味酸奶,增加酸奶产品的多样性。方法采用6大茶类为原料,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确定茶叶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普洱茶、红茶、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制作的茶叶酸奶最佳配方为:浸提茶汤茶水比为1:10,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长为20min;牛奶中茶汤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8%,菌种接种量2%,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为42℃时制作的茶叶酸奶品质具佳。结论鲜牛奶中添加5%茶汤,在42℃下发酵6 h制作的茶叶酸奶奶香浓郁,与牛奶融合较好,具有独特口感与茶香,比普通酸奶滋味醇厚。  相似文献   
59.
以小麦胚芽、绿茶粉、乳清蛋白粉及木糖醇为原料,研制一种营养丰富且口感美味的复合代餐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代餐粉配方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佳配方为小麦胚芽粉14 g、绿茶粉4 g、乳清蛋白粉9 g和木糖醇3 g。该组合的产品兼具茶香和奶香味,口感柔顺、滋味甘甜。此外,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和流变学特性进行分析。流变特性研究表明,绿茶粉会增加代餐产品的静态黏度,同时会降低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