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4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60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21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污闪是一种与电、热和化学因素有关的污秽表面气体电离及局部电弧发生、发展的热动力学平衡过程,就污闪发生的原理,防污闪涂料的防污闪机理及使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2.
海洋工程防护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海洋工程防护涂料的防腐、防污新技术,以及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海水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大且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天然电解质,海水中含有溶解氧、海洋生物和腐败的有机物等,这些对各类海上运输工具、采油平台、海洋设备等金属构件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较为适用且经济的海洋工程防护方法是涂覆防海水腐蚀的海洋涂料。  相似文献   
33.
CNT-WO3元件的氨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碳纳米管(CNT)为掺杂剂制成CNT—WO3旁热式气敏元件.采用混酸氧化法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WO3微粉,并用TEM、FT—IR、TG—DSC、XRD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元件在室温条件下对NH3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掺杂元件在室温下对NH3的灵敏度远远高于纯WO3元件,其中0.8wt%的掺杂元件对NH3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另外,掺杂元件还具有检测浓度低、检测范围宽、选择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氨敏元件.  相似文献   
34.
迭代法迭代阵谱半径新上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用双严格对角占优的概念,针对线性方程组Ax=b在求数值解时常用的迭代方法,给出了Jacobi和Gauss-Seidel迭代法迭代阵谱半径的新上界,该新上界优于严格对角占优矩阵条件下得到的已有的结果,是已有结果在更广泛矩阵类条件下的推广,对相应迭代法迭代阵谱半径的估计更加精确。最后给出了数值例子说明所给结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5.
设计了一种求解Euler方程组的基于网格平均框架的守恒型激波跟踪法,算例表明利用该方法求解守恒方程组的数值解很有效,并且编制程序相对容易,尤其是能给出很精确的间断位置。  相似文献   
36.
用超支化和线性聚氨酯的低交联共聚物(CHPU)作为聚合物基体,LiClO4为离子源制备了一系列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DSC分析显示该共聚物比共混物(MHPU)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红外和Raman光谱显示该共聚物比共混物对盐离子的溶解性能更强,同时该体系比共混物体系有更高的电导率,25℃时CHPU30/LiClO4体系的最佳电导率达到1.5×10-5S/cm。  相似文献   
37.
李斌  柳超  康颖  周诗嘉  张波 《高压电器》2020,(5):94-100,106
针对甚低频发射天线顶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不均匀极易产生电晕的问题,采用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研究了不同均压环管径、半径、抬高距以及绝缘子串配置位置对瓷支柱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应用矩量法和蝴蝶交配优化算法(butterfly mating optimization,BMO)协同优化顶线绝缘子串均压环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顶线绝缘子串MOM天线优化模型;然后,提取仿真得到的分压和天线效率并计算目标函数;利用BMO迭代得到顶线绝缘子相对位置和均压环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顶线绝缘子高压侧的均压环半径和抬高距对绝缘子电压分布影响较大,低压侧配置均压环可以使顶线绝缘子串末端绝缘子的分压降低44.5%;与优化前实测值相比,优化后顶线绝缘子串的电压百分比均方差降低了2.17%,均压环最大表面电场小于起晕电场,天线辐射效率提升1.5%。  相似文献   
38.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7,17(11):1360-1371
A novel yoghurt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in which milk proteins were covalently cross-linked by a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TG) preparation containing glutathione (TG+GSH). As unheated milk is normally less reactive towards TG, TG+GSH was applied to enable non-inhibited cross-linking without requiring a pre-heat treatment beyond pasteurisation conditions. After the TG+GSH incubation phase, the enzyme was inactivated by heat treatment of the yoghurt milk prior to fermentation. During yoghurt fermentation, no negative effect of TG+GSH on fermentation time was found. Protein cross-linking by TG+GSH was enhanced, resulting in higher apparent viscosity and a higher degree of protein polymerisation than that given by TG without GSH. Furthermore, different ratios of casein to whey proteins (CWP ratio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oth protein fractions on covalently cross-linked yoghurt gel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nt of cross-linking, apparent viscosity and CWP ratio of the yoghurt gels. During storage for up to 6 weeks at 4 °C, no changes i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degree of protein polymerisation were measurable for stirred yoghurt gels prepared from cross-linked milk proteins.  相似文献   
39.
以鲜牛奶、白砂糖、焙茶粉、果胶和稀奶油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发酵菌种,制备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以离心沉淀率、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的配方。结果表明,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8.5%、焙茶粉0.30%、果胶0.35%、稀奶油1.5%。在此优化条件下,饮用型焙茶风味发酵乳呈浅褐色,口感清爽细腻,茶香浓郁,奶香突出、酸甜适宜,感官评分为90分,离心沉淀率为1.04%,产品稳定性良好,产品质量指标满足国标GB 19302—2010《发酵乳》要求。  相似文献   
40.
运用精益生产理论与方法对某起重机生产企业的涂装车间进行规划研究。在对该企业涂装车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生产线平衡、喷漆工艺路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对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后的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