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55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90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7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59篇
自动化技术   2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主要研究基于180nm CMOS工艺的仪表放大器技术,针对其在运动健康(如便携式腕式脉搏检测及心电监测设备)中的应用,开展低功耗、宽供电范围CMOS前端电路的研究。经过调研比较,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总功耗,本设计采用了电路结构相对简单的双运放型仪表放大器。为了实现宽供电范围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与电源电压成比例的偏置方法。  相似文献   
82.
《微型机与应用》2017,(16):106-109
现在电针设备普遍存在不便携、安全性能差、输出波形单一、缺乏科学性而且智能交互性差等缺点,对此结合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CC2541的仿针刺手法的电针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系统框架、硬件、针刺手法模拟理论以及算法实现和系统软件实现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3.
介绍如何实现光学和电子束曝光系统之间的匹配和混合光刻的技术,包括:(1)光学曝光系统与电子束曝光系统的匹配技术;(2)投影光刻和JBX-5000LS混合曝光技术;(3)接触式光刻机和JBX-5000LS混合曝光技术;(4)大小束流混合曝光技术或大小光阑混合曝光技术;(5)电子束与光学曝光系统混合光刻对准标记制作技术. 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纳米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实现了20nm线条曝光,研制成功了27nm CMOS器件;进行了50nm单电子器件的演试;并广泛地用于100nm化合物器件和其他微/纳米结构的制造.  相似文献   
84.
对基于Top-Down加工技术的纳米电子器件如:单电子器件、共振器件、分子电子器件等的研究现状、面临的主要挑战等进行了讨论. 采用CMOS兼容的工艺成功地研制出单电子器件,观察到明显的库仑阻塞效应;在半绝缘GaAs衬底上制作了AlAs/GaAs/In0.1Ga0.9As/GaAs/AlAs双势垒共振隧穿二极管,采用环型集电极和薄势垒结构研制的共振隧穿器件,在室温下测得其峰谷电流比高达13.98,峰电流密度大于89kA/cm2;概述了交叉阵列的分子存储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5.
评论了纳米电子学的沿革路程,介绍了纳米电子学的研究内容,并预测了它的发展趋势。进而指出,纳米电子学的崛起与发展将会对21世纪的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以及量子信息处理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SOC设计变得日益复杂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抽象上分析和验证系统行为。更精细的系统级建模方法变得日趋重要。文章主要目标是阐述怎样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来构建一个复杂SOC设计框架及抽象其各个模块间行为的交互,建立了一个UML到Verilog的同态映射。提出了一个基于同态映射的从UML模型子集自动导出相应可综合Verilog描述的算法,为UML模型对于建模硬件系统提供了形式化的语义,从而能够验证并综合UML模型,加快了SOC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87.
采用电化学电容-电压(ECV)法对等离子体掺杂制备的Si超浅p n结进行了电学表征.通过对超浅p n结样品ECV测试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测试及比较,发现用ECV测试获得的p 层杂质浓度分布及结深与SIMS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ECV测试下层轻掺杂n型衬底杂质浓度受上层高浓度掺杂影响很大.ECV测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与重复性.对不同退火方法等离子体掺杂形成的超浅结样品的ECV系列测试结果表明,ECV能可靠地表征结深达10nm,杂质浓度达1021cm-3量级的Si超浅结样品,其深度分辨率可达纳米量级,它有望在亚65nm节点CMOS器件的超浅结表征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88.
潘曙娟  钟杰 《半导体学报》2006,27(z1):354-357
介绍了基于ATE的集成电路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包括电气特性测试原理和功能测试原理,详细地介绍了通用的测试方法以及一些当今流行的比较特殊的测试方法,并以一个功能较为全面而典型的具体电路为例进行了常见的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89.
比较有无AlN插入层AlGaN/GaN HEMTs在直流偏置应力条件下的电流崩塌程度,研究AlN插入层对电流崩塌的影响.从测试结果看,无AlN插入层的AlGaN/GaN HEMTs有更显著的电流崩塌程度,表明AlN插入层对电流崩塌效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模拟的AlGaN/GaN能带结构表明,AlN插入层能显著提高AlGaN导带底能级,增加异质结的带隙差.带隙差的增加有利于减小电子遂穿几率,加强沟道二维电子气的量子限制,从而抑制电流崩塌效应.  相似文献   
90.
Performance of a Self-Aligned InP/GaInAs SHBT with a Novel T-Shaped Emitter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一种采用新的T型发射极技术的自对准InP/GaInAs单异质结双极晶体管.采用了U型发射极图形结构、选择性湿法腐蚀、LEU以及空气桥等技术,成功制作了U型发射极尺寸为2μm×12μm的器件.该器件的共射直流增益达到170,残余电压约为0.2V,膝点电压仅为0.5V,而击穿电压超过了2V.器件的截止频率达到85GHz,最大振荡频率为72GHz,这些特性使此类器件更适合于低压、低功耗及高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