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8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YB95条盒透明纸包装机出口缺包检测条烟定位装置无法将条烟准确定位,容易出现误检的情况,引发产品质量问题出现,设备运行效率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增加及生产成本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改进条烟定位装置,避免误检的情况发生,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电子烟烟液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考察采样方式,提取、解析条件和NT解析率等,建立了动态捕集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NT-GC/MS)的测定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4种不同口味电子烟烟液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1)采用加热密闭循环、浸入式吹扫的方法,在流速7 mL/min、50℃条件下提取,并在250℃下解析时,实验效果最佳。(2)以电子烟烟液A为例,采用NT法提取后鉴定的化合物为31种,组分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的平均值为5.37%(n=5);而采用SPME法提取后鉴定的化合物为25种,组分峰面积RSD的平均值为8.59%(n=5);(3)4种不同口味电子烟烟液中的主要香味成分分别为2,3,5-三甲基吡嗪、桃醛、苯甲醇和茉莉酮,均为彰显其口味特征的香味物质。该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不同电子烟烟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辅助法对益母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并对益母草多糖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以干燥益母草原料粒度(目数)、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益母草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益母草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粒度(目数)80目(粒径约0.178 mm),料液比1∶50(g/mL),微波功率700 W,提取时间16min。按此优化条件,益母草多糖得率可达到3.20%。加香应用结果表明,益母草多糖能赋予卷烟特殊香韵调,保润并柔和细腻烟气,提高烟气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的甲胺和乙胺,通过对烟气捕集方式的考察和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卷烟侧流烟气中甲胺和乙胺的稀盐酸溶液吸收-离子色谱(IC)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10种不同焦油量、不同类型卷烟侧流烟气甲胺和乙胺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以0.01 mol/L盐酸为粒相物萃取液和气相物吸收液,采用Ion Pac CS16分离柱,在柱温60Ⅲ及10 mmol/L甲烷基磺酸(MSA)为流动相的条件下进行等度洗脱时,目标物可实现基线分离;2甲胺和乙胺在0.02~2.0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2.58和3.65μ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102.1%和80.7%~107.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310种卷烟样品侧流烟气中甲胺和乙胺释放量差异较明显,分别为15.0~31.7和2.9~9.4μg/支,且主要存在于气相部分。该方法适合于卷烟侧流烟气中甲胺和乙胺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配标溶剂对双区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DRAPCI)源内溶剂效应造成的影响,以环境烟气(ETS)标志物3-乙烯基吡啶(3-EP)为研究对象,以环己烷、甲醇、丙酮和乙腈为配标溶剂,考察3-EP在不同溶剂背景下离子化效率的差异,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并比较不同配标溶剂下方法的分析性能.结果表明:①配标溶剂的选择会影响3-...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真空回潮不同加工参数对烟叶加工品质影响的差别,选用云南保山C3F烟叶,对松散后的含水率、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未经真空回潮处理的烟叶随着贮叶时间的延长,水分在16 h时达到最低,之后水分迅速回升,而刺激性、杂气也随着贮叶时间的延长开始显露,香气损失逐渐增大,口腔开始有残留。感官评吸结果显示贮叶2 h梯度的样品最优;经真空回潮工序单周期处理的烟叶随着贮叶时间延长,水分在4h时达到最低,之后水分回升,随着贮叶时间的延长,烟气浓度开始增加,但香气量损失较大,香气质开始平淡,通畅感降低,刺激、杂气开始显露。感官评吸结果显示贮叶2 h梯度的样品最优;经真空回潮工序双周期处理的烟叶随着贮叶时间的延长,水分在16 h时达到最低,之后缓慢回升,相比较未经真空处理及单周期处理的样品,双周期处理的样品在16 h时烟叶透发感较好,香气较好,烟气细腻程度较优。感官评吸结果显示贮叶16 h梯度的样品最优。单周期、双周期及真空前的样品化检结果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加热温度对制备红薯焦甜香香原料的影响,将新鲜红薯水提浓缩后与葡萄糖焦糖化料液掺配进行不同温度加热反应,将制备的香原料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嗅香评价。结果发现:(1)水提物加热样品对比未加热样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明显提升,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的是100℃样品,为93.91μg/g,挥发性物质种类数最高的是110℃样品,为47种。(2)紫外分光光度测定发现反应温度越高,样品的美拉德反应越充分,积累的褐色物质越多,吸光度越大。(3)主成分分析发现未加热与加热样品主成分差异较大,加热80℃和90℃样品主成分差异较小。对100℃样品特征香气影响较大的物质主要包括2-羟基-3,4-二甲基-2-环戊烯-1-酮、5-羟甲基糠醛、2-吡咯甲醛等。(4)嗅香评价分析发现100℃样品醇厚感较强,嗅觉层次丰富,焦甜香明显,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常规PID控制器在片烟加料过程中控制时间滞后、控制精度低等问题,基于ARX前馈模型与自适应神经元PID建立了一种片烟加料复合控制系统。利用ARX模型对加料流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值与反馈误差计算出加料泵电机频率以控制加料量;利用自适应神经元PID自动修正控制系数,以适应工况环境的变化。以石家庄卷烟厂生产的"钻石(荷花)"牌卷烟叶组配方为对象,对复合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降低了料头超调量且有效改善了整批次加料精度,系统超调量降低11.2百分点,响应时间缩短3 s,加料累积精度提高0.25百分点。该方法为制丝生产过程加料控制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切片松散和微波松散对烟叶加工质量影响的差别,选用云南昆明C3F-2007等五个等级的烟叶,对松散后的松散率、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微波松散具有能耗低的特点,比松散回潮平均节约能耗成本35.35%;(2)经松散回潮后,叶片温度的稳定性要优于微波松散;(3)松散回潮后,烟叶在总体感官质量方面要好于微波松散,在香气特性、细腻程度、烟气浓度方面得到较好的改善,但刺激性却略微增加;(4)经松散回潮处理后,试验等级烟叶的总糖含量有较小比例的降低,还原糖含量均较对比样品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3%~8%,其他化学成分变化不明显,而经微波松散后,化学成分均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烟丝宽度对细支烟的影响,分别研究烟丝宽度0.80,0.90和1.00 mm对细支烟的物理指标、烟气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支烟切丝宽度的降低,碎丝率升高,长丝率和中丝率相对变化不明显;细支烟切丝宽度对烟支其他物理指标以及各项烟气指标影响不大,对吸阻略有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平均吸阻变化在10 Pa左右;通过对不同烟丝宽度细支烟的感官评价,1.00 mm的切丝宽度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