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0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麦芽酚或乙基麦芽酚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钯碳氢化、羰基α位乙酰氧化和脱乙酰基等4步反应,合成了两种双羟基吡喃酮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对每一步反应产物进了结构表征,优化了合成反应工艺,并通过清除自由基反应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羟基吡喃酮化合物对ABTS+?、DPPH?和galvinoxyl?三种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8.9%、83.8%和68.4%,明显高于维生素E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自由基清除率,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吡喃酮结构中引入羟基或增强侧链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均能提高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新型抗氧化剂的合成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残差双线性分解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解析两组分包埋色谱体系的方法,即逐步校正式迭代算法.此算法基于以下2个基本假设:(1)必须存在相应于大色谱峰对应组分的选择性区域;(2)二维数据矩阵必须满足双线性.基于选择性离子,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的简单易行的对解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的方法.将此法用于2个模拟分析体系和2个气质联用数据的解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滤嘴参数对细支烟(圆周=17.0 mm)的影响,将5种丝束(6.0Y/17 000、6.7Y/17 000、8.0Y/15 000、9.5Y/12 000、11.0Y/15 000)成型为不同压降的滤棒,并卷制成不同滤嘴通风率(0, 20%, 40%, 60%)的细支烟,考察了滤嘴参数对细支烟烟支吸阻、烟碱过滤效率、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支吸阻和烟碱过滤效率在5种丝束规格间的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水平,而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在5种丝束规格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焦油、烟碱的释放量与滤棒压降和滤嘴通风率均负相关;CO释放量与滤棒压降无相关性,与滤嘴通风率负相关。③滤嘴参数对细支烟烟碱过滤效率和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幅度低于常规卷烟。④分别建立了烟支吸阻、烟碱过滤效率、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与滤嘴参数的回归方程,且回归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R2均大于0.95)。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电子烟烟液的含水率、丙二醇与丙三醇比例、烟碱浓度和电子烟烟具输出功率对气溶胶中醛类化合物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实验室配制的烟液填充至可填充式电子烟内,按照抽吸容量55 mL、抽吸频率30 s、抽吸持续时间3 s的模式抽吸50口,测定电子烟气溶胶中的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释放量。结果表明:①甲醛主要源于丙三醇的裂解,乙醛主要源于丙二醇的裂解,丙烯醛主要源于较高温度条件下丙三醇的脱水。②醛类化合物的释放量随烟碱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烟具输出功率的升高而增加。③含水率对醛类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从降低卷烟焦油、烟碱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膨胀叶丝常规化学成分及烟气成分。发现试验条件下,在饱和蒸汽加入量一定,工艺气体温度较高时,膨胀叶丝烟气成分中焦油、烟碱量和CO量较低;工艺气体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焦油量、烟碱量和CO量在蒸汽加入量600kg/h时最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对某混凝土拱桥拱端缺陷区域进行了无损检测.通过检测,确定了结构缺陷的范围.分析了缺陷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结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矿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进行烟叶产区判别的可行性,筛选出可判别烟叶产区的有效指标,构建烟叶产区判别模型。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11个产地烟叶20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16种元素含量在产地间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得到6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9%;应用逐步判别筛选出K、Mn、Se及Ba 4种元素指标,建立了西南烟区和长江中上游烟区的烟叶产区判别模型,该模型可对烟叶产区进行准确判别。结论:不同产地烟叶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K、Mn、Se及Ba 4种元素是烟叶产区判别的重要指标,矿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可用于烟叶产区判别。  相似文献   
9.
叶丝风选工艺实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评价叶丝风选工艺对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薄板干燥和气流干燥出口叶丝进行了采用与不采用叶丝风选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风选能剔除叶丝中气流干燥产生的湿团和薄板干燥产生的焦片,烟丝纯净度可提高0.2百分点以上;②风选降低了高档卷烟香气的透发性,明显改善了低档卷烟的杂气、刺激性和余味,"散花(软蓝)"感官得分提高了0.8分;风选对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不显著;③风选提高了叶丝填充能力,降低卷烟单箱消耗0.1kg以上。  相似文献   
10.
真空回潮工序对河南烟叶加工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有代表性的河南烟叶在不同真空回潮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加工条件下烟叶物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抽空温度的增加,河南烟叶回透率逐渐增加,为保证回透率,抽空温度应在12℃以下;随蒸湿温度的提高,烟叶出口含水率升高;随破空回抽温度的增加,烟叶出口温度增加.真空回潮工序对杂气、细腻程度、刺激性、干净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香气风格、劲头、浓度等感官质量指标变化不大,香气量随加工强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干燥感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