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58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方竹笋中提取的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 DHPM)在不同压力条件(0,50,100,150,200 MPa)下进行处理,探究其对竹笋膳食纤维(bamboo shoots dietary fiber, BSDF)理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BSDF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当处理压力为150 MPa时,粒径最小,为(370±11) nm,此条件下BSDF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达到最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7.74%,50.54%,61.27%,且差异显著(P<0.0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DHPM处理不会改变BSDF的官能团,但会使BSDF内部的部分氢键断裂和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发生降解;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明DHPM处理不会引起BSDF的晶体结构改变,但晶体有序度会下降,进而导致其热稳定性降低;微观结构分析显示DHPM处理会使BSDF颗粒尺寸减小、表面粗糙、组织松散,且当处理压力为200 MPa时,颗粒发生团聚。综上,DHPM可以有效改善BSDF的理化性质,在膳食纤维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不同包装材料结合微波杀菌对湿豆皮保鲜效果的影响,为湿豆皮提供新的保鲜方案。方法 将湿豆皮分别装入OPP/PE和PET/PE/CPP材料的包装袋中,经密封后进行微波杀菌处理,测定其贮藏期间的指标。结果 经微波处理后,湿豆皮在OPP/PE中的表面温度比在PET/PE/CPP中高8 ℃,菌落总数少0.66 lg(CFU/g),说明微波更易穿透OPP/PE材料,更能有效延缓长期贮藏中因微生物活动造成的氧气含量下降和二氧化碳上升,延缓湿豆皮的pH值、水分含量和拉伸性的下降,抑制其TVB-N含量的上升,从而抑制组织结构的破坏,减缓脂质酸败的速率,还可减小色差的变化幅度,维持更高的感官评价得分。结论 采用微波处理能够有效延长湿豆皮的保鲜期,OPP/PE和PET/PE/CPP材料组湿豆皮的保鲜期分别延长了15、12 d左右,且对不同材料包装的湿豆皮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采用微波穿透性更好的包装材料,其微波作用强度更大,杀菌效果更明显,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用胆固醇氧化酶降解鸭肠中胆固醇,为拓宽鸭肠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通过单因素研究和响应曲面法分析,得到酶解胆固醇的最佳条件是,当料液比为1∶10时,酶解pH为7.08,酶解时间为3.04h,酶解温度为25℃,酶用量为0.12U/g,鸭肠中胆固醇的降解率达36.76%。结论:胆固醇氧化酶可有效降解鸭肠中胆固醇且感官品质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日本传统发酵食品味噌与中国豆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我国豆豉与日本传统发酵食品味噌的发展现状、生产工艺、食用价值、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同时借鉴其研究和发展经验,分析了我国豆豉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花色苷在体内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韵  董全 《食品工业科技》2014,(10):396-400
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多酚类色素,是果蔬呈现靓丽色彩的来源。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出花色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抗氧化活性被认为是花色苷具有健康益处的关键所在,如抗炎症、抗肥胖、抗癌、降血糖等,这使得花色苷在食品领域作为安全有效的天然色素、营养品、保健品以及药品的天然植物来源都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但是,花色苷的药理活性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有待更详细和深入的探讨。文章主要总结归纳了近年来花色苷在抗癌、保护心血管、降血糖、降血脂和在神经退化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探索相关作用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十字花科蔬菜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在蔬菜发酵过程中,硫苷被代谢为异硫氰酸盐等活性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癌、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乳酸菌发酵对硫苷的代谢机制包括促进硫苷从蔬菜中释放,以及使其发生降解,且代谢作用既与乳酸菌种属相关,也与发酵体系的盐含量、金属离子、pH值以及蔬菜加热预处理相关。通过总结梳理发酵蔬菜硫苷代谢研究进展,并解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发酵蔬菜中活性硫苷代谢产物含量,提升发酵蔬菜的健康效应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萜类化合物来源广泛,部分萜类化合物具有芳香气味,赋予食品独特感官品质,同时,萜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抑菌、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防癌抗癌方面具备明显功效,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萜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不同来源、含量进行总结,综述食品中萜类化合物的功能研究现状,以期为萜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和人体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柑橘在贮藏加工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富含类黄酮、酚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加工业和果品供应的需求,采后贮藏和深加工是柑橘产业化的必要手段,而在这过程中必然会导致柑橘酚类物质的变化。该文从营养学和功能食品学角度综述了柑橘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和加工工艺条件下酚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适当早采、采摘前后物理化学处理及8℃~10℃、40 d条件下贮藏更有利于柑橘果实酚类物质的积累,干燥、发酵及冷杀菌工艺使柑橘加工体系中酚类化合物含量有所增加,而果实品种不同多酚物质变化无明确规律。该文旨在为保持柑橘营养品质稳定选择合理的贮藏及加工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道亮  王嫦嫦  郭婷  周鸿媛  张宇昊  马良 《材料导报》2021,35(12):12169-12174
本工作以溴氰菊酯为模板分子,采用掺杂法制备了兼顾磁性、上转换和分子印迹特性的传感材料(UCNP-Fe3O4-MIP),并基于该传感材料建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传感体系,用于高效快速地识别分析果蔬中的溴氰菊酯.结果表明,上转换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particle,UCNP)是直径约为50 nm的六边形结构,呈均匀分布,经分子印迹层包裹后合成的UCNP-Fe3O4-MIP的直径约为170 nm.应用该传感体系检测溴氰菊酯的线性范围为0.001~0.8 mg/L,检出限为6.28×10-4 mg/L,对葡萄的加标回收率为89.59%~97.19%,相对标准偏差为6.08%~8.08%;对白菜的加标回收率为92.71%~103.82%,相对标准偏差为4.22%~8.93%,与气相色谱法进行方法对比,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本工作所采用方法的灵敏度比高效液相色谱高2个数量级,传感检测仅需大约1 min,操作步骤简单方便,检测成本低.本工作建立的磁性上转换分子印迹传感体系可用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的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和高特异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鼠尾草提取物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5):100-107
为了探究鼠尾草提取物对冷藏(4℃)鲢鱼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质量浓度1 g/L茶多酚(TP)、0. 1 g/L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处理作为参照,试验组用10、20、30 g/L的鼠尾草提取物处理,在冷藏期内考察MP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延长,所有组鲢鱼MP的溶解度、巯基含量、乳化性质、凝胶硬度和弹性、保水性以及白度值逐渐下降,表面疏水性、羰基含量逐渐上升,且20 g/L鼠尾草提取物处理的鲢鱼MP羰基含量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31. 09%,显著抑制了鲢鱼MP的氧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凝胶的形成。添加鼠尾草提取物、TP、BHT均能显著抑制鲢鱼MP的氧化,且20 g/L的鼠尾草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表明鼠尾草提取物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